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泉州開元寺著名的東西雙塔。 陳英傑攝
泉州呵護歷史、公益向善的社會文化底藴非常深厚。20世紀40年代開始,泉州本地一位中學歷史老師吳文良先生髮現在泉州城鄉散落着許多不同宗教風格的石刻。出於對泉州歷史的認知,他意識到這些將是印證泉州海外貿易歷史的重要實物佐證,於是徒步走向泉州城鄉各個角落,潛心蒐集碑刻,著作出版《泉州宗教石刻》,並將石刻捐獻給國家(見圖)。 2021年7月26日,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中新開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泉州宗教石刻館”“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3個展廳內,都能見到吳先生捐贈的文物。
泉州宋元時期世界海洋貿易歷史,揭示了人類從依靠傳統農耕轉向航海貿易的過程。這幅波瀾壯闊的畫卷裏,互惠互利的商貿往來記錄了文明的交流互鑑,也更深入地引發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思考。
這一方熱土上人們有着融入血脈的遠航基因和奮鬥執着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系列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20年風雨兼程,泉州申遺過程靠的是精神領航,以及泉州人骨血裏那種堅守與執着。
泉州何以成就彼時近400年的輝煌?而這些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又何以傳承千年?天時、地利、人和因素中,關鍵還在於這一方熱土上人們自古至今融入血脈的遠航基因和奮鬥執着。自先秦習於水斗、便於用舟,到宋元時期的千帆競發與東方大港;從明清時期創業南洋,到當今申遺的曲折過程……這份執着始終支撐着泉州人拼搏與奮鬥。
泉州每一處遺產都藴含着一段奮鬥史,彙集來自官方、民間鍥而不捨的堅持和智慧。洛陽橋是中國古代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橋。它的建造對泉州海洋貿易運輸網絡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開啓了泉州持續3個世紀的造橋運動,進而形成了規模宏大的港口與城市、腹地、廣闊消費市場之間四通八達的水陸轉運系統。人們建造洛陽橋,經歷了近20年的探索與實踐。最初,於公元1041年至1048年間,當地百姓在郡人李寵帶領下,在萬安渡口架木板為橋供行人過往,但即建即垮。自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起,當地海商、鄉紳和開元寺僧人等人合力始建石橋,歷3年未成;嘉祐元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6年至1059年),第二任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成了大石橋。這是一個從木橋到石橋、從傳統架橋方式到“筏型基礎、浮運架樑、養蠣固基”的創造創新過程,也是一段與大自然抗衡、令今日泉州人仍熱血沸騰的奮鬥故事。
遺產點開元寺的東西塔,為我國現存最高的一對宋代石塔,代表了中國古代石構建築技藝的最高水平。這對石塔建造前後歷時10年,其結構設計、用材、工藝的講究與技術之精湛令人驚歎。遺產點老君巖的建造者至今是一個謎,儘管文獻只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略加雕琢”,但是從雕刻手法上看,簡單流暢的線條、凹卷的耳朵、沒有眼珠的眼睛、輕觸案几的手指,無不昭示着對大道至簡、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智若愚的解讀。
泉州系列遺產又是活態的遺產,千年以來一直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其歷史功能不斷得到延續,藴含的精神與情感代代傳承。千年前的陶瓷、冶鐵、絲綢、棉麻、石雕、香料技術造就了今天的世界瓷都、中國藤鐵之鄉、中國紡織基地、中國石雕之鄉、中國香都。千年前的海神信仰、航標塔今天依然是世界各地泉州人守望家園的精神食糧。
擁有世界遺產意味着新起點和更大責任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貿易中心凝結的卓越發展智慧,對當今社會發展仍有着比對、借鑑意義。經濟形式上,宋元時期的泉州已是國家核心口岸,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當地手工業發達,產品多元,陶瓷、絲製品外銷份額佔比大;農產品也開始商品化並走向海外。交通網絡上,東北、東南、西南向等3條外貿航線,串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內聯水陸轉運系統,使泉州成為聯接世界、連通國內各地的交通樞紐。發展規劃上,當時城鄉高度聯動發展,城市成為運行中樞——城南是內外商人云集的蕃坊,也是現代意義的商貿中心、物流中心;城郊與山區是生產腹地,遍佈的陶瓷、農產品生產坊區為通商貿易提供強大商品支撐。運行模式上,泉州人“朝為原憲暮陶朱”,當時官府、皇族、僧人、普通民眾、外國人以及國內各地商人匯聚,出現了全民皆商的情景。社會結構上則既尊重傳統又開放包容,繁榮的儒、釋、道主流文化外,伊斯蘭教、基督教、摩尼教、印度教等多種宗教並存,民間信仰五彩繽紛。多元族羣和平共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對泉州在人類文明發展史所做貢獻的認可。但成功並非結束,意味着新起點和更大責任。泉州系列遺產區跨越9個縣(市、區),有沿江沿海、山地、城市不同地理環境,木質、土質、石質等不同材質,有着100多平方公里的緩衝區。這樣一個大體量、跨區域、跨部門的系列遺產,需要堅持高位推動,需要更完備長效的制度、更充分明確的法規、更具體實操的規劃、更專業敬業的人才、更強大果敢的擔當。當保護與城市建設、經濟開發有衝突時,要能不忘初心,舍眼前保長遠;當民眾的切身利益與遺產保護有矛盾時,則要科學統籌、合理平衡……這些都是進入世界遺產時代的泉州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也意味着我們更需要那份源於血脈的執着。
呂秀家:福建省泉州市申遺辦副主任、泉州市文旅局副局長;2019年曾擔任國際專家現場考察遺產地主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