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户時代的博物學有多美

自古至今,動植物一直是人類“好奇”的對象。人類一方面通過分析記錄動植物的食用性與效用,以保障飲食安全、提升資源利用率;另一方面則通過審視動物的特性,拓寬眼界、展開想象,以提升人類自身的可能性。
放眼世界,《本草綱目》《海錯圖》《鳥譜》《柯蒂斯植物》《魚類博物學》《歐洲鳥類》……各個國家、各個時代皆擁有極具代表性的動植物圖譜。
日本的江户時代自然也不例外。日本首部且完成度極高的一套植物圖譜《本草圖譜》,記錄通商所獲的外國珍鳥、奇鳥的《外國產鳥之圖》《外國珍禽異鳥圖》,描繪深海奇魚的《異魚圖纂·勢海百鱗》《異魚圖贊》等相繼於江户時期問世。這些圖譜不僅種類豐富多樣,特徵惟妙惟肖,色彩質感更是沉穩古樸,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
日本江户時代的博物學有多美
《華鳥譜》原書
日本江户時代的博物學有多美
《本草圖譜》原書
日本江户時代的博物學有多美
《異圖魚贊》原書
本次介紹的“江湖博物文庫”系列(《鳥之卷》《魚之卷》《花草之卷》《菜樹之卷》),其中的所有圖譜即選自上述這些日本江户時代極其重要的圖譜著作。翻閲書頁中,江户時代人們的求知熱情,以及極具生機活力的貿易人文交流,似乎都能一一重新浮現眼前。眼福大飽,內心也得以浸潤。
今天,就讓我們深入到張張畫作背後,去探尋江户時代博物學的文化底藴,以及其內含的日本人的精神積澱。
在江户時代
大放異彩的日本博物學
人們對動植物的求知熱情在各個時代都不曾減退,那麼為何日本的博物學偏偏在江户時代得以繁榮興盛了呢?對這個問題的解答,或許是理解江户時代博物圖譜之重要價值及地位的關鍵。基於江户時代博物圖譜科普網站的資料梳理,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點:
江户時代商業發達、文化興盛,人們的生活環境及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改善。由此,人們有了更多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而在任何時代都能滿足人們好奇心的“博物學”,對其的關注與興趣自然日益高漲。
日本江户時代的博物學有多美
江户街景
進入江户時代以來,由於通商時大量進口國外的砂糖、藥物等,日本的國內資產大量流至海外。為改善這一不利狀況,江户享保年間(1716—1735),當時的幕府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推行“物產政策”,要求各地對當地及近鄰外國的動植物等進行調查梳理,以儘可能實現自給自足的體制。此舉在政策層面上,進一步推動了日本博物學的完善及發展壯大。
儘管日本在江户時代實行“閉關鎖國”的國策,卻從未斷過與中國、荷蘭的貿易往來。隨商船前來日本的荷蘭醫師、博物學者所攜的各類博物志,為日本博物學注入了大量西方博物學的新鮮養分,促使日本的博物圖譜華麗升級。
“最鄰近的美味”
《魚之卷》
日本江户時代的博物學有多美
《魚之卷》真鯛 / 眼眶魚
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就地理環境而言,魚構成日本人飲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特徵也使得魚毫無疑問地成為日本博物學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
可是,正如日本俗語“船底以下皆地獄”所言,在捕魚技術還較為原始,對海洋的探索手段也較為侷限的過去,要想尋得形色各異的魚類,總伴隨着各類風險,並非易事。據聞,當時的博物學家或住所臨近海邊,或聽聞異魚出現時即刻奔波於各大各小的漁港,總之,為了魚譜的繪製可謂歷經千辛萬苦。
日本江户時代的博物學有多美
《魚之卷》虎鯨 / 皇帶魚
但好奇心能夠得到滿足總是令人欣喜、雀躍。在博物學家們的努力下,江户時期的魚譜中,不僅包括諸多常見的美味食用魚,也不乏鯊魚、鯨魚等大型海洋生物,以及奇異少見的深海魚。圖譜中各魚類的色彩之鮮豔亮麗,令人不由得感嘆島國日本果然身處於一個“花樣魚世界”。
“對異國異界的嚮往”
《鳥之卷》
日本江户時代的博物學有多美
《鳥之卷》藍鳳冠鳩 / 葵花鳳頭鸚鵡)
“魚”的確是日本重要的博物學領域之一。但或許正因如此,人們普遍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江户時代的博物圖譜中,“鳥譜”的數量要遠多於“魚譜”。
日語中存在“花鳥風月”一詞,意思是“優美雅緻的自然景緻”。景緻中有“花”有“鳥”而沒有“魚”,這或許正側面印證了日本人內心對“鳥”偏愛。另一方面,日本在江户時代與中國、荷蘭頻繁通商時,曾積極地引進舶來的各類珍鳥、奇鳥,這也是佐證之一。
日本江户時代的博物學有多美
《鳥之卷》王風鳥 / 大極樂鳥)
那麼,日本人對鳥類的喜愛之情究竟源自何種心理呢?一種可能的推測是:對於國土狹小、土地貧瘠的日本人而言,可自由自在展翅翱翔的鳥類寓意着更廣闊的天地、眼界。對鳥的喜愛即暗示着他們內心對大千世界的萬分憧憬。
“質樸本真的追求”
《花草之卷》《菜樹之卷》
日本江户時代的博物學有多美
《花草之卷》山白竹 / 海州常山
自“花”位於“花鳥風月”之首可知,日本江户時代的花草圖譜應是博物圖譜中最為完善、最精緻的。《花草之卷》與《菜樹之卷》兩卷即精選自巖崎灌園的《本草圖譜》,該圖譜種類豐富,畫作精細,融合了西方博物學的優良特點,構圖方面還使用了日本畫卷及屏風畫等表現手法,具有極高的學術及藝術價值。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而言,博物圖譜旨在傳遞植物的形態、效用,且繪製時多進行藝術加工,因此,西方博物圖譜中植物的形態基本堪稱完美。可與之相對,通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本草圖譜》的花草樹木中,枯葉、碎葉、蟲食葉皆不在少數。
日本江户時代的博物學有多美
《菜樹之卷》魚腥草 / 桑葉葡萄
如此這般對植物不加雕琢、原原本本的描繪,或許正是日本人“侘寂”“淡然”精神之體現。日本近現代的影視文學作品對情感的細膩拿捏、“斷舍離”及“去繁從簡”之思維方式,即是此精神源流的傳承及發展也並未可知。
這套“江户博物文庫”的背後竟潛藏着如此之多的日本文化、精神底藴,是不是感到頗有些意外?其實這正是這套書的魅力之所在,越讀越有韻味,越讀越有不同的體悟。其他還有諸多小細節、小驚喜藏身於書中,期待屬於你的閲讀發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09 字。

轉載請註明: 日本江户時代的博物學有多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