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城區有一條塔山沿路,一般在城區居住了一段時間的人,應該知道這條路。或者即使不知道此路在何方,但起碼也聽説過。畢竟,這條路現在較為繁華,且四周學校林立。
我在想,既然叫塔山沿路,總有座塔山吧。想象中,塔山應該高大巍峨,山頂有浮屠。
塔山在哪裏?問過上了年紀的老人不下十位,幾乎沒人能肯定回答。大多數説可能是福應山即為塔山,大概福應山上有塔所誤導。少數人説是安洲山,這其實也是不對的。
確定福應山不是塔山,那是因為《嘉定赤城志》記載:放光塔山,一名彩仞山,在縣北二里。峯巒綺錯,秀迤可愛。上有浮圖,蓋周顯德六年,僧德韶所創,與福應山、興道院塔列為三。兩溪駛其下,陰陽家曰:浮牌如雲。孟大武詩:彩仞氣浮三塔聳,浮牌聲震兩溪寒。人以為能狀一邑之佳致(《光緒仙居縣誌》也記載了上述內容)。
所以,既然塔山與福應山、興道院塔並列為三塔(興道院即現在的南峯寺),福應山當然不是塔山了。
安洲山上的塔山寺
去年到安洲山上玩時,看到半山腰裏有一座廟宇,門楣上有“塔山寺”三字。據《萬曆仙居縣誌》記載:萬曆間,知縣汪夢説建塔於上,又名新塔山。安洲山離塔山沿路很遠,顯然也不是塔山沿路的塔山。
仙居二中
今日有雨,午睡後心血來潮,就去走走二中南面、現和璽園小區連在一起的一座目測海拔不到50米的小山走走。冥冥之中,我終覺得這座長在鬧市區的小山,就是如雷貫耳的塔山。
第一,符合在縣北二里,峯巒綺錯,秀迤可愛。距離合適,山矮景秀,地勢蜿蜒延長,可謂秀迤可愛;第二,《嘉定赤城志》記載,上有浮圖,蓋周顯德六年,僧德韶所創,與福應山、興道院塔列為三。而安洲山塔建造於明朝,《嘉定赤城志》成書於宋朝,三塔顯然不包括安洲塔。只是不知道塔毀於什麼時候了。第三,兩溪駛其下,孟大武詩:彩仞氣浮三塔聳,浮牌聲震兩溪寒(孟大武,宋朝仙居詩人)。兩溪,或許就是盂溪、永安溪,其中更與盂溪咫尺之遙。第四,陰陽家曰:浮牌如雲。就是風水專家認為,塔山形狀像一副浮在溪上的竹排,行駛在兩溪之中,能夠成為一縣最好看的風景。第五,塔山沿路就在此山腳下,一個地名不會毫無出處亂取,是最有力的例證。
山腳的璽園小區
雨後的山上,桃花朵朵開,妖豔芳香。偶有幾處竹子,更顯清新脱俗。
山確實不高,甚至可以和北側馬路對面的仙居二中教學樓比矮,山腳即為璽園小區;西側為安洲明珠學校;南面可以近視仙居標誌性建築物東方大酒店;東面即是塔山沿路。
山上偶遇兩個在勞作的老人家,問這山是不是塔山?一個説,這山不是塔山,是塔山沿,塔山是指福應山;另一個老人説,這山不是塔山,但具體的塔山在哪裏他也不知道……或許這就是:不識此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二中門口的天橋
我懷疑此山就是塔山,可沒有足夠的證據,但願沒錯。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