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因解讀《石壕吏》引爭議,知名教授痛批:不知道在侮辱誰智商
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曾説過這麼一句話,“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意味着不同的讀者對同一個作品的解讀、賞析和看法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着同樣的觀點,可以各抒己見。
但是這並不能表示一個人可以任意曲解作品的本身含義。
在一次內部演講中,因《中國詩詞大會》火爆全網的北大教授康震對杜甫名作《石壕吏》的解讀引發了不少網友的批判。
康震認為《石壕吏》中作者杜甫表達的並不是對普通百姓受到壓迫的悲哀、同情,反而是對普通百姓勇於參軍報國的鼓勵,這種觀點與千年來大眾的觀點背道而馳,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爭議。
就連知名教授丁啓陣也在網絡平台公開批判康震教授的觀點,稱其是在“譁眾取寵”,侮辱大眾智商,由此引發了網絡平台上的鬧劇。
那這件網絡熱門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而康震的解讀為何會與大眾觀點發生碰撞呢?且看下文分析。
一、千古名作《石壕吏》
《石壕吏》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傳世名作,在如今流傳的版本中是“三吏三別”之一,所以其歷史、文學價值都是巨大的。
既然這篇文章引發了大眾爭議,那我們就來看看這篇文章究竟講了什麼,它的創作背景又是怎樣的。
這首古詩創作於“安史之亂”之後,當時戰亂突起,唐軍毫無招架之力,全線崩潰,為首將領不得不退守洛陽,在全國範圍內徵招兵力,與其説是徵招兵力,還不如説是強拉壯丁。
此時杜甫正風塵僕僕地趕往華州就任,半路上就碰到了慘烈的徵兵現場。
赴任途中,杜甫夜宿石壕村,一家善良的老翁、老婦招待了他。
怎料半夜酷吏徵兵,來到這户人家,慌亂當中老翁翻牆逃走,老婦哭哭啼啼地講述自己的經歷,原來這户人家中的男子都被官兵抓走了,只剩下孤兒寡母扶持度日。
面對冷血的官兵,老婦為了保護家人選擇隨軍。
次日凌晨,杜甫只能跟倖存的老翁告別,整首詩,用“捉”、“怒”等詞彙揭露了官吏的殘暴不仁和時代的悲哀,展現了作者對百姓的同情和無奈。
但就是這首一直以來作為揭露社會現實的詩作卻被康震教授反向解讀了。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康震教授解讀的觀點又是從何處而來?
二、康震教授的解讀
事情的起因,源於康震教授的一次演講。
當時的康震教授意氣風發,在講堂上重新對杜甫的《石壕吏》進行了新一輪的解讀。
在他的看法中《石壕吏》中的酷吏就是唐朝時期兢兢業業的“公務員“,他們徵兵都是為唐朝工作,為了國家。
而老婦便是滿滿正能量的“愛國者”,為了國家,捐獻了自己和孩子的能力,滿門忠烈,作者就是個記錄者。
在康震的觀點中,整篇詩作都充斥着“國家有難,民眾有責”的含義,杜甫本人也是鼓勵的。
原因就在於杜甫在其他詩作中是個深情的“愛國者”,更何況杜甫是唐朝官員,他本人站在士大夫的立場上,一心向着當時的唐朝,怎麼會批判唐朝呢?
康震教授還指出杜甫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儒家思想在漢武帝之後淪為了封建王朝統治的指導思想,所以儒家思想影響的儒生只會為了國家利益最大化。
但實際上杜甫本人奉行“仁政”的主權思想,定不會歌頌什麼“殘暴不仁”的徵兵現場。
在早期,杜甫也曾豪放過,歌頌大江大河,但是天公不作美,中老年的杜甫見證了唐朝的王朝變遷和興衰,嚐遍其中滋味,所以後期作品多以反映現實為主,表現國家、戰爭、社會種種,表達自己的無奈和無法為國家做貢獻的感傷。
那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更是杜甫“仁愛”精神的體現。
而反對康震觀點的丁啓陣教授也在文章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康震嚴重缺乏社會常識,當時的封建王朝怎麼能與現代社會混為一談。
封建王朝中戰亂恐怖,民不聊生,百姓深受其亂,封建王朝統治者只會對下層百姓進行剝削,所以杜甫表達的便是酷吏對平民百姓的殘暴剝削,怎麼能被扭曲為“歌功頌德”呢?
這樣豈不是顛倒黑白了。
三、結語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一句句嘔心瀝血,怎麼也是描繪了酷吏的殘暴、冷酷的形象,明眼人一看就是諷刺,所以在以往解讀中,都是闡述杜甫對社會現實的揭露,康震教授的解讀顯然是與大眾的解讀完全相反。
可康震教授還是堅持己見,所以引發了網絡大眾對此事的爭議。
有人認為身為教授的康震,自然是有着深刻的歷史教育,能夠了解那個王朝殘酷的真相,最不應該做出這樣的解讀。
也有人認為,康震教授是在“譁眾取寵”,炒冷飯,畢竟一直以來《石壕吏》在網絡平台上存在不小的爭論,不過這些爭論只是侷限於“官員強制徵兵的合法性”。
但是無論是從教育還是歷史角度來看這篇詩作,都充滿了杜甫對百姓的無限同情。
如果康震教授的看法確實誤解,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大眾教育中又該如何向現代兒童灌輸正確的古詩文解讀,這都是十分嚴峻的問題。
古詩文與我們的年代相隔甚久,也許我們會對文章產生歧義理解,但是作為康震教授那樣的教育者,更應該嚴謹解讀,為大眾兒童的教育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