《晉祠》是我第一篇入選中學課本的文章,收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初中三年級上冊。歲月忽忽,不覺已過半個多世紀,當年讀書的孩子現在也該有50多歲了。
凡成故事都是巧合。1982年剛打倒“四人幫”不久,百廢俱興,各業復甦,教材也在重新編寫。當時我在《光明日報》駐山西記者站任上。北京的地圖出版社要創辦一個《圖苑》雜誌,就請報社幫忙通過駐各地記者約一些關於風景名勝的稿子。我按約寫了這篇《晉祠》。因為對它太熟了,並沒有費多大的勁。記得是春節,正月初一上午領着孩子在院子裏轉了一圈給鄰居們拜年,然後回到家裏,大約兩個小時就寫完稿子,謄清後寄走了。但是,《圖苑》終究沒能創辦成,又把稿子退回報社文藝部。報社説我們也有副刊,就在本報發吧,4月12日見報,當年就出現在課本里。如果發到那個新辦的雜誌上,可能不會引起編書人的注意。《光明日報》真是我的一塊風水寶地,我前後有9篇文章入選主流教材,其中4篇來自《光明日報》。
因為上了課本,我被誤以為是個老人。其實那一年我才36歲。兩年後我考上中央黨校的研究生班,同班有一位縣長,假期回家看見兒子正在讀這篇課文,就説:“好好學,作者是我同學。”沒想到兒子仰起頭看了他足有好幾秒鐘,突然説:“這個人早死了吧?”的確,課本里古人、已去世的人太多。偶收到讀者來信,我也常被稱“老先生”。
後來我也寫過不少文章,但再沒有像寫《晉祠》那樣輕鬆。一篇文章,有時要寫幾年、十幾年。現在想來,是因為我對晉祠太熟悉。我的小學、中學階段是在太原度過的,那時學校組織春遊首選晉祠,已記不清去過多少次。在一個少年眼中,周柏、唐槐這些蒼老的大樹,穿越千年留存下來的宮殿、木雕、泥塑、鐵人等文物,有一種悠遠、神秘、瑰麗的感覺。另外,走出四壁合圍的教室,吹一吹田野的春風,心情豁然開朗。我現在還記得,春遊歸來的人們自行車上都插一束山花,車鈴叮噹,宛如一條花的河流,這就是文中的那句:“春日黃花滿山,徑幽而香遠。”還有那光着頭捧缽接水的小和尚、深水下根根可見的水草,永生難忘。歷史的渾厚加春風的和煦,一種説不出的美感抓撓着一個少年的心,悄悄地埋下了一顆文化的種子。
有一種觀點,説一個人在四歲以前吃的什麼,就決定了他的味蕾,一生都忘不了這種味道。所以人總是懷念童年的飯食。精神之餐也是這樣,孩童時期的美育教育特別重要。聽説現在為了安全,學校早已不組織學生春遊了,這實在是一大損失。晉祠,我後來還是常去,有一次是幫助收割稻子,住在農民家裏。晉祠的水好,產蓮藕,大米也好,為歷代的貢米。在地裏幹完活回來餓極,兩腳污泥,先吃一包荷葉飯,暢快無比。我結婚後和妻子的第一次出遊,也是蹬着自行車去逛晉祠。後來省裏的“五七幹校”辦在鄰縣,每週回城一次都要路過晉祠。可以説,晉祠已溶化在我的血液裏。
那次能很快交稿,還有一個原因是寫作的心態放鬆。如果當時知道是在給教科書投稿,是絕對寫不出來的。藝術,包括寫作藝術,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才能有最好的發揮:一是純自然狀態,不知高低,所以攝影要抓拍,畫家要畫模特兒;二是對藝術規律已經純熟到自由的程度,但要做到這一點很難。所以,絕大部分作品都未臻最佳。那篇《晉祠》屬初生牛犢,以後再寫文章反而左右拿捏,愈寫愈膽小。
晉祠是一處名勝,但在它名下有三塊牌子。它首先是一處古蹟,保存有唐宋以來的許多文物,是一座開放式的露天博物館(據説全國只此一例),並專設有一文物管理所;因為山水秀麗,建築奇特,它又是一座大公園,接待社會遊客;它還是一座國賓館,類似北京的釣魚台。多少年後我出差太原,晉祠文管所所長盛情邀我重訪故地,原來他中學時在課堂上學過《晉祠》,大學畢業後當語文老師又教了多年《晉祠》,而後進入文管行業最終當了晉祠文管所所長。至於晉祠賓館,我後來才知道賓館院裏有一本用石頭雕刻的大書,上面刻着《晉祠》。當然最實惠的還是晉祠公園,幾十年來因這篇課文不知引來多少遊客。
