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現代詩壇的泰斗,郭沫若先生的詩作卻一直備受爭議。提到他的現代詩,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何看上去那麼“幼稚”,但他卻仍被稱為新詩奠基人?其實關於這一點,不只是很多網友不太懂,就連文化名人馬未都先生都曾當眾表示:“郭沫若的詩是小學生水平,還不如我!”事實真的馬先生所言嗎?我們來看一首郭沫若先生的現代詩節選:
《天狗》
我是一條天狗呀!
我把月來吞了,
我把日來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
我把全宇宙來吞了。
我便是我了!
這首詩,以咱們現在的眼光來看,確實寫得有點兒“尬”。但是,對於文筆和用詞的“幼稚”,我們其實是應該理解的,因為當時白話詩剛剛興起,郭老是率先嚐試寫這類詩的文人。而這首詩真正的價值在於它的精神內核,1920年它問世時,就憑着這極具感染力的文字,給了很多有志青年鼓舞,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只憑現代詩,其實是不足以看出郭老的水平,他真正厲害的是古體詩。郭老寫過不少古體詩詞,詞作如《水調歌頭》、《滿江紅》,詩作如《歸國雜吟》等。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説的,正是郭老的一首經典七律。這首詩寫於1956年,是贈送給錢學森先生的。
錢老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他23歲作為清華的公派生出國留學,隨後留在國外工作。為了回來,他受到了諸多阻撓,終於在1955年回到魂牽夢縈的故鄉。從此,錢老便開始在他的領域內奮鬥,成為了我們科學界的泰斗。
1956年,在一次會議上,錢老發表了深刻的演講。此時,郭沫若就坐在台下。聽完演講,同樣是留學歸來的郭老感同身受,便當場送了一首七言律詩給錢老,而後錢老將這首詩視若珍寶,掛於客廳裏多年不曾摘下過。那麼64年前,郭老到底寫了什麼呢?
《贈錢學森》
大火無心雲外流,登樓幾見月當頭。
太平洋上風濤險,西子湖中景色幽。
突破藩籬歸故國,參加規劃獻宏猷。
從茲十二年間事,跨箭相期星際遊。
作為一首即興詩,筆者認為它已經夠有水平了。前兩句,用大火比喻錢老的一顆赤子之心,正是因為有了這如火的心,錢老等一批老科學家才願意放棄當時更好的條件回來。對他們來説,就算外面再好,他們也毫不留戀。次句用的是經典詩作《登樓賦》中的意象,此詩作者為兩漢著名文人王粲。這裏截取了錢老在國外時,望月思鄉的一個情景描寫,形象地寫出了他對故鄉的眷戀。
三、四兩句,則由在國外時的思念,寫到歸來的情形。想當年,老外説錢老一個人抵5個師,各種阻撓他回來,當然後來事實證明,他們還是低估了錢老的價值。1955年,經過多方努力,錢老才好不容易渡海歸來。這裏的“風濤險”其實是一語雙關的,既是指海上的風浪,也是指事情背後的風起雲湧。第4句“西子湖中景色幽”,郭老筆鋒一轉,回到故土了,風浪就都沒有了,遊子的心也定了,眼中心裏都是西湖的寧靜和美好。這兩句,一動一靜,一邊是驚濤駭浪,一邊是幽然秀麗,充滿了感染力。
最後4句,則是寫錢老回來後的規劃和作用。郭老也是一位留學生,只是和錢老的專業領域不同,雖然他並不一定懂科學領域,但他對錢老很有信心。在會上,錢老提出了一個12年的規劃,郭老這後4句,既是祝願他能馬到功成,也是鼓舞所有有志青年。後來錢老做出來的成績大家都知道了,正如這首詩中所言。
這首詩問世時,錢學森45歲,郭沫若64歲,他們一位是科學界的巨匠,一位是文學界的泰斗,在那樣的年代,正是這些有志氣、有才華的人,給無數人樹立了榜樣。其實後來錢老成功後,歌詠他的詩作不少,他之所以會偏偏對此詩視若珍寶,想來也是別有深意。
一方面,當時錢老剛回來,正是這類的鼓舞,才讓他卯足了勁,投入到工作中。另一方面,這首詩字字珠璣,寫出了一個遊子的心聲,可以想象當時錢老肯定是被感動到了。事實上,哪怕是64年後的今天我們再來讀這首詩,依然能感受到那一代人的赤子之心,仍能讓我們動容。
這首詩,短短56個字,從詩風上寫得霸氣中不失深情。郭老寫得霸氣,錢老也識貨,這件贈詩的事也成為了一段佳話,二位先生都令人肅然起敬!同時,它的存在也打破了很多人認為郭老的詩寫得不好的觀點,咱們評價一位詩人,不能僅看他的一兩首詩作。郭老早期的現代詩或許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但那是對新詩的一種嘗試,而他的古體詩在近現代文壇裏,顯然是精品。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