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東航‘週末隨心飛’套餐,我的畢業旅行能省一大筆錢了!”幾天前,短視頻博主小李坐上了南京飛湛江的航班,拍攝的“隨心飛”體驗全程vlog(視頻日誌)吸引了數千名網友點贊。“隨心飛”類航空服務產品近期層出不窮,收穫了一大波好評,讓重拾出行信心的旅客們紛紛搶購。
熱賣背後,部分旅客關於“隨心飛”類產品兑票難、限制多的吐槽也不少,人們期待航司能提供更好的服務,讓“隨心飛”的旅客真隨心。民航專家提示,旅客選購時一定要理性,注意閲讀使用細則,避免買後使用出現問題引起糾紛。
航司旅遊平台齊上陣
“隨心飛”類產品在上週迎來銷售新高潮。7月15日,春秋航空發售了預熱已久的“想飛就飛”套餐,旅客可不限日期、航線、次數乘坐航班,套餐國內航線不僅覆蓋港澳台地區,出行日期還包括中秋節和國慶節。和其他航空公司不同的是,春秋航空按照艙位和免費托運行李額度推出了3款價格不同的產品,最低價格為2999元。
“66元能幹嘛?買兩杯咖啡?還是打個飛的去布達拉宮喂鴿子?”旅遊平台飛豬發佈的“任性飛”產品海報吊足旅客胃口,產品於7月15日發售。旅客搶到“任性飛”資格後,票面價格在500元及以下的均可減至66元購買,高出500元的航班則需補差價購買。
各平台推出的“隨心飛”類產品火爆程度超預期。據飛豬介紹,產品開售後瞬時吸引近200萬人次湧入搶券。業內最先推出“隨心飛”的東航此前曾宣佈,產品上線後兩週四個出行日“隨心飛”出行旅客15萬餘人,部分熱門航線週末航班“隨心飛”的訂座比例達到旅客總量的90%。
繼東航之後,華夏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陸續推出類似產品,普遍定價3000元左右,各產品的使用條件各不相同:例如海航上線的“隨心飛”產品限定旅客不限次數乘坐海南進出港國內航班,華夏航空“隨心飛”限醫務人員和華夏航空新客購買。
搶票難引旅客吐槽
海量花式“隨心飛”均屬限量發售,旅客們早早捧着手機“蹲”開售,但很多人反饋,從搶購環節開始體驗就難言滿意。
“航司的技術完全跟不上,刷了一天我才成功付款。”北京白領董女士説,付款後一週內她都無法綁定賬户,每次撥打東航客服熱線都得到不同的答覆。
記者注意到,在社交媒體和投訴平台上,多家航司“隨心飛”產品無法訂到熱門航班、產品無法退訂、限制條件多、有餘票卻無法訂票等問題十分普遍,尤其在各家航空公司的官方微博,旅客投訴“隨心飛”產品的評論刷屏。
“客服電話打不通,在線諮詢永遠在排隊。”有想退款的春秋航空旅客在微博上留言。還有旅客在投訴平台發文稱,部分好時段的航班很快就兑換完畢,點開顯示“已售空”。有購買海航“隨心飛”產品的旅客發現,贈送的2880元免税店代金券使用門檻過高,想花完券需要在不同的免税店內消費2萬元以上。
針對旅客使用“隨心飛”產品的吐槽,東航表示,針對個別航班無法順暢兑票的問題,東航在定位系統技術問題後已快速修復,所有航班在經濟艙有座位銷售時均可預訂,沒有固定數量和比例的限制。為保障大多數旅客的出行體驗和服務權益,“隨心飛”產品必然要在兑換前置時間、多次虛佔座位懲罰等方面設置一定限制,所有的限制條款都已在旅客購買之前進行明示。
“隨心飛”欲提振市場信心
“一些熱門航線帶動旅客去目的地旅遊,促進消費,航司產品創新值得鼓勵。”民航資源網專家王疆民表示,“隨心飛”類產品的推出,是民航業為打開後疫情階段市場所進行的一次精準投放,航司通過有效的營銷方式實現自救,旅客也能購得優惠產品。
為何每次一有新產品推出,旅客總是吐槽不斷,甚至有人把“隨心飛”調侃為“鬧心飛”?王疆民説,旅客反饋並不完全是此次“隨心飛”營銷帶來的新問題,從實際情況來看,絕大多數購得產品的旅客還是能“隨心飛”。
但他也提醒,一些航司在實際運營上還未完全做好準備,“隨心飛”產品上線後的監管要跟上,航司應加大自查力度。
民航專家林智傑同樣認為,對於航空公司來説,“隨心飛”是喚醒“沉睡資源”的創新產品,在算好“成本賬”的同時不能忽視消費者的體驗,應該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根據民航局近日發佈的數據,我國民航業上半年虧損額達到740.7億元,“隨心飛”產品帶來的現金流盡管相對於虧損仍是杯水車薪,但危中尋機的創新舉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此外,在多位民航業內人士看來,除直接的銷售收益外,對遭受疫情重創的航空業來説,“隨心飛”產品更深遠的意義在於用有限的成本去提振長期的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