2019年,一塊《晉祠》文碑在晉祠公園落成,碑很考究,是委託故宮用漢白玉刻制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黃社長與我母校的馮校長應邀參加剪綵。屈指一算,黃社長已是《晉祠》之後的第三任社長,馮校長則是我高中畢業那一年才出生。而這回我確實是一個老頭了。揭去紅綢,我轉身看着巍峨的晉祠大殿,黃綠琉璃瓦的飛檐在蔚藍的天空下十分耀眼。我突然記起梁思成在回憶錄裏寫道,20世紀30年代他和林徽因來山西考察古建,原來的考察名單裏沒有晉祠,但在長途汽車駛過晉祠的一剎那,隔着滾滾煙塵,他看到了大殿的一角,猛然心動。一個月後他專程返回這裏作考察,發現了全國唯一的十字飛樑和一系列古建原物,為後人留下了許多精美的繪圖。
李白當年也是到過晉祠的,他曾有一句話:“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人總是會老的,我們都是過客,只有晉祠和它的山、水、樹,還在與一代一代的後人對話。
(作者:梁衡)
梁衡《晉祠》
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懸甕。山上原有巨石,如甕倒懸。山腳有泉水湧出,就是有名的晉水。在這山下水旁,參天古木中林立着百餘座殿、堂、樓、閣、亭、台、橋、榭。綠水碧波繞回廊而鳴奏,紅牆黃瓦隨樹影而閃爍,悠久的歷史文物與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一體,這就是古晉名勝晉祠。
西周時,年幼的成王姬誦即位,一日與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隨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葉,剪成玉圭形,説:“把這個圭給你,封你為唐國諸侯。”天子無戲言,於是其弟長大後便來到當時的唐國,即現在的山西作了諸侯。《史記》稱此為“剪桐封弟”。姬虞後來興修水利,唐國人民安居樂業。後其子繼位,因境內有晉水,便改唐國為晉國。人們緬懷姬虞的功績,便在這懸甕山下修一所祠堂來祀奉他,後人稱為晉祠。
晉祠之美,在山美、樹美、水美。
這裏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長長的又如伸開的兩臂,將這處秀麗的古蹟擁在懷中。春日黃花滿山,徑幽而香遠;秋來,草木鬱郁,天高而水清,無論何時拾級登山,探古洞,訪亭閣,都情悦神爽。古祠設在這綿綿的蒼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嬌羞迷人。
這裏的樹,以古老蒼勁見長。有兩棵老樹,一曰周柏,一曰唐槐。那周柏,樹幹勁直,樹皮皺裂,冠頂挑着幾根青青的疏枝,偃卧於石階旁,宛如老者説古;那唐槐,腰粗三圍,蒼枝屈虯,老幹上卻發出一簇簇柔條,綠葉如蓋,微風拂動,一派鶴髮童顏的仙人風度。其餘水邊殿外的松、柏、槐、柳,無不顯出滄桑幾經的風骨,人遊其間,總有一種緬古思昔的肅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如聖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衝雲霄,它的樹皮卻一齊向左邊擰去;一圈一圈,絲紋不亂,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煙,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繩。其餘有的偃如老嫗負水,有的挺如壯士託天,不一而足。祠在古木的蔭護下,顯得分外幽靜、典雅。
