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的雨,也沒能留住你;山谷的風,它陪着我哭泣。你的駝鈴聲,彷彿還在我耳邊響起,告訴我你曾來過這裏……”2021年央視春晚,歌手王琪傾情演唱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把無數人帶到了遠方的可可托海。可可托海,北緯47℃12’42.12’東經89℃48’06.88”,一個叫“海”卻沒有海的地方。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在地圖上找不到這個無名的北疆小鎮。直到今天,可可托海依舊是一段塵封的國家傳奇,也是一段並未結束的國家傳奇。
清晨,漫步在可可托海小鎮的街道上,炊煙裊裊,奶茶的香味從鄰家的院子裏飄逸出來,混合着牛糞特有的芬芳,在北疆清冷的空氣中瀰漫。斜跨中俄哈蒙四國的阿爾泰山,是新疆“三山夾兩盆”地理結構中最北面的一座大山。可可托海就位於阿爾泰山脈中段南麓的一塊山間盆地裏。這樣一座小鎮,沒有車水馬龍,一切都很安靜優雅,哈薩克族勤勞的牧民一大早趕着羊羣和馬兒出發了,噠噠的馬蹄聲和樹梢鳥兒的鳴叫混合在額爾齊斯河川流不息的河水聲中。
翻開富藴縣史志辦編輯的《神奇的可可托海》一書,在礦務局廳局級領導名錄中,有許多蘇聯人的名字:什馬諾夫、高洛莫勒晉、謝諾夫等等——三號礦脈的發現以及初期開發,都與蘇聯有着密切的關係。根據史料大致可以勾勒出這樣一個事實:早在200年前,沙俄地質學家就已經知道阿爾泰山裏藏着一個寶石大礦。“阿爾泰”蒙古語本意就是“金山”,當地人至今還口口相傳“阿爾泰山七十二條溝,溝溝有黃金”。從漢代到民國,一直有人在山裏淘金。1792年,一個名叫西絲爾絲的俄國學者首先進入阿爾泰山,此後持續約100餘年的旅遊、探險、考察,讓俄國人一點一點地畫好了中國金山之寶的一張線路圖。
1936年,蘇聯與主政新疆的盛世才簽訂了《租借新疆錫礦條約》,有效期50年,蘇聯取得了在阿勒泰地區的富藴縣、伊犁地區的阿拉套山等地開採鋰、鉭、鈹等有色和稀有金屬的權利。民國二十七年(1937),蘇聯人阿牙闊孜拜帶領一個小分隊開始了稀有金屬礦的試採,可可托海三號礦脈因此一度被稱為“阿牙闊孜拜礦”。高峯時,有3000名工人在這裏挖掘礦石。礦石從可可托海先運送到300多公里外的布爾津,到夏季洪水期後用船隻沿額爾齊斯河運到當時還是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哈薩克斯坦。直到今天,薩克斯坦還存有大量從可可托海運過去的礦石。一位有色企業的負責人曾在哈薩克斯坦一家冶煉廠的展廳裏見到粗壯的綠柱石,説明上標註着產地:可可托海。
1960年7月,蘇聯單方面撕毀對華經濟援助協議,撤回專家,拆走設備,並逼迫我國限期還債。令蘇聯人沒想到的是,可可托海三號礦坑沒有倒下,相反,它除了為秘密研製的中國“兩彈一星”提供原料外,還挑起了替中國償還蘇聯債務的重擔。周總理曾在人大報告中宣佈:中國欠蘇聯的各項借款和應付,利息共計14億600萬新盧布(其中大部分是抗美援朝戰爭軍事物資的貸款和利息),摺合人民幣52.9億元。按照協議,這些外債必須在1965年前全部還清。有資料證實,三號礦坑大約承擔了償還全部蘇聯債務的47%份額!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可可托海”這個地名,完全從中國地圖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111”這個神秘編號。直到1981年,可可托海礦區周圍還設有三道關卡,任何人進出礦區,都必須持有新疆公安廳開具的邊防通行證。世界上已知的140個礦種,三號礦佔了86種。門捷耶夫化學元素週期表上,原本沒有的7種稀有元素,是靠三號坑的發現填補上去的。因此,當三號坑的真相大白天下的時候,人們真的被驚呆了!原來,這裏竟是一個世界公認的“地質聖坑”,中外地質學者心目中的“麥加”!它的價值,根本無法用數字估量。
1964年,中國提前一年還清了欠蘇聯的全部貸款和利息。1964年,更是不同凡響的一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沖天起爆,所使用的鈹來自可可托海;接着,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鋰來自可可托海;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衞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升空,所使用的精確到十億分之一秒的銫原子鐘,所使用的銫同樣來之可可托海!直到今天,它對中國“兩彈一星”以及國防事業無可取代的貢獻,仍然不為公眾知曉。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採掘,三號礦脈從原先高出地表200多米的山巒,變成深達250米的巨大礦坑,坑壁上的13條盤山運礦車道呈螺旋狀攀升,狀如古羅馬的巨型鬥獸場。1999年11月,可可托海礦坑終於停採了。很快,額爾齊斯河水就滲了過來,將它淹沒為一片湖泊。7年後,在多位“兩院”院士的倡議下,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在可可托海進行了勘探,並啓動二期建設。可可托海的傳奇,其實遠未結束。
可可托海距富藴縣城北東直線距離32千米,公路里程51千米。可可托海,蒙語意為“藍色的河灣”,哈薩克語意是“綠色叢林”,而可可托海也的確配得上這些獨特的名字。可可托海,其東延伸入阿爾泰山南麓的深處,是額爾齊斯河的發源地,這條冷水河自北向南轉西穿過可可托海鎮、庫額爾斯鎮,奔騰呼嘯流域300多萬平方公里,經哈薩克斯坦最終匯入北冰洋。以洋流對北極的貢獻而言,我們宣示在北極的主權自然名正言順。
2018年10月,可可托海依託額爾齊斯大峽谷、可可蘇里湖濕地景區、卡拉先格爾地震斷裂塌陷區、三號礦功勳礦區、薩依恆布拉克等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建成了我國第35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被譽為“中國的約塞米蒂”。昔日那個在地圖中不曾標記的小鎮,迎來了四面八方的客人,那被塵封的可可托海精神,也終於展現在了世人面前。進出可可托海鎮,如今有兩條道路。新修的路更寬更平整,新路要經過一處陵園,這裏既埋葬當地的牧民,也安葬着在可可托海建設過程中的犧牲者和後繼去世的人們。長歌當哭,他們已化作夜空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