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甘南【迭部縣】和【卓尼縣】的“洛克之路”,全程150Km;在這150Km的旅途中,精華部分約合60公里左右。一半精華在光蓋山中(上一篇PLOG大家已經看到了);另一半在光蓋山下——一直到與車巴溝匯合的地方。
紅色部分為精華路段
阿倫的2020年度自駕旅行紀錄片《點亮的地平線》
PLOG1: 走向青藏高原的山水田園,這才是打開扎尕那的正確方式
PLOG2: 國內罕見的古冰川遺址,“洛克之路”上的遠古巨獸
可以説,從“洛克之路”的【江迭公路】埡口開始,這段離開光蓋山的臨崖小路,既充滿了刺激,也充滿了千變萬化的風景與植被。但有句話是怎麼説來着.....?口説無憑!
對的,你知道的,在我離開光蓋山的當天,從海拔4000米到海拔3000米全程都浸淫在詭異的濃霧之中,根本啥也看不到。我也只能憑經驗和衞星地圖的影像來跟你吹吹——如果天氣好的話,從埡口到谷底應該全程覆蓋着高山草甸;一塊塊零散的,像恐龍背脊一樣的片狀巨石,直插在柔軟綠色的山脊和山麓上,它們有些聚攏在一起,有些則一字排開,綿延數百公里——這種上古景象,完全可以讓寡人打開車窗,迎着風,眯着眼,然後把舌頭給伸出去,從山上一直略略略略略略略略略......的舔到山下!
穿過迷霧,光蓋山下的山谷鬱鬱葱葱;草甸早已褪去,山谷兩側長滿了散發着香氣的灌木和松柏。
這裏的景象跟光蓋山中完全不同,沒有那種古老恆遠的氣場,而是那種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的小調牧歌。山下所在的區域,屬於【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00%零開發的原生態森林谷地。如果有哪個妹紙在之前的山道上受到了驚嚇,或者過多的刺激,相信倫哥,這條秀美至極的country road ,絕對可以把你治癒。
路過一個牧場,牧場主估計是去山谷深處放牧了,象徵性的栓了只不懂事理的小白在這兒。
我來了也不趕緊給我做飯吃,餓死了。
小白見到我靠近,有點心虛,象徵性的撲騰兩下,展現自己的職場態度。其實它心裏比誰都清楚,這真要是幹起架來,它肯定是打不過我的。
逃避裝睡是它唯一的出路
這樣的房子雖然破舊,但卻滿布文化和歷史的手感
那天在自然保護區裏,見到的唯一一個牧民
山谷在下着小雨,除了雨滴聲和鳥叫聲,就只剩下我的腳步聲
沿着這條小路繼續往前開,如果你看到了一條自西向東流淌的小河,那麼就説明你到達了【車巴溝】。這裏有條岔路:
往右邊的大路走,是前往【扎古錄鎮】和【卓尼縣城】的人間正道;
沿左邊的小路走,它可以帶你去真正的原始自然林區。
像咱這種格格不入的老實人,肯定!是選擇走小路撒~~
於是老老實實的就鑽過去了,一路抖得我人生中的稜角都被磨平了,連下車撒個尿渾身都在抖,我一邊撒一邊環顧四周......
覺得這風景是越來越美,但就是説不出來的安靜,靜的我背脊發涼,總覺得林中有什麼東西在窺視我。我在這兒把無人機升上去,想看看前面的路,沒飛多高就看到前方土路上出現一個跳動着的橘色小點。
前方有個橘色小點
橘色小點兒轟鳴着變得越來越大,離我越來越近,它抖動着靠近我身邊,哐噹一聲,下來一個橘色的圓圓的師傅。
師傅袖子一擼,問我,你是哪個單位的呀? 我也就楞了一年吧,説我......我這.....算是個體户?
那天向我走來的,是森林管護站的巡邏隊,説是這邊是原始林區,只讓科考人員進,大概就是沒介紹信不讓進的意思。
他見我在自己身上摸來摸去,只摸出幾張心相印,於是就把我勸回到了右邊的“人間正道”上了。
右邊的山谷略大,叫做【車巴溝】;下面那條河,叫做【洮河】,手機在這裏依然沒有信號
到了【車巴溝】再往前不久,才略微有了那麼一丁點兒人類活動的痕跡。
説到【車巴溝】這地方,那在當年可不是一般的地方,想當年民國初期,【迭部縣】還不是縣,歸卓尼管;這管事兒的可不是現在的政府,而是當地的第19代土司楊吉慶。雖然他在卓尼威震一方,但卻不敢輕易涉足自己管轄領地車巴溝,即便是洛克後來求助楊吉慶,要求帶隊前往車巴溝考察,也是被他嚴厲勸阻過。
究其原因,是因為車巴溝民風相當彪悍,家家户户都有槍,村落之間因為草場糾紛結下世仇,械鬥和流血事件不少發生;而對於土司楊吉慶,這邊的人也曾殺害過他委派此地的公辦官員,所以楊吉慶之後也不敢親身涉足車巴溝......這種村落之間的戰爭一直持續到2015年才徹底煙消雲散,死了不少人。
當然,這是哪些村子咱也不明説,而且我也以一種非常慫,非常低調的姿態實地到訪過某個角落的某個村,嗯.....可能大獅子掛的北京車牌,當地人看我還是比較謹慎吧。
總之,車巴溝這一路下來,風景絕佳;安全上倒是不用擔心啥,畢竟以上的都是過去的歷史了,我們可以謹記,但無需留下刻板印象。風景沒變,但時代在變。
車巴溝那天天氣不好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沿着“洛克之路”【江迭公路】從迭部前往卓尼,那麼在車巴溝裏,【尼巴村】就會是你所遇到的第一個村子。
而且臨近尼巴時,你會驚喜的發現你的手機不再是磚頭,它已經通過尼巴村的手機信號基站,連接到了山谷外的世界。
尼巴村有個旅遊特色,叫做【百年藏寨】;大致是錯落有致的藏式吊腳樓佈滿了村北的山坡,而這連接坡上坡下的走廊通道,也是由吊腳形式的木質棧道構成。據説存在已有兩百年的歷史,目前這些老藏寨內還有當地人在居住。
向東看去
洮河自西向東把尼巴村分隔為兩個區域,上圖的左側便是之前所提到的【百年藏寨】;
而隨着道路的連通和扶貧政策的實施,大部分村民早已搬遷到了右側平坦的河岸新建房屋。
所以從上圖看上去,洮河倒真像是尼巴村的一條歷史分割線,分隔了一舊一新的兩個尼巴。
向西看去
我在尼巴村以及整個車巴溝沒有做長時間的停留,一是後面下起了大雨,二是有了網絡信號之後,我通過衞星雲圖發現,大量的雨雲開始向光蓋山聚集——恐怕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山谷和山上都會籠罩在冰雪和雨水之中。自然,也會影響到拍攝,所以無奈之下我決定當天離開車巴溝。
尼巴村後的野生沙棘,偏要跟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跟大獅子合計了一下,以民主的方式選取了十幾個代表。最後我們一起從山谷走向田野,從草原走進了城市,隨着到達【卓尼縣縣城】,洛克之路也終於結束。
注:“洛克之路”一頭在扎尕那,另一頭沒有,也沒必要有確切定論,大概是【卓尼縣城】或【扎古錄鎮】;好風景是從【扎古錄鎮】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