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發電機

人民網六安11月25日電 (周坤)寒冬初至,夕陽西下,凜冽的寒氣逐漸覆蓋大別山腹地,站在自家的農家樂門口,接完預訂民宿的電話後,蔡勝明下意識地去看看自家的柴油發電機和油箱。

當他看到曾經擺放柴油發電機的位置,已經堆滿了雜物,油箱也已上鏽,他才緩過神,原來家裏的柴油發電機早就賣掉了。

蔡勝明在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磨子潭鎮堆谷山村開辦農家樂,已經快二十年了。這裏位於大別山最高峯白馬尖景區的山腳下,每年冬天的雪景,會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欣賞。

“消失”的發電機

位於大別山腹地的堆谷山村。人民網 周坤攝

但是每年到了11月份時候以後,蔡勝明就會無比糾結:“心裏想讓遊客多來一點,但是又怕遊客來的太多了。”

遊客越多,農家樂的收入越多。但人太多了,山區的電力跟不上,隨時會發生停電,不僅遊客留不住,農家樂還會被投訴。

而這一切的根源,都在於水電區域的電網結構和建設跟不上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

時間回溯到20世紀50年代,國家在水系發達、水電資源豐富的大別山區建設了一大批水電站。在霍山縣,儘管有佛子嶺、磨子潭等70多座水電站,但一直以來,水電供區之間各自獨立運行,互不聯結,用電可靠性弱。

“雖然裝了空調,但是根本沒法用,夏天不製冷,冬天不制熱,遇到颳風下雨,經常全家停電。”蔡勝明苦笑着説。

為了對付停電,蔡勝明也想過一些辦法:給每個房間配備手電筒、換購變頻空調、遊客入住免費提供蠟燭……但都治標不治本,遊客根本不買賬,他的農家樂也一直不温不火。

蔡勝明不甘心,為了能用好電,2016年,他花了6萬多元買了一台柴油發電機。付錢的那一刻,蔡勝明很捨不得,畢竟是他當時農家樂一個月的收入,“但沒辦法,我要用電呀!”

從此,柴油發電機成為蔡勝明家裏最重要的工具,回到家,他特意騰了地方、打了架子、做了油箱,看好這個寶貝疙瘩。

有了發電機,蔡勝明也捨不得用,這麼多年,發動機也就啓動了二十多次。除非停電時間太長、農家樂遊客太多,否則他絕不輕易發動發電機。一方面是因為柴油發電機的噪音實在太大,另一方面柴油發動機就是個“油老虎”,幾千元的柴油,用個三、四次就沒了。

就這樣用了三年,農家樂的生意依然沒有太大改變。直到2019年年底,蔡勝明經常看見國家電網的工程車進進出出,工作人員沿路豎起杆子,安裝設備。蔡勝明站在杆子下,仰着脖子嘀咕,“這個能有啥用?”

“消失”的發電機

國家電網工作人員在大別山山區檢修設備,人民網 周坤攝

這個還真有用!

2019年11月28日,霍山縣原水電供區電網資產及供電業務正式劃轉移交給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這意味着安徽省水電供區的改革正式啓動。為了解決水電供區用電難,安徽電力計劃對原水電供區電網建設任務分三年進行,到2022年,電網改造全面完成,屆時將實現與國家電網供電服務水平的均等化、同質化。

2020年,隨着大別山水電庫區電網改造的推進,線路設備重裝升級,蔡勝明用上了更穩定的電,家裏的發電機很長時間都沒有用過,於是,他打算把發電機賣掉。

起初,有人報價兩萬元,但是蔡勝明沒答應,一方面他覺得價格太低,另一方面他心有疑慮,新的電網到底行不行,“萬一哪天又停電了,沒有發電機,那就又回到以前苦日子了。”

“消失”的發電機

村民家中閒置的柴油發電機。國家電網霍山縣供電公司供圖

唯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在電網改造後兩年多時間裏,堆谷山村沒有一天停過電,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打手電筒、點蠟燭、用發電機……這一個個蔡勝明曾經習以為常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過。

所以,趁着發電機還沒上鏽,去年年底,蔡勝明趕緊把發電機賣了,只收回一萬多元。“賤賣”了發電機,蔡勝明心裏卻格外開心,因為從今往後的每一天,他再也不用為電力不足而睡不好覺。

也正因為有了國家電網穩定的電力保障,在霍山縣,百姓家中的柴油發電機正漸漸“消失”。過去“燒飯靠柴,買賣靠抬,休閒靠捱”的生活生產方式成為歷史,“供應充足、使用方便、清潔高效”的方式成為現實。

現在,如果有老遊客打來電話問,“你們家的電,還和以前一樣嗎?”蔡勝明總會底氣十足地説,“不不不,現在變好了,空調隨便開,歡迎隨時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63 字。

轉載請註明: “消失”的發電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