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山沒虎 偏向“虎山”行 去看那千古不滅的長明燈
保定的曲陽北邊有個虎山景區。這裏自古至今也沒有老虎的記載,怎麼叫虎山呢?同行的老師打趣道:這裏原來是個金礦,怕周邊的老百姓知道,乾脆就取名虎山,這樣大家就不敢來了。其實虎山是因為山頂的一塊巨石頗似蓄勢待發的猛虎故而得名。
這個季節的虎山紫槐飄香、楊絮飛揚、清流潺潺、百花吐芳,正是遊覽的好時候。不過我這次是慕名來參觀這裏的油燈博物館的。於是下車後直奔金山寨《陳列館聚落》的千燈長廊。
人類從幾十萬年前鑽木取火就開始了對於光明和文明的追求。告別了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後,在社會發展的演變中誕生了許多“鑿壁借光”“囊螢映雪”等燈下勵志、苦心求學的千古佳話。《周禮》中亦有專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職。最令人拍案叫絕的還有滿城出土的長信宮燈。
古代的油燈用的是動物油脂和植物油。外國傳統使用的橄欖油、酥油,中國傳統使用豆油、蓖麻油、棉籽油等。清代以後我們又引進了煤油,當時俗稱:洋油。由於燃料的不同,油燈的原理和形狀也有很大的變化。
油燈按材質來分,有瓷燈、銅燈、鐵燈、玻璃燈等,這裏的油燈基本還原了我國古代燈具發展的輝煌歷史。國寶級文物“長信宮燈”被稱為“中華第一燈”,堪稱是我國古代油燈的經典之作。
隨着油燈的高度進化發展,從春秋至兩漢已經成為特定時代的禮器,"蘭膏明燭,華燈錯些",折射了社會政治的規章法度。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河北平山三汲出土的戰國銀首人形燈和十五枝燈;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西漢龍形燈;河北滿城出土的西漢長信宮燈、羊形燈和當户燈;廣西梧州大塘出土的西漢羽人燈;江蘇邗江甘泉山出土的牛形燈;湖南長沙發現的東漢卧人形吊燈;山西襄汾縣出土的東漢雁魚燈。成就油燈百花齊放的輝煌歷史。
當年在虎山挖掘金礦的工人們也是靠着油燈在昏暗的礦洞中辛苦勞作。除了礦洞內的“五步一火、十步一燈”,礦工們還會配備一種便攜式的“移動燈具”——用毛巾束在頭上,叫做“套頭”,再把油燈掛在套頭上,叫做“亮子”,每盞油燈大約可以裝半斤油。這也是我們今天常見的礦用頭燈的原型。可以説,它們既是尋覓金礦的“引路明燈”,也是保護礦工安全的“生命之燈”。
隨着歷史的發展,油燈也變得“上得廳堂,下的廚房”,有了文野之別。"短檠二尺便且光","長檠高張照珠翠",反映了它們地位和階級的不同;藝術和實用的不同;樸實與奢華的不同。這種相互對照的關係,構成了中國油燈的兩大體系,兩方同樣具有研究的價值。因此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通常人們所關注的是那些墓葬出土或宮中傳世的作品,因為它們造型考究、裝飾繁複,反映了主流社會的審美時尚。民間燈具樸實無華、精巧實用,表現了普通大眾的審美愛好和功用要求。它們之間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補性。
一千多盞油燈不知照亮了歷史上多少個家庭,而這些家庭又被上千年的歷史淹沒了多少百轉千回的人間故事。
道是無情卻有情。——可惜,歷史是真的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