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行鼓越敲越歡暢,羣眾日子越過越紅火。記者 安濤攝
記者 孟珂 劉坤
穿越日升月落的軌跡,緊隨花開葉落的腳步,我們沿着黃河行走,在時空轉換中感悟一條河,走近一羣人。
他們曾飽受水患之苦,也正在體會生態改善的味道;他們曾與貧窮對抗掙扎,也正在體驗美好生活的喜悦;他們深受母親河的滋養,也正用實際行動回饋母親河的恩澤。榆林、延安、渭南;忻州、呂梁、臨汾、運城……在陝西、在山西,沿黃河居住、隔黃河相望的普通人家,講述着不盡相同的黃河故事,訴説着黃河兒女對母親共同的拳拳深情。
萬畝魚塘,碧波盪漾。謝潔和丈夫在這裏收穫着自己的幸福。記者 孟珂攝
“美人魚”躍出黃河灘
謝潔沒去過北京,卻把魚賣到了北京。
留一頭利落的短髮、穿一身亮黃色長裙,妝容一絲不苟,35歲的謝潔看起來不太像很多人印象中的農民。但從18歲起,她就以水為生、與魚相伴。
她給自己起了個網名叫“洽川美人魚”。“洽川”就是她的家鄉合陽縣洽川鎮。
在這片黃河灘上,人們曾以種植蔬菜為生。隨着土地鹽鹼化,20世紀80年代,當地開始治理荒灘,探索漁業發展的路子。
謝潔起初做的是水產運輸,每天把各類水產品從池塘送往縣城的市場,風裏雨裏,早出晚歸。25歲成家後,她跟着公婆做起水產養殖。
四季更替,謝潔見證着當地漁業的發展。
東雷抽黃總乾渠引來黃河水,池塘水源有了穩定補給;自動投料機、增氧機等設備廣泛投用,還能通過手機實時監測,村民工作量大大減輕;縣上規劃生態漁業,從拋棄化學用藥,到推行蓮魚混養,水產品讓人吃得更放心。
養殖條件好了,謝潔的水產品越來越豐富,黑烏鯉、温泉羅非、鯉魚、草魚、鯽魚、鱸魚……收入也一天天好起來,不僅池塘的管護房做了翻新,家裏還蓋起了兩層小樓。
但是,謝潔不滿足於把魚只賣到縣城。
要讓魚“遊”得更遠,謝潔至少要邁過三道坎:更長的保質期、穩定的產量、廣闊的銷路。
延長保質期。她從合陽縣漁業發展中心組織的職業農民培訓中汲取經驗,先是做了真空包裝,又用了活魚充氧。魚的儲存時間在夏季延長到5天左右,在冬季延長到10多天。
保證產量。2018年她和丈夫成立了美人魚生態漁業有限公司和合作社,與村裏的貧困户合作,為他們提供養殖技術培訓,同時收購他們的水產品。
拓展銷路。她藉着短視頻的“風口”,拍攝了一系列展現自己捕魚、烹飪過程的視頻,展示從源頭到餐桌的原生態美食。縣上、市上舉辦的各類展會也成為她的推廣平台。
一番努力之下,美人魚生態漁業有限公司年銷售各類水產品50多萬公斤,在省內以及北京、上海等地擁有許多回頭客。
9月3日,晨光喚醒洽川。黃河向南流淌,蘆葦隨風搖曳。萬畝魚塘之上,一羣黑鸛振翼飛過。謝潔起牀、洗漱,捕魚、採蓮。這一天,她又要將家鄉的水產品發往許多她沒去過的地方。
滔滔的黃河水,是武江偉一家重要的生命滋養,給予他們歡樂、希望和力量。記者 孟珂攝
棗鄉人有了新奔頭
黃河水奔流不息。風起,浪湧,岸邊的棗樹林沙沙作響。駕車行駛在沿黃公路上,一路景色從武江偉身旁掠過。
從家裏到縣城的這段路,32歲的武江偉每週至少要跑一趟。車上載着的寶貝紅棗,要發到全國各地去。
家住佳縣朱家坬鎮泥河溝村的武江偉,伴着黃河的濤聲和一棵棵棗樹長大。但人生的前20多年,他離它們越來越遠。
小學在村裏讀,初中在鎮上讀,高中在縣城讀,大學考到西安……“交通不便,經濟落後,發展閉塞,村裏留不住人。”9月4日,武江偉向記者回憶。大學畢業後,他在榆林市一家能源國企工作,一路幹到管理層。
可漸漸地,一個聲音從心裏冒出來:回家。
那是2014年。村裏有千年歷史的古棗園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一時間,研究農耕文明歷史的學者來了,寫生的畫家來了,遊客也來了。
“村裏沒有餐廳、民宿,遊客當天就返程了,學者、畫家就在村民家裏湊合着吃住。”武江偉嗅到了一絲商機。
2017年,沿黃公路修到了泥河溝村的村口,村上到縣城的車程從一個半小時縮短到20多分鐘。這次,武江偉果斷辭職,帶着妻子、孩子返鄉了。
投入所有積蓄,背上20多萬元債務,承包村裏廢棄小學所在的3層小樓,請專業人士設計、改造……2018年初,武江偉夫婦的“棗園客棧”開始營業,年收入20多萬元。
初嘗創業甜頭的武江偉沒有止步。
