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瓜是一種美味的水果,得到過不少人的青睞。可是您也許並不知道,我國兩座考古大墓中的墓主人,臨死前都曾吃過香瓜,他們分別是辛追夫人與劉賀。為何這兩位古人吃完香瓜就去世了?這其中是否存在某些不為人知的原因?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72年時,湖南省某部隊在長沙市東郊馬王堆鄉附近修建地下醫院時,偶然從地下發現一座西漢時期的古墓,專家們為其取名為“馬王堆古墓”。馬王堆古墓中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包括各類金器、銀器、漆器、竹簡、絲綢等,極大地豐富了我國的文物寶庫。更重要的是,馬王堆古墓中還出土一具女屍——辛追夫人。
辛追夫人是世界上著名的濕屍,其全身上下皮膚、毛髮皆保存完好,甚至各處關節也能自由活動。為了能更好的研究辛追夫人,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解剖,不僅發現她生前患有多種老年人慢性病,而且在胃中還找到不少尚未消化乾淨的香瓜子,令在場眾人無不目瞪口呆。
無獨有偶,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的海昏侯墓葬,其墓主人劉賀也與辛追夫人有過相同的經歷,即在劉賀腐朽的屍體處,考古專家們也發現不少被胃液侵蝕的香瓜子。由此也能證明,海昏侯劉賀在去世之前,也曾大量吃過香瓜,並在不久後徹底嚥氣。
此時一個問題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既然辛追夫人與劉賀在死前同時服食了香瓜,那麼他們的死,是否也與香瓜有關呢?答案我們現在還不能確定,根據眼前的事實,我們可以試圖進行一下合理的推斷。
現在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辛追夫人與海昏侯劉賀,二人同屬西漢時期的貴族,並且都在去世前吃了大量的香瓜,否則的話,在細嚼慢嚥的過程中,香瓜子也大多會被吐出,不會留在死者的胃裏。翻開歷史資料,我們能夠發現,早在公元6世紀前,香瓜便已經從新疆地區傳至中原地區,成為了小國向中原王朝進貢的貢品。與此同時,《詩經》也裏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以及“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的記載,真切描繪了先秦時代古人種瓜的場景。
到了西漢時期,香瓜種植技術已趨於成熟,但由於產量較低且種植性價比不高,導致香瓜只能成為專供貴族們享受的一種奢侈水果。
西漢時期的香瓜是否與現代香瓜不同?相關農業學家給出瞭解答。農業學家認為,西漢時期的香瓜種植技術雖然具有科學性,但是限於生產力低下,其培養出的香瓜甜度並不高,不及現代人日常食用的香瓜。但是有一點必須承認,漢代的香瓜並沒有農藥與化肥污染,屬於純綠色食品。在此之前,曾有一種“西漢香瓜有毒”的理論,專家認為該觀點有失偏頗,因為從科學角度來看,今天的香瓜和古代的香瓜口味、甜度和形狀差距並不大。
在考古研究過程中,醫學專家認為,無論是辛追夫人還是海昏侯劉賀,二人之死應該與香瓜脱離不了關係。誠然,香瓜營養元素豐富,含有大量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並存在促進消化、利尿等功效,但是香瓜的副作用也同樣明顯,香瓜性寒,一旦體弱之人服食過量,便會引發腹瀉、腹痛等病症,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甚至香瓜還與許多食物存在相剋作用,香瓜不能和河蟹一起吃,不然會引起中毒。
最關鍵的一點,當屬香瓜有毒的特性。香瓜也有毒?沒錯,您並沒有聽錯,香瓜本身帶有微量的毒素,而這種毒素都積累在香瓜的一個重要部位——瓜蒂(俗稱“瓜尾巴”)。在中醫學中,瓜蒂又被稱為是苦丁香、醫學典籍記載:“瓜蒂本身苦寒有毒,主入胃經,功善催吐熱痰、宿食,而治痰迷癲狂。研末蓄鼻,去濕熱退黃疸”。
正是因為如此,後世醫學家們也推斷,辛追夫人與劉賀之死,在很大程度上與他們共同服食了瓜蒂有關。從二人胃中所留存的瓜子數量來看,他們吃瓜時速度較快,近乎於“囫圇吞棗”,而恰恰是這種狼狽的吃法,令他們誤食了大量的瓜蒂,導致毒發身亡。
在醫學意識相對較高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瓜蒂的毒性,並在食用香瓜時,有目的性地將瓜蒂切除,從而能夠安心地享受美味香瓜,抵禦夏日炎炎的暑氣。不得不説,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我們現代人獨有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