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家,是謀聖鬼谷子創立的學術流派,戰國時期以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為主的一派,《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十家”之一。
在春秋戰國時期,“縱橫家”是指春秋戰國時期一個獨特的謀士羣體,可稱為中國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們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覆無常,設第劃謀多從主觀的政治要求出發。
其祖乃鬼谷子,戰國時人,籍貫不詳,以隱於鬼谷而得名。曾授蘇、張、孫、龐四大弟子,皆戰國時風雲人物。合縱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孫衍和蘇秦,連橫派的主要代表是張儀。
縱橫家智謀是春秋戰國時期特定的國際形勢的產物,其興也快,其衰也速。在漢代建立了大一統的帝國以後,縱橫家智謀就很難再有用武之地了。雖然歷代都有餘音,但卻很難再有大的發展了。
《漢書·藝文志》稱:“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辭,此其所長也。及邪人為之,則上詐諼而棄其信。”在這裏,孔子和史家對“行人”的作用是很重視的,但最初“行人”還不是現今意義上的外交官,而是主管禮儀的官員。如《周禮·秋官》有“大行人”,其職責是“掌大賓之禮,及大儀,以親諸侯”。又有“小行人”,其職責是“掌邦國賓客之禮籍,以待四方之使者”。但到了春秋時期,各諸侯國所設置的“行人”的職責已經與《周禮》中所記的行人有很大不同,他們不再以接待為主要職責,而是以出使各個諸侯國、執行外交使命為主要職責。
《左傳》中就記載了許多“行人”優秀的外交辭令,從中可以看出,這時已經有人在有意識地使用“動以利害、巧辭服人”的説服術。到了戰國時代,諸侯間的外交大勢已經十分明朗,那就是各諸侯國聯合起來(合縱)對付秦國,或是各諸侯國分別同秦國建立外交關係(連橫)以求自保。為了適應合縱和連橫的兩種策略,同時一些士人也是為了在其中謀求個人的利益,便“仰祿而失道”,學習外交官“行人”的説服術,順應這種歷史潮流,奔走於各國之間。於是,“謀詐用,而縱橫短長之説起”。(《史記·六國年表》)這樣一來,縱橫家就應運而生了。
從戰國七雄的確立開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為止。若除去楚國早在公元前671年就已稱王之外,這段時期,若從魏國惠王在公元前370年稱王起,到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止,共歷時二百多年。這個時期的縱橫家的發展,具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戰國七雄確立的初期,各國雖都紛紛稱王,但立國尚未穩固,大都忙於鞏固內政,而無力外戰,各國之間的兼併戰爭規模還不太大。這一階段的特點是以眾弱聯合以攻伐一強的合縱運動為主。代表人物是惠施、公孫衍。
第二階段:經歷一個較長的時期,大國之間的兼併戰爭日愈激烈,國際政治形勢變化迅速而頻繁,縱橫家的作用更加重要,影響也更為巨大。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形成了東西方各以齊秦為核心的兩大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合縱連橫的盟主在齊秦的之間變換,雙方都企圖通過合縱連橫運動有效地遏制對方的兼併戰爭,阻止對方的過分強大。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合縱連橫運動適應着各國之間政治、軍事、外交及經濟形勢迅速而複雜的變化,而達到了高潮。這個高潮在整個縱橫家發展歷史中,是第一個高潮,其標誌一是產生了眾多的縱橫家代表人物,最為著名的有蘇秦、張儀、陳軫、樓緩、郭隗、虞卿、甘茂等人;二是縱橫家的行為模式基本形成,而其思想與文化的內容也發展成熟,終於確立起獨具特色的縱橫家思想及學術流派。
第三階段:戰國時期以統一中國為目的的兼併戰爭已經接近尾聲,秦國由於成功地實行了縱橫家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為特點的新的連橫政策,經過長期的政治和外交攻勢,發展成為最大的強國。秦國的統一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説是縱橫家長期努力的結果。這個階段縱橫家發展的特點是以秦國縱橫家的連橫運動為主。這一階段縱橫家的代表人物是范雎、蔡澤。
漢代劉向在校刊整理《戰國策》時也高度評價了縱橫家的作用與影響,他説:“是以蘇秦、張儀、公孫衍、陳軫、蘇代、蘇厲之屬,生縱橫長短之説,左右傾倒。蘇秦為縱,張儀為橫。橫則秦帝,縱則楚王,所在國重,所去國輕。”(劉向《戰國策書錄》)。
關於縱橫家的思想在《韓非子》中説:“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但縱橫家自己的著作中並沒有對“縱橫”這一概念的系統解釋。
在《鬼谷子》中“縱橫”概念只出現了三處,在《鬼谷子·捭闔第一》中説:“四時開閉以化萬物縱橫。”,
第二處在《鬼谷子·飛箝第五》中:“可箝而縱,可箝而橫。”,第三處在《鬼谷子·忤合第六》中:“乃可以縱,乃可以橫。”對於“縱橫”的解釋主要還是根據《漢書·藝文志》中所説的“行人之官”,主要從國際關係、國家強弱與方位等等有關方面來解釋的。
主要為縱橫,或合眾弱以攻一強,此為縱;或事一強以攻諸弱,此為橫。前者主要以連為主,故可知如何能用外交手段聯合團結,是為陽謀多陰謀少;後者主要以破為主,故可知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製造裂痕,是為陰謀多而陽謀少。此為戰略思想,是行辯術成大事的基礎。若此不查則必遊説而不成。對縱橫謀士的要求:知大局,善揣摩,通辯辭,會機變,全智勇,長謀略,能決斷。
縱橫家崇尚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的技巧,他們注重揣摩遊説對象心理,運用縱橫捭闔的手段,或拉攏或分化,事無定主,説無定辭,一切從現實的政治要求出發。縱橫家在戰國時期的社會舞台上非常活躍,其思想和活動對當時的政治、軍事局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首先要對現實有最明確的認識,確定連橫的對象,然後知其諸侯為人而定説辭,及遊説之法,或抑或揚,或抑揚相合,或先抑後揚,或先揚後抑,諸法只要對症必事事有其妙。
其次在遊説過程中,當先觀其反應,見機行事,察其對己之關係,是同是非,若同則繼續,若非則當補遺誤,而後以飛箝之術或以利誘,或以害説,探其實情,此為遊説最主要方法之一,而後再以揣摩之術深察其內心,看其同異,而後快速正確以權謀之術決斷。
一戰後,德國著名學者斯賓格勒在《西方的沒落》一書中高度讚揚中國的縱橫家,認為具有實際的借鑑作用。七十年代,美國著名外交家就深受《西方的沒落》一書的影響。甚至有人稱基辛格是現代的蘇秦、張儀。當今世界形勢頗似春秋戰國,雖不能出現以縱橫術主宰世界歷史發展,但也可為輔,影響世界格局。用之無害,不用可惜。
日本學者、企業家大橋武夫把《鬼谷子》用到經營活動中,寫出了一部鬼谷子應用實例,取名《''兵法''與''鬼谷子''》,可見《鬼谷子》不僅在世界範圍內受到重視而且已從單純的外交領域走入更廣泛的社會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