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廢城”知子羅,為什麼被稱為秘境?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休閒

《孤獨星球》曾這樣寫道。這條線路所概括的範圍其實就是怒江大峽谷,它位於雲南與西藏交界的大山之中,縱有千般氣勢磅礴,萬種旖旎風情,也被崇山峻嶺閉鎖,氣象萬千“足不出户”,長年累月孤芳自賞。


怒江大峽谷

那是一個真正人跡罕至的秘境,雄渾的雪山,大氣的峽谷,奔騰的江水,桃花源般的村莊…無不讓人心生嚮往,卻又苦於路遠難行,無數次想起,又無數次放下,心中的遺憾慢慢成山,壓迫得自己無問東西。

直到有那麼一天,逶迤來到雲南西北部的怒江州,走入那片神秘的峽谷,這種遺憾才得以掐斷。

這篇文章,既是回憶,也是對未來的期許,姑且將它當作一個熱愛旅行的人情不自禁的“胡言亂語”罷。

怒江奔騰咆哮,可能是水量充沛的中國江河中唯一沒有修築攔河大壩的大江。亙古不變的奔湧,在高黎貢山與碧羅雪山中鑿刻着時光,那種憤怒的藝術氣質,屬於“野獸學派”;當然,“繞指柔”的情懷,怒江也有,那便是冬季枯水時候,這條狂野的大江開始轉折到嫺靜温柔。此時,正是遊覽怒江大峽谷最適宜的時候。


丙中洛的光影

我不想寫進入峽谷核心區的第一站——六庫,也沒打算介紹最深處的人間淨土——丙中洛,它們被無數人讚揚過,我僅詳細説一説神秘“廢城”——知子羅。這座曾經是怒江州州府的城市,因為1979年的一場泥石流被廢棄,顯然才是這秘境之地裏真正鮮為人知的秘境。

知子羅城就位於怒江邊上,荒無人煙,景色不算太優美,但滿滿地凝着歲月的痕跡。

它是一座“記憶之城”。


“廢城”知子羅

走進知子羅,我莫名其妙地想起曾經去過的意大利龐貝古城。同樣的沒有生機的靜謐,處處是大自然破壞的痕跡。

但知子羅肯定比龐貝幸運太多,這裏的居民當時雖然被摧毀了家園,但大多全身而退,因此,人去樓空的地方只有淡淡的憂傷氣息,更多的是對大自然的妥協,以及認真的敬畏情緒。


完好的民居


工人俱樂部

在人煙凋零的大街小巷上行走,時間彷彿是靜止的。玻璃與木板共同守護的窗户,就像一隻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眼睛。看倦世事,卻不嫌棄,以平和之心靜悄悄地迎接每一次來之不易的光臨。

原來雲貴川的老縣城大致都像知子羅的城市格局。對小時候生活在類似小鎮的我來説,來到這廢棄的老城,似乎就回到了從前。

八角樓建築的圖書館,牆壁上還留着用木炭寫下的留戀的話;昔日繁華的電影院戲台子不禁讓人想起原來的熱鬧…

小城就像在睡覺,夢見了我們。


訴説

老磚牆上掛着簡陋的木質標牌,賦予這牆後的房間以曾經的功能。它們就像飽經滄桑的老人,娓娓道來些上了年頭的故事。

世間風雨一如既往,並不因這裏人煙凋敝就“少斤短兩”。一個客觀存在的現實是,這裏並沒有淪落為無人區。有些懷念過往的老居民已經搬回了這裏,有炊煙在早中晚的做飯時間開始在小城上空氤氲…


信仰

怒江峽谷內常能遇見的教堂,在“廢城”知子羅依然不缺。刻在教堂門口的那句福音讓人感慨即便在如此偏僻的地方也有虔誠。

這廢而不荒的山區小鎮,危房不少,在光影的滄浪裏靜默蟄伏,有老歌飄蕩在街頭巷尾,孩子的哭鬧時有傳來,鼻子裏也依稀可聞燒秸稈的氣味…

沒有雀躍的歡喜之情,卻有對生命堅韌的感同身受。更有歷史與現實的不斷融合。

望峽谷青山處處,心如明鏡:這山,此水,因為有人類的堅持,終將以和平之光耀亮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