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兩村一圩,見證古鎮興衰與康有為一生

有尊重傳統的原因在,珠三角鄉鎮在城鎮化建設的同時,並不過分侵襲原有鄉村,高樓大廈、寬闊路網邊上,便是古樸村落的景緻,丹灶便是這樣一座兼具城市化格局的古鎮。

丹灶之名,源自晉代道家人物葛洪在此煉丹並留下爐灶的傳説。漫長歲月中,丹灶曾名人輩出,比如明朝時期曾任吏部尚書、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學士的方獻夫,曾彈劾權臣嚴嵩而遭下獄,遭遇酷刑仍不肯屈服的名臣何維柏。

名氣最大的丹灶人,當屬康有為。

蘇村:康有為的依歸

丹灶位於珠江的北江和西江交匯之處,比鄰西樵山,自古便是來往要衝。因為商業繁榮、文化興盛,丹灶各村宗族各有傳承,如孔邊方氏、沙滘何氏、梅莊馮氏、良登陳氏,最知名的當屬蘇村康氏。1858年3月19日,康有為誕生於此。

駕車駛入蘇村,眼前是一片巨大的蓮花池,陽光之下有粼粼波光。村落沿池而建,面向蓮花池的路邊房舍新舊雜陳,最讓人矚目的當屬一座座宗祠。

康氏並非蘇村唯一宗族,沿街可見便有黃氏大宗祠、蘇氏大宗祠、徐氏宗祠等,規模都不小,可見昔日村中興旺。

也有一些公祠,歲月變遷中漸漸衰敗,如今只剩下一張門臉。繞到後面去看,建築已然傾塌,斷垣殘壁間雜草叢生。在密度極高的一間間宗祠和公祠之間,還穿插着各種家塾,可見昔日村中教育風氣。

康氏的聚居地在村子一角,康氏宗祠直面蓮花池。幾排屋舍隔着迴廊與宗祠相望,清一色清代民居建築,典型的嶺南式鑊耳屋,屋檐兩側各有一個大大的“耳朵”。康有為故居就在其中一條巷道中,又名“涎香老屋”,始建於清朝中葉。康有為曾稱之為“百年舊宅”,在他出生時,康氏已經在這座小樓中綿延五代。

丹灶:兩村一圩,見證古鎮興衰與康有為一生

康氏宗祠面前的蓮花池 本文圖除註明外 均為 葉克飛 圖

有趣的是,巷道口有一處新宅子,青磚牆加琉璃瓦屋檐,大門上方寫着“效賢逸廬”四個大字,房舍主人要效仿哪位賢人?當然是旁邊的康有為了。

“涎香老屋”大門口上方的“康有為故居”五個大字,出自康有為弟子劉海粟之手。小小的天井被青磚牆圍繞,夏日裏也透着陰涼。故居內是典型的南粵青磚大屋格局,中間是正廳,兩側耳房都是卧室,沿階梯而上的閣樓,則充作書房之用。

丹灶:兩村一圩,見證古鎮興衰與康有為一生

康有為故居匾額 資料圖

當年的康有為便是在這裏啓蒙,閲讀了大量中西書籍,並撰寫了《大同書》初稿。

1983年,地方政府修復了康有為故居,1986年在故居附近建立康有為紀念館,1996年,這裏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幾年,丹灶鎮重點打造“康園”文化景區,將景區一再擴大。

近年新建的康有為博物館,史蹟陳列雖不算出彩,但資料翔實,有知識普及效果。同樣新建的南海會館,則根據北京南海會館的佈局和規模仿製,展示南海歷史和南海會館的歷史。

當年,康有為前往北京趕考時,曾在南海會館居住,並因院中有七棵古槐樹,將會館裏的花廳院取名為“七樹堂”。也是在北京南海會館,康有為策劃了“公車上書”與維新變法,他早年的人生跌宕多與那個古樸院落有關。

這些清一色的青磚建築,圍繞康園中央的山體而建,小山不高,但高低錯落之間,營造出極佳的視覺體驗。站在山頂涼亭處,可以見到康園內不同建築的鑊耳,掩映於綠樹之間。

視線越過康園的青磚牆,可以見到蘇村的民居,天后宮就位於那大片民居之間。

蘇村不僅僅是康有為成長的地方,也是嶺南天后文化的發源地。如今的佛山南海區,當年曾有一片古海岸,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

