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的古建築羣雄偉壯麗,其古柏羣也是舉世聞名。“名園易建,古木難求”,天壇的古柏羣和長城、故宮一樣,也是十分珍貴的“國之瑰寶”。天壇內有古柏約3600多棵,是北京地區面積最大的“古柏林海”。
北京天壇祈年殿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柏樹常青長壽,其木質芳香,經久不朽,故為吉祥昌瑞之樹。我國的很多地方,人們都視古柏為“神柏”。古代的帝王們,因此喜歡把柏樹種植在皇家壇廟、皇家園林以及帝王陵寢等處,以示“江山永固,萬代千秋”之意。
天壇是祭天的地方,更是廣植柏樹。另外柏樹成林也符合《周禮》中“蒼碧環天”的意境。天壇內鬱鬱葱葱的古柏樹林與天壇內的精美古建築羣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當漫步在丹陛橋上,眺望兩邊的古柏林海時,頓感莊嚴肅穆,氣象萬千。
天壇內的古柏大多種植於明代,距今已六百多年。最古老的幾棵柏樹距今已八百多年,它們位於宰牲亭東邊一帶,因這裏過去是金中都的東郊朝日壇遺址,這幾棵古柏是金代的遺物。
除了這幾棵八百多年的古柏,天壇公園內還有一些比較有特色的柏樹,比如以幹紋奇特而馳名於世的“九龍柏”、造型奇特的“槐柏合抱”以及“迎客柏”、“問天柏”、“蓮花柏”等。
“九龍柏”位於迴音壁外西北側,是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所植,至今已六百多年。它的奇特之處是,其軀幹上佈滿了突出的幹紋,這些幹紋從上往下纏繞開來,像數條巨龍絞身盤繞,所以得名“九龍柏”。明清兩朝,皇帝們到圜丘祭天時,正巧要路過此柏,因此稱此柏為“九龍迎聖”。“九龍柏”在世界範圍內也極為罕見,可謂“世界奇柏”。它之所以長成這樣,據林業學家分析,可能是因表皮細胞分裂不均所造成的。神奇的“九龍柏”在2018年秋,被評為“北京最美的十大古樹”之一。
“槐柏合抱”在祈年殿的東側,一棵巨大樹幹的柏樹中央,又生長出一棵高大的國槐來,槐柏兩樹,青黛交映,情趣盎然。它們已天然共生三百多年,是北京著名的“古柏奇觀“之一。它和中山公園的“槐柏合抱”都非常有名,不過,天壇這棵古柏尺寸要勝過中山公園“槐柏合抱”的柏樹。中山公園的“槐柏合抱”下部古柏的樹幹周長3.5米,而天壇的“槐柏合抱”下部的古柏樹幹周長竟達6米。
“迎客柏”在迴音壁外西北部壇牆的月亮門東側(位於“九龍柏”的西邊),它主幹的東側已沒有大枝,西側的幾個大枝都是沿着水平方向生長,尤其是最下面的一個大枝正巧橫在月亮門的上方,遊人出入月亮門必須要在這根大樹枝下穿過,這是名副其實的“迎客”。這棵迎客柏已和月亮門融為一體,成為園內一景。迎客柏的主幹下部粗達6米多,因西側“迎客”的大枝伸延很長,如今已用鐵架支撐保護起來。
“屈原問天柏”則在皇穹宇外西南側,它樹冠上有一根大枯枝,其上部向下傾斜,彷彿是一個人在仰天長嘆。而這根大樹枝上又有一根小的枯枝直立向上,直刺天空,好像人用手指在怒指蒼天,當時很多人覺得其姿勢很像我國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悲憤地問天,因而得名“屈原問天柏”。有趣的是,“問天柏”正巧生長在皇穹宇旁,皇穹宇是供奉天帝的地方,其藍色的圓頂是天的象徵。皇穹宇的外牆是著名的迴音壁,見此情景,很多人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屈原悲憤地問天,不知道天帝是否能聽到他的傾訴,如果真能聽到,又會不會通過迴音壁傳給世人?
“蓮花柏”生長在宰牲亭外東北側,它距今已八百多年,其樹幹周長達6米多,內部已空心,巨大的空間可以供人進出。因為它的樹幹周圍長着一圈大樹瘤,遠遠望去,彷彿是一朵巨大的蓮花,故而得名。天壇公園內還有很多古柏盤曲蒼虯的樹幹上長有大樹瘤,有的像獅頭、虎頭等。
“卧龍柏”在祈年殿的西南側,這棵古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被一場大風颳倒。颳倒後,園林工人對其加固,並對根部培土,使它保持“卧龍”狀,成為獨特一景。
以上只是天壇古柏羣中的幾例,還有更多有着獨特風姿的柏樹,它們身經明清兩代,如今仍是枝繁葉茂,蒼翠青葱。這些古柏樹把天壇點綴得古香古色,也把古都北京打扮得格外絢麗。
(原標題:天壇有哪些知名古柏)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張寶貴
流程編輯:u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