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自有千秋在,昭君墓
遠遠望着眼前這座33米高的封土堆,呈青黛色,近前有平台及階梯相連,這就是昭君墓。當地傳説,每當涼秋九月,塞外草衰的時候,唯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昭君墓又稱“青冢”。“青冢擁黛”被譽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據説這也是呼市稱為“青城”的原因。
公元265年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追尊司馬昭為文帝,為避司馬昭的諱,王昭君被改稱王明君,史稱明妃。
昭君墓位於呼市以南的大黑河畔,距市區9公里,已更名為昭君博物院。
昭君和親的故事廣為流傳。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宜昌興山縣)。漢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16歲的王昭君以民間女子的身份被選入宮成為宮女。因不肯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毛遂將王昭君畫得不是十分美麗,因此沒有被選入元帝的後宮中。昭君進宮多年,得不到皇帝臨幸,心生悲怨。
此時的匈奴王呼韓邪單于歸順漢王朝,行藩臣之禮。呼韓邪三次朝漢覲見天子,並自請為(女)婿。元帝遂將宮女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並改元為竟寧,單于上書表示,願意永保塞上邊境。
(匈奴王冠飾和帶飾)
昭君博物院大門前立的浮雕,表現了王昭君和單于與人民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景象。
進入景區沿中軸線,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題詩碑。1963年董老(前國家副主席)視察昭君墓寫下絕句:“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攄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
昭君出塞後克服了環境、習俗不同,語言各異等困難,安心生活,生兒育女,德布四方,在漢匈關係歷史發展中,上承20年的停戰,下開60的和平,造福了當時的兩族民眾,亦使她倍受後人尊敬。
(和親園)
但是,歷史上也有那麼些文人墨客發出不好的聲音,一方面突出她對“不得見御”後“積悲怨”的描寫,另一方面,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後生下一子,兩年後單于去世。王昭君向漢廷上書求歸,漢成帝敕令“從胡俗”。
(匈奴歷史陳列館)
匈奴人的婚俗是一種“父兄死,妻後母,報寡嫂”的收繼婚制,昭君又不得不嫁給了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兩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育有二女。這在傳統士大夫眼裏怎麼會有好的評價?“舞文弄墨總徒勞”即是對那些文人士大夫的批駁,算是對昭君出塞的歷史作用,作了客觀、公正的評價。
神道全長450米,寬20米,兩側分列十二對石像生,以出土的匈奴文物動物裝飾品為原形,按比例製作而成,這些動物都與匈奴人生活息息相關。
雕像由王昭君家鄉——湖北興山縣人民政府贈送,以此表達兩地人民的友好交往和情誼。
前國家副主席烏蘭夫同志親筆書寫。三間四柱仿漢石牌坊,是進入墓區的標誌性建築。
表現了昭君與呼韓邪單于結婚慶典時,雙雙騎馬向西而行的歷史性場面。
神道盡頭還立有墓表和鹿石。
墓表,位於墓體前東西兩側,表示墓主人身份的小型建築。石柱上刻寫文字,標明為XX人的墓神道,所以稱為墓表,是漢墓前典型標誌性建築。
鹿石,是前13—前6世紀廣泛分佈於亞歐大陸草原上的一種重要的古代文化遺蹟。因碑體上雕刻了圖案化的鹿紋而得名。
在呼市及周邊地區出現了十幾座昭君墓,包括山西、河南也有昭君墓。此處昭君墓真偽已經是一個次要的問題了,重要的是“在大青山腳下,只有一個古蹟是永遠不會廢棄的,那就是被稱為青冢的昭君墓,因為在內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經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象徵,一個民族團結的象徵。”(翦伯贊)
在中軸線兩側,還有些展館性建築。
主體特色為草原遊牧民族風格,中間頂部為匈奴王冠,四角為穹廬圓包。一樓為昭君出塞展覽,二樓為匈奴歷史文化陳列和昭君藝術品展示。
由昭君宅、昭君祠堂兩部分組成,按1:1的比例,從昭君家鄉建築復原而來,通過院內建築及其200多件民俗實物,讓遊客如身臨其境,充分了解昭君家鄉生活和風土人情。
匈奴王庭所在地,是單于處理國家事務、召集軍事會議、接見外國使臣、頒發公務詔書的活動場所。此為旅遊演出、宴會場所。演出大型歌舞實景劇《昭君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