丹灶:兩村一圩,見證古鎮興衰與康有為一生

蘇村的舊時私塾

中國有海的地方多會拜天后,每年三月廿三的天后誕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水上人家最為重視。

民間相傳天后娘娘時常在海上拯救遇難者,因此被奉為海上守護神。直至今日,蘇村每年的天后誕仍極隆重,海內外鄉親多會返鄉祭拜天后,祈求風調雨順。

早在公元1131年,也就是當年蘇懷遠率眾南遷蘇村時,就已建起天后廟,此後近九百年間,一直香火鼎盛。那時的蘇村還是四面環水之地,直至後來地質變遷,才成為今日三面環水的模樣。

仙崗村:瀕臨失傳的“盲公話”

距離蘇村不遠的仙崗村,比鄰丹灶最知名的仙湖公園,是這一帶最為秀美的古村落。

所謂仙湖,與當年在此煉丹的葛洪有關,仙崗村的得名更是葛洪所賜。傳説東晉時期葛洪雲遊至此,在山崗邊得一佳泉,以清冽之水煉丹。他得道昇仙後,便留下“仙崗”之名。

當年的“仙泉”,如今仍可見得,也就是被稱為“仙井”的蟹眼雙泉。雙泉,分雄泉與雌泉,後者曾在1959年被埋,2012年,丹灶鎮政府出資300餘萬元將雌泉重新開挖。

如今所能見到的雄泉,井口為方形,雌泉井口則是圓形,取自道教的“天圓地方”。村民對這雙泉眼極為珍視,斷不會再如當年那般將之譭棄。村民每日煮飯、泡茶和煲湯,也常使用泉水。

其實,即使無仙泉,仙崗村也“仙氣十足”。

從村子牌坊駛入,道路一側是田野與池塘,另一側則是一排青磚大屋,一條條里弄,伸向村子深處。巷道多以青石鋪就,與青磚牆相映。路旁的青磚牆上,懸掛着一個個竹筒,用來種花花草草與多肉,十分趣致。

與蘇村類似,仙崗村沿主街也有眾多宗祠,如宗廣祖祠和儉堂大夫祠等。不過最大的祠堂位於村子的廣場之上,陳氏大宗祠與立之祖祠等構成的建築羣是村子的中心,一排排民居在宗祠建築羣之後沿坡而建。這一帶顯然經過修葺,周邊的低井坊和水巷坊等,都以舊時村落地理命名。

丹灶:兩村一圩,見證古鎮興衰與康有為一生

仙崗村的中心,陳氏大宗祠

舊時的仙崗書院,也在廣場附近,曾啓蒙歷代村民。這幾十年間,它的教育功能不再,一度淪為廢舊農具倉庫。幸得熱心人將之變成藝術館,收藏古董傢俱和民俗用品。

但不是每棟村中建築都能得到這樣的活化,陳仙洲故居便已荒廢,院內雜草叢生,不免令人唏噓。

陳仙洲是愛國商人,曾在武漢、廣州和家鄉仙崗捐資辦學。抗戰時期,日軍曾力邀他任偽職,陳仙洲斷然拒絕,並將收藏的古玩字畫拍賣,用於購置飛機保衞武漢,此舉曾轟動一時。

與陳仙洲故居的落寞一樣,仙崗特有的“盲公話”也日漸凋零。

據説一百多年前,仙崗村發明了一種“盲公話”,只在村中流傳。之所以要發明這種話,是因為村子一向商業興旺,許多人在外經商打拼,彼此間用盲公話交流,可以提防外人。

作為如今的南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盲公話曾引發許多學者的研究興趣。它的表音方式,是將一個字的聲母與韻母拆開,分別用切語的形式表示。

例如,粵語的“食飯”(即吃飯)用盲公話表達則是“力淑蘭馮”。以“淑”的聲母加“力”的韻母和聲調,合起來就是“食”音,以“馮”的聲母加“蘭”的韻母和聲調,合起來就是“飯”音。

因為使用範圍小,加上老人慢慢凋零,盲公話已然瀕危。走在村子中,年輕一代多已移居,剩下的只有老人,他們或許是懂得盲公話的最後一代人。

羅行圩——三百多年老圩

當年丹灶因地處水陸要衝,商業繁榮,而其中首屈一指之地,當屬羅行圩。

所謂“圩”,其實是“墟”,即集市。但在珠三角部分地方,常常以“圩”代“墟”。羅行圩位於珠江北江支流南沙湧的中下游,早年以竹籮編織聞名,因此得名“籮行”,後來改為羅行。

