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世紀末,一位名叫馬可·波羅的威尼斯商人,在獄中向他的難友魯斯蒂謙口述了他的一次神奇的東方之旅。這段非常經歷後由比薩作家魯斯蒂謙 (Rustigielo)寫成一本非常有趣的遊記。書中描繪的那個遙遠古國震驚了整個歐洲。
在當時戰爭和瘟疫肆虐的歐洲,人們通過這本書發現了一個嶄新的大陸。正是這本書,引發了航海家哥倫布1492年的揚帆出海,踏上尋找富庶的東方之路,從而帶來改變世界的地理大發現。
《馬可·波羅遊記》的介紹馬可·波羅(1254—1324),1275年(世祖至元12年)同父親、叔叔三人從意大利長途跋涉到達中國。遍遊中國各地。深得中國忽必烈大汗王朝的信任,並在中國任職。1291年(至元28年)初離開中國。帶着大量珠寶財物父叔三人回到故鄉意大利威尼斯。1298年,威尼斯和熱那亞這兩個意大利城邦發生海戰,馬可·波羅參加的威尼斯艦隊敗北,不幸被俘入獄。在枯燥陰冷的牢獄生活中,年輕的馬可·波羅向獄友神采奕奕描述了一個遙遠、神奇的中國:“在那裏,我生活了十七年,並當上中國皇帝的官員。中國有富麗堂皇的宮殿,殿內牆壁上鍍着黃金……即使是普通人家,也像歐洲君主一樣富足。” 這個普通商人對元代中國的政治事件、物產風俗,地域環境十分熟悉。遊記裏對中國京城和江浙風物的細緻描寫十分驚人。閲讀它彷彿進入一條彎曲的長廊,古國無限風光,奇美目不暇接,這讓歐洲人對古老中國產生了神秘嚮往。
馬可波羅為何被質疑來過中國,疑點重重馬可·波羅是否到過中國,一直惹來重大爭議。大多現代歷史學家相信馬可·波羅確實到中國,因為他描述了遠東生活的很多細節,如紙幣、大運河、蒙古軍、煤炭、白酒、石棉、虎,皇家郵政系統的結構。他提到中國對日本古稱,是日本在西方文學裏第一次出現;他描述的大都附近的一座橋也較像盧溝橋。其實,縱觀《馬可波羅遊記》和波羅先生本人的説辭,破綻多到數不勝數。
1966年德國學者福赫伯(Herbert Franke),1979年美國學者海格爾(John W.Haeger),1982年英國學者克雷格?克魯納斯(Craig Clunas)先後發表文章,對這位威尼斯商人是否到過中國或只在中國北方盤桓而未曾抵達南方等論點提出個人看法。二十世紀末,一個新的疑點使爭論再次掀起。英國不列顛圖書館中國部主任弗蘭西斯·伍德博士發表了《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嗎?》一書,在書中,她明確表示馬可·波羅沒有到過中國。被看作懷疑論的集大成者。歷史上,由波斯工匠帶至元朝軍營的配重投石器--襄陽砲,被波羅先生自稱由他傳授給蒙古軍隊。這種中國人此前不會製造的新式投石器,在襄陽之戰中擊垮了南宋守軍最後一絲士氣。馬可波羅既然在中國有過如此豐功偉績,卻不被歷史留下名字,真的合理嗎?尤其疑點出在襄陽破城的時間上。根據史料的記載,蒙古大軍圍攻襄陽的時間是1268年到1273年,而從《馬可·波羅遊記》記載的年代推斷,馬可·波羅一行在中國逗留的時間是1275年到1292年之間,也就是説,襄陽城破之時,馬可·波羅一行應該還在來中國的路上,這幾乎可以肯定,馬可·波羅奉獻投石機一事是不存在的。很顯然,馬可·波羅並沒有親眼見證襄陽城破,但他卻把自己寫進了這一壯觀的戰爭,這足以證明他在自己的遊記中撒了謊。“亦思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天曆三年以疾卒。”(《元史?方伎傳》)。
馬可波羅既然在元朝任職多年,為什麼沒有幫助威尼斯共和國與蒙古帝國建立更加親密的關係?在他自稱遊歷任職的十多年裏,從不見其同家鄉有任何書信往來。在他回國之後,一貫重視貿易路線開發和亞洲內陸情報的被威尼斯當局委,居然沒有向他詢問詳細情況,也沒有為委派執他執行任何與亞洲國家有關的外交任務。馬可波羅的輝煌履歷,難道就如此一文不值?
馬可·波羅在遊記中説,他在中國供職的十七年,表現得非常能幹,所以忽必烈大汗常派他到帝國各地以及藩屬去執行機密任務。他有時也為自己的私事外出旅行。他還被忽必烈任命為揚州總管。他曾經在中國擔任過這樣的重要職務,可是,在中國的所有史料當中,迄今為止,也沒有發現關於他的任何記載。漢文或蒙古文的歷史典籍中都有他的名字記載。所有元朝史料;《揚州志》,都未曾發現“馬可·波羅”這個人的蛛絲馬跡。對於上述問題,人們可以這樣解釋,或者是當時中國的史料記載不詳實。然而,這麼熟悉中國的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卻絲毫沒有提到象徵中國文化的一些物證,比如:書法、中醫、瓷器、筷子和茶葉。並且沒有提到長城。沒有提及中國的漢字。令人匪夷所思。對於每一個初來中國的歐洲人,這些應該是令人難以忘懷的。1792年,英王喬治三世為了發展對華貿易,派遣馬嘎爾尼率領400多人的船隊來到中國,巍峨的長城給馬嘎爾尼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那些沿山脊而建的牆垣,在目力所及的範圍內,幾乎每隔100米,就有一座崗樓。你站在任何一處都能看到這一景象。” 馬嘎爾尼在親眼見到長城後,使更多的人對馬可·波羅產生了懷疑。按照遊記中所説,他是從蒙古出發,經陸路到達中國京城的,按道理必定在長城沿線的某一點穿過。然而,他沒有提到長城。有學者考證得出結論,中國長城有好幾處,馬嘎爾尼看到的長城是明長城。由於時代久遠,早期各個時代的長城大多殘毀不全,不太引人注意。並且十三十四世紀來中國的傳教士也沒有提到長城。
總結與反思對於馬可·波羅沒有提到中國的漢字,筆者認為,也許可以這樣解釋。馬可·波羅出身商賈家庭,他只注重杭州的“絲綢”,而不喜歡漢字。應該記得,馬可·波羅回到故鄉,是在獄中講述經歷是由別人記錄,他不會寫作,所以他對文字沒有興趣。人們似乎沒有理由和充分證據證明馬可·波羅在撒謊。國際上有關馬可波國是否到過中國的爭論,持續不斷。隨着時間的推移,學者們圍繞馬可?波羅是否到過中國的問題爭論,其意義已從另一個層面展現在了我們面前——無論是親歷還是轉述,不管如何,馬可?波羅確實早在700多年前,就將中國介紹給了西方世界;西方世界對中國較為全面的認識,確實始於馬可?波羅。這兩個確實,無疑奠定了馬可?波羅作為中西文化交流先驅者的地位。這位出生於意大利的商家子弟,作為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旅行家和探險家之一,與玄奘、哥倫布等一起進入了探險者不朽者的行列。
“西方之眼”馬可波羅來過中國,專家拿出證據説造假可信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53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