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好這8種筆法,就等於掌握了“永字八法”
相傳,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用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書的八法,寫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以後,王羲之的孫子智永又將這“永字八法”傳給虞世南,再後來,經過很多書法家一直傳了下來。
儘管點畫在用筆的書寫方法上,小楷與大楷並無多大的區別,但事實上小楷比大楷要細微得多,如果沒有一定的大楷基礎,就很難體味到小楷用筆的精到和細微之處。
小楷的點畫在形態上是很富有變化的,相傳鍾繇小楷,點畫各異,右軍作字書,萬字不同。為了便於初學者切實扼要的掌握此法,試圖用比較通俗的語言作一些介紹。
一、點法
磕磕然是形容石頭互相碰擊的聲音,言其勢重,不是指下筆時用力,凡作露鋒之點,當於空中作逆勢,尖鋒入紙,順勢落筆,落筆後即迅速將筆毫鋪開,此即王羲之所説“每作一點,皆懸管掉之,令其鋒開,自然勁健也”。不可採用兜圈子的辦法去填滿筆形。
作點時筆力要深入,即收筆時用腕法輕提筆鋒,然後借勢向下頓挫一二下,再反揭收之,收筆的動作要快,這樣水墨便能深入點內,力透紙背,《禁經》所謂點如利鑽鏤金是也。喻其有深入沉着之意。
二、橫畫
凡寫長畫,當於不平中求平,使其畫勢上平而下呈拱狀,就象一隻覆舟之樣,切忌上平下亦平,則板刻之弊立見,柳宗元《八法頌》中説:“勒常患平”即是此意。
橫畫又要貴於變化,陳繹曾《翰林要訣》中説:“凡平畫忌如算子,終篇展玩,不見橫畫,始是書法。”所謂不見橫畫即是指無平行齊頭,板刻凝滯之筆。
三、豎畫
“出鋒時當以腕送,飽滿尖鋭,萬不可作虛尖斜拂之狀,柳宗元《八法頌》説:”掠左出而鋒輕。“如是則一筆之中有輕重粗細的變化,富有節奏感,由於收筆時勢微曲而末鋒飛起,故有回顧之勢,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説:”掠始作者,用肥健悠揚,而宜乎舒暢。“極其生動地形容掠法的筆調。
五、短撇
六、挑法
”暗揭就是空中作收勢,由於寫挑法時側鋒點入,鋒尖上仰,已帶偏側之勢,運筆時當邊走邊頓挫,邊挫邊提,至收筆時,鋒已收歸畫中,故行筆不宜太快,快則勢必形成偏鋒浮薄之弊,正如《雪庵八法》中所説:“策始作者,用仰鋒上揭,而貴乎遲留。”遲留才能有時間將鋒調正。
七、捺法
唐太宗《筆法論》中説:“磔須戰筆發外,得意徐乃出之。”所謂“得意”即收筆時能將筆鋒收歸畫中。
八、鈎法
”所謂蹲鋒,即出鈎之前先向下作一快速的按筆動作,如人跳高時躍起前的半蹲動作一樣,所謂“得勢而出”即指蹲鋒後在恰到好處時迅速出鈎,不可遲疑,若佇思稍息則神縱不墜矣,出鈎時要力送到筆尖,鈎要飽滿,不可虛尖怯露。
- End -
△訪問更多歷代名家碑帖墨跡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