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公佈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寧波市的滕頭村和鹿山村榮登榜單。
2020年8月,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公佈了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寧波市的葛家村、雙林村和方家岙村榮獲桂冠。
至此,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寧波市共有5個。
鄉村旅遊去哪兒?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看看到底怎麼樣!
1、滕頭村
寧波市奉化區蕭王廟街道滕頭村,是一個創造了傳奇的村莊,別出匠心的村莊規劃和園林營造,自然與人類巧妙結合,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生態旅遊區,演繹為現代都市中的一首田園牧歌。
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國家森林鄉村、全國文明村、全國環境教育基地、全國生態示範區、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等,國家級榮譽竟然多達70多項,省市級榮譽更是多得數也數不過來。
在世界範圍內,滕頭村也是全球翹楚,榮膺全球生態500佳、世界十佳和諧鄉村等國際桂冠。
從村名的題寫人,就可以看出這個村莊,非同凡響。
今日滕頭,是三任書記創造的傳奇。
1960年,傅嘉良擔任奉化滕頭村書記,在任期間,帶領村民改土造田拔窮根,將零亂貧瘠的“靠天田”改造成了旱澇保收的“高產田”。
1979年開始,傅嘉良帶領村民拆舊房建新房,到1987年,滕頭村人家全部遷入了嶄新的“農家樓”。
滕頭,成為了“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河水繞村莊,橘子渠、葡萄河,綠樹成蔭花果香”的新農村。
傅嘉良1997年退居二線時,1948年出生的傅企平接過了村黨委書記的擔子。
傅企平上任後,改制村屬企業,“既要發展經濟,也要山青水綠”,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發展鄉村旅遊,走生態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滕頭,開了鄉村旅遊的先河,門票從5元,10元,30元,50元,一直漲到80元。
2010年,滕頭村從全球113個申報案例中脱穎而出,成為上海世博會唯一鄉村,入選城市最佳實踐區。
2017年9月8日,滕頭村黨委換屆,時任黨委副書記、村委會主任,1973年出生的傅平均,當選村黨委書記。
把田園變成公園,把鄉村變成景區,把民居變成民宿,把農產品變成旅遊產品,在滕頭得以實踐。
2019年底,滕頭村5a級景區的門票取消,僅有遊樂項目收費運營。
賣空氣、聚人氣、打名氣、有財氣,正在成為現實。
2、鹿山村
寧波市寧海縣前童鎮鹿山村,也就是著名的前童古鎮所在地。
東側有山名為鹿山,鹿山不高,形似一頭卧着的鹿,故名鹿山,鹿山村因此而名。
西側也有一座小山,名為塔山,古時山上有塔,故名塔山,與鹿山東西呼應,鹿阜斜輝,塔峯曉日。
公元1233年,即南宋理宗趙昀紹定六年春,官居迪功郎的台州黃岩人童潢,在尋訪四明山水途中,路經此地,見東有鹿山,西有塔山,南北兩溪環繞奔流,“山環水繞、圍而不塞、藏風得水”,甚喜。
於是童潢舉家從台州黃岩遷徙到此,在塔山之麓的惠民寺前定居下來,附近的村民就把初來乍到的童姓新遷户稱為“寺前童”。
後來人們嫌三字地名拗口,便去掉“寺”字,簡稱為“前童”。
童氏按照“回”字九宮八卦式原理規劃佈局建村成鎮,古建數量達到1300多間,路面用白溪特有的溪石鋪設而成,建築保留了明清時期的風格,磚雕、木雕、石雕於一體,青藤白牆黑瓦,石頭鏤花窗户,雕樑畫棟門樓,匯聚了“五匠之鄉”的獨特風采。
3、雙林村
寧波市寧海縣橋頭胡街道雙林村,東依蓋蒼山,南擁銅嶺崗,發源於蓋蒼山的汶溪和月亮湖穿村而過,素有“十里生態溝”之美譽。
雙林村地處蓋蒼山東海雲頂西麓,由外山頭和麻車兩個自然村合併而成,村人多姓洪,始祖洪猷在元朝末年從福建遷居而來,至今六百多年。
雙林村依山臨水,自然風光優美,村民很早就利用自然資源開發旅遊產業,曾開闢成三麓潭鄉村生態旅遊區,水上樂園、九曲橋、拱橋、鐵橋、石板橋,山水風情,引人流連。
雙林村的民宿和農家樂起步較早,是寧海乃至寧波市內農家樂最早的發源地之一。
三麓潭景區建成後,雙林村一度門庭若市,民宿和農家樂生意火爆,成為發展鄉村旅遊的典範。
隨着各地的民宿和農家樂如雨後春筍,風生水起,雙林村的旅遊業卻日漸式微,遊人寥寥無幾。
遊人稀少的村落,也許正好可以安靜地遊玩。
從雙林村繼續沿汶溪向山谷前行,經儲家村、龍潭村等村落,可以走國家登山步道,到達蓋蒼山風車公路。
4、葛家村
寧波市寧海縣大佳何鎮葛家村,由上葛和下葛兩個自然村合併而成,村民多姓葛,唐代時遷居至此,至今1200多年。
葛家村本來也是一個普通的村莊,與其他千千萬萬村落大同小異,但是葛家村的變化始於2019年。
寧海縣實施“藝術振興鄉村”行動,促成一批國內高等院校藝術專業的老師和大學生走進寧海,並充分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帶動了村莊產業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叢志強帶領的團隊來到了葛家村,因地制宜,妙手回春,將普通的葛家村變得處處充滿了文藝氣息。
每一條村巷、每一個拐角、每一户農家小院,各式小景,讓藝術氣息在葛家村處處湧現。
以藝術的形式,扮靚村莊,振興鄉村,葛家村成為了生動的實踐。
5、方家岙村
寧波市象山縣牆頭鎮方家岙村,坐擁大雷山與白巖山之間,大雷溪穿村而過,北臨西滬港。
象山縣比較特別,從北到南,四處山峯都叫白巖山,分別在塗茨鎮、茅洋鄉、新橋鎮和牆頭鎮。
大雷溪涓涓而下,潤育了方家岙、溪裏方村、牆頭村等古村落,成了一條經典的鄉村旅遊線路。
方家岙村和相鄰的溪裏方村,村民以方姓為主,是明代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方孝孺的族裔聚居地。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逝,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1399年,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1402年,朱棣攻下帝都應天(南京),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
朱元璋忠臣方孝孺,拒絕為朱棣擬寫即位詔書,朱棣大怒,株連方孝孺九族,再加一族,方孝孺的同學老師也受牽連,因此成了史上罕見的株連十族慘案。
方孝孺連其親友870餘人,全部遇害,方孝孺的老家在現在的寧海縣大佳何鎮溪上方村,當時村中及附近的方姓人家,四散外逃避難,慈溪、象山都有避難而去的方氏人家居住。
方家岙村,村中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古橋古蹟,花園般的新農村,彷彿從古典故事中姍姍而來。
村後有方家岙水庫,村中建有燒烤區和露天游泳池,每到週末,遊客爆滿,大人孩子們在這裏盡情撒歡,盡享悠閒時光。
村中有座古橋,名叫瑞安橋,始建於清代嘉慶二十二年,即公元1817年,至今已經兩百餘年。
橋拱由亂石鋪築而成,橋面由鵝卵石鋪就,細閲這座石拱橋,彷彿翻開了一本歷經數百年的書,寫滿了光陰的故事。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鄉村,讓城市更向往。
週末和節假日去哪兒,鄉村,正好可以作為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