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是比較難學的,一方面,你的技法水平要過關,最起碼的精熟要具備。除了技法層面之外,還需要書者具備一定的書外功。從某種程度上講,草書的書寫是相對靈活的,要融入一些屬於自己的理解和性情,這樣才能寫出具有自己面貌的作品。
性情這方面,屬於比較玄妙的,不是通過簡單的語言就能表達清楚的。今天呢,我們專聊技法。
草書的技法水平如何提升呢?當然離不開臨帖。在選擇取法對象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胡抗美先生曾經説過:學草書有兩把鑰匙,一是晉人,二是孫過庭的《書譜》。
胡抗美先生為什麼這麼説呢?簡單分析,有如下兩方面的原因:
1、草書的寫法要規範。
草書的寫法雖然相對靈活,可是呢,和其他書體一樣,也是有一套規矩在約束着我們。如果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理解隨便組織字形的話,草書也不可能成為一種成熟的書體。也就是説,想學好草書,先要解決書寫規範的問題。
誰寫的草書最規範?簡單劃分的話,最好還是選擇晉唐名家的經典法帖。這個時期的草書作品,比如王羲之的《十七帖》,智永的《千字文》,以及孫過庭的《書譜》等,是歷代書家取法的源頭,寫得怎麼樣先不説,在規範性上也是後世沒法比的。
宋以後的草書雖然也足夠精彩,只不過,各大書家在具體發揮的時候自由度很大,法則方面多少有些不夠嚴謹。特別是對於初學者而言,在並不精通書寫規則的情況下,咱們最好還是選擇精到且規矩的“法帖”來練習。
2、工夫方面,晉唐草書當然經典。
孫過庭《書譜》當中的這句話咱們都聽過:“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如果少了點畫的精到,光剩下龍飛鳳舞的話,草書也就沒啥味道了。
論工夫,當然也是晉唐草書更適合我們學習。無論是王羲之的草書手札,還是孫過庭的《書譜》,都是以點畫的精到和靈動著稱的。通過臨寫他們,我們不光能學到草書的瀟灑,還是打磨自己的用筆水平。
草書寫出動態的筆勢,是比較難的。動中有靜呢,則是難上加難。怎麼能寫出這種味道?關鍵一點,還是要打磨自己的點畫質量。
總而言之呢呢,胡抗美先生提出的這兩把鑰匙,是絕大多數草書愛好者的普遍選擇,同時也是適合我們初學者的。至於能學到什麼程度,那就要看個人的努力和造化了。
當然了,上面這些建議,只是從取法對象選擇方面來建議的。很多初學草書的朋友還有一個困惑:如何能快速地,並且是系統性地掌握草書的規範寫法呢?
在這裏,建議大家在取法前人的同時,參考一下鄧散木先生編寫的《草書寫法》。
在這本書中,鄧散木先生從基本的草書筆畫寫法,再到容易混淆字的對比,進行了一個比較詳盡的總結和分析,比較適合我們初學者去學習瞭解。
簡單説吧,這是一本能教會你認識草書和規範書寫草書的工具書,並且總結得很系統,條理清晰。如果您也有這方面的困惑的話,建議您好好學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