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讓我們來欣賞一番此鎮館之寶。
硯滴整體為舟形,正是夏秋時分文人雅士泛舟湖上,喝着小酒吹牛的場景。
船艙內有兩位雅士,想來應是當時的文人,面前擺着一壺温酒。
船上另有一名船伕,正做爬上船艙頂部的動作。原因為何?原來是船伕的草帽被風颳到了倉頂。可能是夏天台風來襲,船伕急着取回帽子,好趕緊回程避風……
如此逼真細膩的造型運用了寫實的手法,硯滴整體造型設計巧妙,用動靜結合的
方式再現了江南煙雨中舟行湖上的一幕,充滿了詩情畫意。
關於這件寶貝,網上能搜到的公開資料主要來源於浙江省博物館歷史文物部研
究員蔡乃武,他專門為此物寫了篇論文《南宋龍泉窯船形硯滴賞析》(刊載於
2009年第3期《東方博物》),根據他的描述:
“這件龍泉窯船形硯滴造型生動有趣,釉色粉青光潤。據考古學家朱伯謙回憶,這件文物應是20世紀60年代初出土的,是當地的一位老百姓撿到它主動上交給地方文物部門的。
據瞭解,這件青瓷是在龍泉一個叫上嚴兒的古窯址中撿到的,而它最初的收藏單位是温州市(區)文管會。按照收藏家和考古界的通常説法,這件器物屬於為人不屑的窯底貨和出土情況不明的採集品。”
然而,就是這件出身“卑微”、身世朦矓的器物在亮相大眾面前後,即獲得了當時國內陶瓷專家的一致讚許和推崇。1966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龍泉青瓷》圖錄中,便榮登封面,讓這件龍泉青瓷的傑出代表作被世人所熟知,其收藏單位也由温州市(區)文管會變更為浙江省博物館。
“1993年,浙江省博物館首次進行浙江古代青瓷專題的海外文物展覽,在這次重要的展覽中,這件龍泉窯船形硯滴又創下了一項第一,即它的保險費用為全部90件文物中最高的,堪稱‘標王’。‘記得當時考慮到這件文物太珍貴了,擔心它的安全和報批難度,我們一度有放棄的念頭,是承辦方的堅持併為之提供最高額度的保險費用後才最終成功展出。’ ”
不過,龍泉新聞網上《上嚴兒村懷古》文卻提供了另一個版本:
“上嚴兒的老人向我描述了這件國寶被發現的經過,那是幾十年前一個春雨後的早晨,一農婦去山坡上採茶葉,由於坡陡站立不穩滑倒時,她順勢抓一把草,那草承不住人的重力,被連根拔起,她摔了一跤,卻眼前一亮,一件翠青的青瓷滴舟被草根連帶翻了出來,她忙拿起觀賞,是那樣的完整、精巧,釉色飽滿滋潤。農婦揀到寶貝的消息不脛而走,引來了文物販子,用八十元錢購走,後輾轉被賣到香港,最後被搶救回來,成了浙博的鎮館之寶。”
可是,稍微瞭解點歷史背景的人,就能一眼識破第二種説法的漏洞。作者提到的幾十年前(約莫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正好處於我國的特殊時期。那個年代,人們崇尚的是集體經濟,小商小販幾乎是不存在的,哪裏會有什麼文物販子?
當然,究竟是賣到了香港還是上交給文管會,這段公案都已過了追訴期,再深究也無意義。所以,我們更應該關注的不是它的出土過程,而是這件龍泉青瓷硯滴的生產年代和其背後的時代特徵。
上嚴兒村位於龍泉縣以東16公里,在甌江上游大溪的南岸山嶺中,距離緊水灘水庫僅幾公里。根據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1981年發表的《浙江龍泉青瓷上嚴兒村窯址發掘報告》,當時共發掘了五條龍窯, 推斷生產時代是南宋末至元代,此區產品質量在龍泉窯東區中屬於上乘,出土的青瓷不低於大窯金村一帶的水平。
那麼,它究竟是南宋時期的物件,還是元代的創新作品呢?
專家們思來想去,提出了一個大膽揣測:此物乃元代大窯所燒,仿的正是婺州窯
船形明器。
至於為何出現在上嚴兒?有可能是東區窯主購來作為樣品的,所以僅此一件。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猜想。有朝一日,官方再對上嚴兒窯址進行發掘,發現同類
器物,則此猜想不攻自破。
讓我們再把目光轉到“鎮館之寶”這個説法上。
按理來説,像瓷器這種文物,要列為如此重要的地位,要麼是出自於名窯,要麼
是在皇宮之中流出的。龍泉古窯雖然出名,但畢竟是民窯,而且這件藏品在當時
並未送入宮中,用現在的話來説叫做“窯底貨”,來歷不明,到底有什麼地方配
得上如此的身價呢?
首先要確定它的功能,作為瓷器,它確實不是我們常見的瓶、罐等器皿,也不是
清朝康乾時期大量出現的賞玩品。它其實是文房用品,叫做硯滴,又稱水滴、書
滴。它的作用是用來儲存硯水供磨墨所用。清末民初的著名文人許之衡在《飲流
齋説瓷》曾經介紹:
水滴,像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龜滴由來已久,古者以銅、後世以瓷。明時有蹲龍、寶象諸狀,凡作物形而貯水不多則名滴,不名曰盂。
相比我們熟悉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來説,硯滴雖然也有一定的實際用途,但並不
是文房的必備品。它的出現,更多的是古代文人在閒情逸致中把玩,用以開啓靈
感等作用。因此,硯滴做工都非常精細,也非常別緻。
它的造型很多,蛙形、兔形、龜形等等,在宋元時期,硯滴興起,特別是龍泉窯
的最為出名。俑形、童子牧牛形、魚形的都是新品種,而船形的也是當地風土人
情下的產物。這個時候的龍泉窯已經過了巔峯時期,產品則轉變器物生產風格,
而且還主要用以出口。所以在這件元龍泉窯舟形硯滴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有一種
異國情調的色彩。
對於瓷器來説,創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國的龍泉窯瓷器早在宋代,尤其
是南宋那會兒,技藝就已經達到了巔峯,後人無論怎樣努力,始終無法超越。但
很顯然,這件龍泉窯舟型硯滴真真實實實現了超越。
陶瓷專家一致認為,這件珍品,胎質細膩光潤,釉層肥厚,做工極為精細。它被
製成一葉扁舟,船艙外的船伕穿着蓑衣,正攀援篷頂去取斗笠,而船艙之中的兩
個人正在閒坐品茗。三人一同構造了一幅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畫面,也讓整個
文物顯得富有生氣。
英雄不問出處,國寶也不必糾結於傳承有序,如此精美而難得一見的佳品,怎麼就不能受到如此規格的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