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一刻:龍顏:古代皇帝長什麼樣

  從秦始皇説起讀過人教版歷史教科書的同學,應該都還記得這張秦始皇的插圖吧:


 

  教科書上的秦始皇像可是,秦始皇真的長這樣嗎?《史記》上説,大梁人尉繚是這樣描述秦王的:“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郭沫若在《十批判書·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中解讀道:

  前四項都是生理上的殘缺,特別是“摯鳥膺”,現今醫學上所説的雞胸,是軟骨症的一種特徵。“蜂準”應該就是馬鞍鼻,“豺聲”是表明有氣管炎。軟骨症患者,骨的發育反常,故爾胸形鼻形都呈變異,而氣管炎或支氣管炎是經常併發的。有這三種徵候,可以下出軟骨症的診斷。

  這描述與教科書中的偉岸形象比起來,差別還真大。那麼,除了文字記載,秦始皇有沒有畫像、雕塑等流傳下來呢?據夏玉潤在《漫談朱元璋畫像之謎》中介紹:“關於皇帝畫像,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北魏張彝編繪的《歷帝圖》,上自伏羲,下至東晉恭帝,號稱歷時3207年,收帝王128位,共5卷。類似《歷帝圖》的畫卷,晚唐張彥遠曾有8卷流行。惜上述《歷帝圖》均佚。今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收藏的《古帝王圖》,相傳是唐人閻立本所繪,為現存最早的中國帝王肖像畫。”

  所以,在《歷帝圖》中,應該是有秦始皇的畫像的,只可惜現在看不到了。正史中記載的帝王長相

  在充滿神話傳説的上古時代,帝王或者聖賢都是天生異象的,東漢王充在《論衡·骨相篇》中議論道:“傳言黃帝龍顏,顓頊戴午,帝嚳駢齒,堯眉八採,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湯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陽,周公背僂,皋陶馬口,孔子反羽。斯十二聖者,皆在帝王之位,或輔主憂世,世所共聞,儒所共説,在經傳者較著可信。若夫短書俗記、竹帛胤文,非儒者所見,眾多非一。蒼頡四目,為黃帝史。晉公子重耳仳脅,為諸侯霸。蘇秦骨鼻,為六國相。張儀仳脅,亦相秦、魏。項羽重瞳,雲虞舜之後,與高祖分王天下。”

  由此可見,在骨相學看來,相貌與個人命運息息相關。帝王貴為九五至尊,按理來説相貌必定不凡。尤其是秦始皇建立皇權制度後,圍繞着皇帝的禮儀逐漸完善起來,帝王相貌如何描述、如何流傳,更是重中之重。

  在主要靠文字記載的時代,了了幾筆,就能出神入化。以正史為例,漢高祖劉邦“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東漢光武帝劉秀“身長七尺三寸,美鬚眉,大口,隆準,日角”。宋武帝劉裕“及長,身長七尺六寸,風骨奇特”。齊太祖蕭道成“姿表英異,龍顙鐘聲,鱗文遍體”。梁武帝蕭衍“生而有奇異,兩胯駢骨,頂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所居室常若雲氣,人或過者,體輒肅然”。陳高祖陳霸先“身長七尺五寸,日角龍顏,垂手過膝”。隋高祖楊堅“忽見頭上角出,遍體鱗起……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長上短下,沈深嚴重”。

  上文提到閻立本的《古帝王圖》,就描繪了從漢到隋的13位帝王,依次是:前漢昭帝劉弗陵、後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蜀主劉備、吳主孫權、晉武帝司馬炎、北周武帝宇文邕、陳文帝陳倩、陳廢帝陳宗伯、陳宣帝陳頊、陳後主陳叔寶、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


 

  閻立本《古帝王圖》中的劉秀以下再舉唐以來的正史記載:唐太宗李世民“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宋太祖趙匡胤“生於洛陽夾馬營,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日不變。既長,容貌雄偉,器度豁如”。宋太宗趙光義“及長,隆準龍顏,望之知為大人”。宋真宗趙恆“生於開封府第,赤光照室,左足指有文成‘天’字。幼英睿,姿表特異”。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既長,身長九尺,豐上鋭下,目光射人”。明太祖朱元璋“及產,紅光滿室。……比長,姿貌雄傑,奇骨貫頂”。清太宗皇太極“儀表奇偉,聰睿絕倫,顏如渥丹,嚴寒不慄”。清世祖順治“生有異稟,頂發聳起,龍章鳳姿,神智天授”。清聖祖康熙“天表英俊,嶽立聲洪”。清高宗乾隆“隆準頎身”。

  這一連串關於帝王相貌的正史記載,其實都有固定的模式,一是出生時就不同凡響,二是骨相奇特,常用的詞是“龍顏”、“隆準”等等。除了文字,隨着畫像的興起,帝王相貌要怎麼製作、保存呢?