這裏的水,多、清、靜、柔。在園內信步,那裏一泓深潭,這裏一條小渠。橋下有河,亭中有井,路邊有溪,石間有細流脈脈,如線如縷;林中有碧波閃閃,如錦如緞。這麼多的水,又不知是從哪裏冒出的,叮叮咚咚,只聞佩環齊鳴,卻找不到一處泉眼,原來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隱於亭後。更可愛的是水清得讓人叫絕。無論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線好,游魚、碎石,絲紋可見。而水勢又不大,清清的波,將長長的草蔓拉成一縷縷的絲,鋪在河底,掛在岸邊,合着那些金魚、青苔、玉欄倒影,織成了一條條的大飄帶,穿亭繞榭,冉冉不絕。當年李白至此,曾讚歎道:“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瀉翠娥。”你沿着水去賞那亭台樓閣,時常會發出這樣的自問:怕這幾百間建築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然而,最美的還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古代文化,這裏保存着我國古建築的“三絕”。
一是聖母殿。這是全祠的主殿,是為虞侯的母親邑姜所修的。建於宋天聖年間,重修於宋崇寧元年(1102年),距今已有八百八十年。殿外有一週圍廊,是我國古建築中現在能找到的最早實例。殿內寬七間、深六間,極寬敞,卻無一根柱子。原來屋架全靠牆外迴廊上的木柱支撐。廊柱略向內傾,四角高挑,形成飛檐。屋頂黃綠琉璃瓦相扣,遠看飛閣流丹,氣勢雄偉。殿堂內宋代泥塑的聖母及四十二尊侍女,是我國現存宋塑中的珍品。她們或梳妝、灑掃,或奏樂、歌舞,形態各異。人物形體豐滿俊俏,面貌清秀圓潤,眼神專注,衣紋流暢,匠心之巧,絕非一般。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盤龍。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盤龍殿柱。雕於宋元二年(1087年)。八條龍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風從雲生,一派生氣。距今雖近千年,仍鱗片層層,鬚根根,不能不叫人歎服木質之好與工藝之精。
三是殿前的魚沼飛樑,這是一個方形的荷花魚沼,卻在沼上架了一個十字形的飛樑,下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撐,橋面東西寬闊,南北翼如。橋邊欄杆、望柱都形制奇特,人行橋上,隨意左右,如泛舟水面,再加上魚躍清波,荷紅映日,真樂而忘歸。這種突破一字橋形的十字飛樑,在我國現存的古建築中是僅有的一例。
以聖母殿為主的建築羣還包括獻殿、牌坊、鐘鼓樓、金人台、水鏡台等,都造型古樸優美,用工精巧。全祠除這組建築之外,還有朝陽洞、三台閣、關帝廟、文昌宮、勝瀛樓、景清門等,都依山傍水,因勢砌屋,或架於碧波之上,或藏於濃蔭之中,揉造化與人工一體。就是園中的許多小品,也極具匠心。比如這假山上本有一掛細泉垂下,而山下卻立了一個漢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腦門,笑眯眯的眼神,雙手齊肩,託着一個石碗,那水正注在碗中,又濺到腳下的潭裏,卻總不能滿碗。和尚就這樣,一天一天,傻呵呵地站着。還有清清的小溪旁,突然跑來一隻石雕大虎,兩隻前爪抓着水邊的石塊,引頸探腰,嘴唇剛好埋入水面,那氣勢好像要一吸百川。你順着山腳,傍着水濱去尋吧。真讓你訪不勝訪,雖幾遊而不能盡興。歷代文人墨客都看中了這個好地方,至今山徑石壁,廊前石碑上,還留着不少名人題詠。有些詞工句麗,書法精湛,更為湖光山色平添了許多風韻。
這晉祠從周唐叔虞到任立國後自然又演過許多典故。當年李世民就從這裏起兵反隋,得了天下。宋太宗趙光義,曾於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在這裏消滅了北漢政權,從而結束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一九五九年陳毅同志遊晉祠時興嘆道:“周柏唐槐宋獻殿,金元明清題詠遍。世民立碑頌統一,光義於此滅北漢。”
晉祠就是這樣,以她優美的身軀來護着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她,真不愧為我國錦繡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