羅行圩興起於康熙年間,原本分上、中、下三圩。上圩主要是居民區,中圩和下圩則主要是店鋪,早期便已有商鋪二百多家。此後,它曾多次改名,1949年後改回羅行圩之名。

如今的羅行圩,一條古樸街道貫穿兩端,名為中山大街,幾條街巷圍繞它而建。街上建築新舊雜陳,大多兩到三層,多半仍有人居住,許多建築還掛着舊招牌,其中最多的便是竹製用品編織。

丹灶:兩村一圩,見證古鎮興衰與康有為一生

羅行圩的中山大街

明末清初,竹器行業日漸興盛,逐漸超越家庭作坊形式,開始僱傭工人。康熙年間,羅行圩周邊便已遍佈竹手工業者。

羅行圩的地理位置其實並不出色,它四面環水,舊時也沒有橋樑和公路,可正是因為竹器編織,逐漸成長為商業重鎮。

有趣的是,羅行本地並不種植竹子,卻成為了竹器生產重鎮,竹材多來自竹鄉廣寧縣。民國時期,羅行圩的竹器已經遠銷南洋地區。當時竹器用途極廣,家家户户都需要,市場極大。

羅行圩人很早就明白了共贏的道理,為了避免市場惡性競爭,他們早早確立了專業分工制度,指定不同的村子去加工不同的工序或品種。直至上世紀60年代,這種專業化生產體系仍然維繫。當時的羅行圩遠近聞名,是南海地區最興旺的商業街。

每逢墟日,周邊縣市如廣州、佛山、中山、順德和三水當地都會有人專程沿水路趕來。除了竹具,各種生活用品也是應有盡有。可惜後來塑料行業興起,竹器漸漸沒落,加之鐵路和公路日漸發達,水運逐漸被取代,羅行圩也逐漸凋零。

我腳下的中山大街,舊時名叫海旁街。1932年前的兩百多年間,它一直是石板路。石板路固然古樸,但起伏不平,不利於運輸,因此羅行圩商鋪自籌資金,建成當時南海縣第一條水泥路,並命名為中山大街,也是南海縣當時第一條標準街道。

如今走在中山大街,六米寬的街道因為停車等緣故顯得狹窄。但在當年,水泥還需進口,羅行圩人能修建出這條全場1.8公里的水泥路,實屬不易。

街上行人極少,偶爾得見,多是老人。伴隨着羅行圩的凋落,年輕人也多已離開。至於舊日榮光,也只能在細節中依稀得見。比如街道兩邊的老房子,門面雖然不寬,但縱深極長。這是因為製造竹器需要使用大量竹子,要存儲長竹子,房子也需要縱深。

昔日繁榮時,羅行圩無所不包。在中山大街上還可見到舊時榨油廠,寫着“一元一張電影票”、貼着許多老電影海報的電影院。

正對某條巷口,有一間掛着“廣東茶樓”招牌的食肆。據説,當年羅行圩最繁華時,有五家茶樓同時經營,除了廣東茶樓外,還有巨馨茶樓、廣州茶樓、三元茶樓和中山茶樓。

至於粥粉面店和糕點店,也有十數家之多。就在中山大街上,幾家仍在營業的老餅家,仍然出售傳統糕點和喜餅。

街邊有台階通向河堤,階梯被刷成彩虹顏色。走上堤岸,眼前是緩緩流淌的江水。堤岸地勢極高,大概有兩層樓的高度。據説當年堤岸上也曾是連片商鋪和房舍,迎接着來往商船。直至竹器行業凋落,加上防汛需求,房舍商鋪才一一清拆。

丹灶:兩村一圩,見證古鎮興衰與康有為一生

羅行圩旁的堤岸

藍天之下,江水的那頭通往丹灶鎮中心,也通往蘇村,覆蓋着整個舊時南海縣。舊日商貿繁華、水運繁忙,都曾影響着年少的康有為——日後的康南海。

(聯繫我們/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106 字。

轉載請註明: 丹灶:兩村一圩,見證古鎮興衰與康有為一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