  道統斯在:歷代帝后圖像帝王相貌,古代叫“御容”。王豔雲在《金代御容及奉安制度》中追溯道:“古代帝王形象的御容製作,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受佛教的影響,當時的帝王御容多為雕鑄的等身佛像,材質有石、銅、檀木、金和銀。……逮至隋帝仍篤信佛教,在沿用以往等身佛像的基礎上,還出現了寫真畫像。……唐代御容範圍擴大,擴展至太后、太妃,甚至是少主、公主。……在供奉地點上,魏晉隋多為佛教寺廟,唐代增加至道觀和景教場所,延續到宋代私人家宅中也有供奉。宋真宗以後在隋唐基礎上,對御容供奉場所進行了調整歸併,正式規定了御容祭拜制度,將御容祭拜列於國家宗廟制度之中。”明、清兩代亦是如此,帝后畫像製作、供奉有章可循。

  到了乾隆年間,歷朝歷代積累下來的帝后、聖賢、名臣畫像經過整理,被儲藏到故宮南燻殿。陳凌在《故宮舊藏帝后畫像》一文中介紹了這批畫像:

  南薰殿圖像歷經宋、元、明三代累積而成,凡卷、冊、軸一百餘件,圖像五百八十餘幀。上古五帝伏羲、唐堯、夏禹、商湯和西周武王五像位居南薰殿圖像之首,是南宋淳元年(1241)理宗至太學,作《道統十三贊》後,命當時著名畫家馬麟繪像。其時所繪共十三像,雖屬臆想之作,但與史實大體相近,也是極為珍貴難得的,遺憾的是現今僅存有其中五幅。唐高祖、太宗以及後唐莊宗等畫像也非唐人作品,而是出自明人手筆。


 

  伏羲、堯、大禹、商湯蔣復璁的《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南燻殿圖像考》一文按時間順序一一列出了這批畫像,其中唐太宗有3軸,宋太祖4軸,明太祖12軸。

  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畫像雖多,但大家也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有兩種形象傳世的。在人教版歷史教科書中,七年級下冊用了不太好看的明太祖像,而“高中必修1”課本則選用了正統的明太祖像。關於朱元璋的兩種形象之爭,可謂眾説紛紜,有的從文字記載來判斷朱元璋長相應該是醜的,有的從遺傳學角度來説明朱元璋是俊美的。夏玉潤在《漫談朱元璋畫像之謎》中總結道:這兩類畫像與朱元璋的真實相貌相比,均為似像非像的寫意圖。因此,今人無須鑽牛角尖,來考證這兩類畫像孰真孰偽。因為這兩類不同畫像,已經昇華為人們認識朱元璋的文化符號,是不同利益者、不同歷史觀看待朱元璋相貌的不同表述。


 

  明太祖的兩種形象其實,稍稍瀏覽一下中國古代帝王畫像,就能看到,這些畫像都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或立或坐,都有一個標準姿勢。比如清朝歷代皇帝的畫像,在光緒皇帝之前,都是標準的坐姿,服裝當然是統一的龍袍,區別就在於臉型。

  清朝歷代皇帝畫像當然,帝王畫像不同於一般人的自畫像,它承擔了更多的政治功能,因此它既要記錄帝王的相貌,又要顧及帝王形象。於是,作為政治藝術品的帝王畫像,有點處於虛虛實實之間。

  以前的帝王畫像都是供奉在宗廟裏,一般百姓無法得見,民間也不知道皇帝長什麼樣,所以皇上可以微服私訪,沒有人認得出來。而到了近代,羣眾、國民被納入政治舞台,而且“主權在民”,古代的神秘主義作風已經過時,必須要讓萬民景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到了晚清,照相術傳入中國,光緒就是第一個接受照相的皇帝,後來,宮廷攝影慢慢就習以為常了,慈禧太后留下了很多相片。再加上報紙的傳播,帝王形象就不神秘了。後來袁世凱更是在銀元上印製了自己的頭像,“袁大頭”深入民間。人像復原技術的運用

  此外,隨着科技的發展,人像復原技術興起,既有傳統的雕刻復原法、泥塑面貌法,還有藉助計算機的3D人像復原技術。

  前蘇聯人類學家格拉西莫夫著有《從頭骨復原面貌的原理》一書,系統介紹了顱面復原的理論和方法。刑事相貌學專家趙成文根據古屍的顱骨還原了很多古代人物的相貌,包括馬王堆辛追夫人、吳承恩、清代香妃、古樓蘭美女、越王勾踐後裔東甌王等,較為引人注目。

  國內考古學者也多有使用人像復原技術來還原古代人物面貌的。目前考古的復原技術主要是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根據骨骼合成、根據畫像恢復、綜合技術等。比如康熙就是根據圖像恢復的:


 

  復原康熙曹操是根據骨骼合成的:


 

  合成曹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43 字。

轉載請註明: 豆瓣一刻:龍顏:古代皇帝長什麼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