“很多遊客都想帶些這裏的特產,我何不利用村裏的獨特資源,創出千年紅棗的品牌?”武江偉家裏僅有10畝棗樹,他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貧困户的紅棗,既擴大銷量,又幫他們解決銷售難題……2019年,以紅棗為主的農副產品,給武江偉帶來50多萬元收入。
從世界回來,從故鄉出發。千年古棗園深處,返鄉青年誓讓故鄉換新貌。
我和花椒有個約定
盛夏,黃河岸邊的韓城市進入花椒豐收時節。為趕農時搶收,每年這個時候,成千上萬的椒客來到韓城,共同分享豐收的喜悦。
7月28日,高長森在家打點行李,準備跨過黃河去韓城“赴約”。
高長森家住山西省臨汾市吉縣中垛鄉,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農忙時在家務農,農閒時出去打零工,日子過得不緊不慢。
2年前,高長森聽到韓城花椒豐收需要大量招收採摘工人的消息,從此便與韓城花椒結緣。
8月初,火辣的太陽炙烤着三秦大地,戴着草帽、脖子上搭着濕毛巾的高長森已經穿梭在一望無際的花椒園中。
“慢點幹,沒人攆你!”高長森的手指被花椒刺紮了一下,旋即流出鮮血。看着丈夫被花椒汁液染得黑紅的雙手,妻子白愛葉心疼地“責怪”丈夫笨拙。
高長森每天大約能摘25公斤花椒,妻子比他能多摘一些。“每公斤花椒採摘費是5.4元,日均收入135元。”高長森告訴記者,採花椒也是個技術活兒,手底下要利索,女工一般比男工手巧,收穫也更多。
私下裏,高長森有時會抱怨妻子摘得太快。“其實他哪裏是抱怨我,他是嫌自己慢,怕耽誤主家的事。”白愛葉明白丈夫的心思,把農時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大紅袍花椒”是韓城特產,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栽植歷史。目前當地種植面積已達55萬畝,產量3000萬公斤,總產值40億元,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花椒主產區。
今年是高長森跨過黃河來韓城採花椒的第3年。與第一次不同,這次他還當起了小組長,組織同村8名婦女一同前來。
“自家的蘋果還沒有熟,趁着農閒出來掙點錢。”從7月28日開始,20多天時間裏,高長森和他的工友平均每個人能有3000元的純收入。
據瞭解,今年花椒豐收時節,大約有10萬名“椒客”來到韓城採摘花椒。高長森和白愛葉還被韓城市評為“十佳最美椒客”。
樸實、厚道,這是高長森留給身邊人的印象,也是韓城“椒客”的真實寫照。黃河水沒有阻斷兩岸人民的交往,反而增進了共飲黃河水的深厚感情。跨過黃河來韓城赴“花椒盛宴”,新時代的秦晉之好正在書寫。
記者手記
黃河情 意綿綿
孟珂
黃河大鐵牛。記者 李蕊攝
謝潔、武江偉、高長森……這些家住黃河岸邊的人,真切感受着沿河生活的鉅變。
他們的故事,連接着過去、現在和未來。土坯房變成小洋房,鹽鹼地變成萬畝魚塘,生態養殖理念深入人心,產品走向全國各地。沿黃公路打開通往外界的窗口,人們出門看病容易了,孩子上學方便了。依託與黃河伴生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人們發展旅遊業,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三門峽水利大壩。記者 戴吉坤攝
他們的故事,述説着秦晉之好的傳承。依着同一條河流,兩岸的陝西、山西人民繁衍生息,互通有無。
他們的故事,深藏着兒女對母親的深情。深受這條生生不息的大河的養育,黃河兩岸人民在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的轉變中,從人水相爭走向人水和諧。有人從未離開黃河,有人離開多年又返回,他們的心中有對故土的依戀,更有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擁抱美好生活的夢想。
河洛大鼓傳承人正在表演。記者 戴吉坤攝
他們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見證者、受益者,更是參與者、創造者。
千千萬萬勤勞、勇敢、智慧的黃河兒女,心懷壯志豪情,既謀劃長遠,又幹在當下,共護黃河生態、同享黃河安瀾,讓幸福河潤澤天地萬物、滋養百姓生活。
小浪底大壩上的工人。記者 戴吉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