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大軍”佔領網絡,讓人聽到“面紗”背後的聲音 | 週末談

“momo大軍”佔領網絡,讓人聽到“面紗”背後的聲音 | 週末談

最近,“momo大軍”佔領社交媒體的現象,逐漸引發了社會關注。以豆瓣、小紅書為主要代表,多個社交媒體平台的討論區,都被成羣結隊的momo們染成了一片粉色的海洋。有人戲稱:行走互聯網,多少得認識幾個momo。如果你一個momo都沒見過,甚至不知道momo是什麼,只能説明你上網衝浪的時間太少。 

其實,所謂“momo大軍”,背後也不過是一個個與你我無異的普通網民。但是,由於他們的用户名都叫momo,頭像也是“千mo一面”的粉色恐龍,很容易形成視覺衝擊,讓不明就裏的網友深感震撼。幾個momo湊在一起發言,就足以讓旁人分不清誰是誰,不難想象,倘若幾十個、上百個momo聚集在同一個討論區,其場面該有多麼混亂。 

追根溯源,“momo大軍”的出現原本只是一個巧合。很多人初次使用社交媒體時,都會選擇用微信賬號登錄,這時,如果用户不手動設置新用户名,微信就會自動設置為“momo”——這是一個微信表情包的名字,其形象正是被微信配套用作默認頭像的那隻粉色恐龍。嚴格地講,momo在技術層面上並不屬於匿名用户,只要點開其頭像,就能看到他們的個人資料和發表過的原創帖文。但是,由於momo的數量實在太多,且大多隻在評論區活躍,網友們往往很難分辨、也懶得去分辨。 

在這種機制的作用下,相同的用户名與頭像,就像一個人人都可以佩戴的面紗,間接實現了集體匿名的效果。對網民而言,許多在非匿名情況下不想説、不敢説、説不出口的話,都可以用momo的名義直截了當地發出來。其中,有人平時畏懼於“飯圈”的威力,不敢公開評論娛樂明星,只有在成為momo時才會大膽開麥,而無需擔心被對方粉絲圍攻;也有人在集體匿名中卸下了心防,願意在更私人、更嚴肅的話題上分享自己的真實經歷與個人看法,讓人在momo身上看到了現實的複雜;當然,還有一小部分人,只把momo當成一塊方便好用的擋箭牌,藉着人羣的掩護肆意傾瀉惡意,到處噴人、罵街、碰瓷、引戰。説出這些話的人都是真實的momo,momo的整體形象,也被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共同塑造了出來。 

對於這種用momo身份發言的做法,有人戲稱這是“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mo”。而對那些口無遮攔、引發眾怒的“壞momo”,也有一句玩笑話,叫做“一mo做事全mo背”。儘管很多momo發言時都沒有違反社區規則與公序良俗,但我們上網時,總是更容易記住那些令人厭惡、反感的發言,momo的整體形象難免隨着“壞momo”的增多變得越來越差。近段時間,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表達對“momo大軍”的不滿,就是一個明顯的跡象。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從中得到有價值的啓發,更不代表momo們留下的痕跡沒有意義。民用互聯網早年的普及過程,本身就有強烈的匿名化特徵,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網絡與日常生活的聯繫日益緊密,各國的網絡治理體系也日益成熟,這使得網民越來越難在網上保持匿名。很多藏在人們心底的表達衝動——或好是壞——也被置於更加審慎的框架裏。 

不論是微信、豆瓣、小紅書,還是其他主流社交媒體,都不支持真正意義上的匿名發言,但momo這個意外出現的集體“馬甲”,卻讓人得以在集體匿名中釋放出隱藏的自我。因此,我們不妨拿出更多耐心,以傾聽者的姿態去面對可能只是曇花一現的momo現象。在眾聲喧譁的噪音背後,或許就能聽到時代的呼吸。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3 字。

轉載請註明: “momo大軍”佔領網絡,讓人聽到“面紗”背後的聲音 | 週末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