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兩騎來是誰”——趣解漢字“來”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月將在上海如期舉行,開放的聲音再一次響徹城市上空。開放,無疑是當代中國發展的鏗鏘主題。開放的核心要義就是如何對待外來事物。尤其在文化創新上,需要把本來、外來、未來貫通起來,才能形成獨特的效應。
“我像一片雪花天上來”,這個“來”字是從哪裏來的呢?
查字源,“來”的本義原來指的是“麥”。不開腦洞,還真難以置信。但古字形真真切切地表明,低垂的穗花、對稱的葉子、挺直的根莖,活脱脱就是“麥”的直觀形態。有的古字還添加了行和止,表示這是“外來的農作物”,也就是“天外來客”。
這出故事有多個版本。一説,古代周朝發祥地渭河一帶,四千年前,龍捲風將小麥的種子從中亞吹到這裏,經周人培育種植,在中原流傳下來。所以有“天授瑞麥”之説。還有一説,西域的番邦朝奉周天子,帶來了小麥種子,這種適合北方旱地種植的作物由此得到推廣,形成了“南稻北麥”的農業格局。這個傳説,又詮釋了“來,天所來也”的“天”;這個“天”應該是指“天方”,也就是西域波斯灣一帶。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天方夜譚》講的不就是那一帶的故事?這就將華夏對外開放交流的時間,一下子延伸到了數千年前。早期小麥遺存的考古發現,也支持了這一結論。如果當初排斥這個“外來之物”——麥,恐怕就沒有後世“麥苗兒青來菜花黃”的田園風光了。再有一個懸想:麥的讀音與“天方”多個地名的讀音相近,比如麥加(Mekka),這純屬巧合嗎?
“麥,芒谷也。”從“天外”降臨的“麥”,不僅具有農作物的屬性,還獲得了開放的特性和義涵。“來”可以説是對“麥”的開放特性的進一步確認,天然地具有開放情懷。
字形演變中,兼有“外來”和“農作物”特性和內涵的“來”,逐漸留下了與“去”相對應的動詞屬性,而作為“農作物”的名詞特性,則在原有字形基礎上再添加倒轉的“止”(腳趾),特別表示“從外面傳入的作物”,也就是“麥”,簡體則寫作“麥”。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字形轉換。沒“腳”的卻體現出腳的功能,叫作“來”;長了“腳”的卻不會走,叫作“麥”。許多人對“來”和“麥”音義相通,腦筋怎麼也轉不過來,不妨回溯比對一下麥子的前世今生,或許才能弄明白其中的奧妙。一個漢字裏就有一部文化史,“來”算作一個。
“翩翩兩騎來是誰”“笑問客從何處來”,秉持開放包容,才會敞懷迎接八方賓客。“暖風送走半年寒,冬麥迎來一地春。”冬與春,來去之間,又是一個豐年。“力來農事,以豐年谷。”該是對人勤春來早的又一嘉許吧。(沙水清)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