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詞”與“曲”的碰撞——聊一聊宋代曲子詞的演變及對後世的影響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休閒

“曲子詞”,早期也稱為“詞”,在隋唐五代,曲子是漢族民間一種廣為流傳的曲調,又名樂府、樂章,還被稱作歌曲、長短句。諸多的名詞説明了音樂和詞有着密不可分的關聯。 這種曲子可以填詞唱歌,所填的歌詞就被稱作曲子詞。曲子詞自隋唐開創以來至宋朝達到鼎盛,作為我國音樂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散發着它自有的魅力,對宋朝之後的各式各樣的音樂形式也起着決定性的影響。

、“詞”與“曲”的首次交融:曲子詞的起源及演變

曲子詞的雛形來源於先秦時代的《詩經》和《楚辭》,無論在詩詞或音樂在內容和形式上,都為後來曲子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後,隋唐燕樂的繁榮發展,燕樂,即宴樂。簡單通俗的來説就是統治階級在宴會中間應用的一切音樂。提供了大量的樂曲資料供後人研究,併為宋代曲子詞的鼎盛發展,打下了夯實的基礎。因此,隋唐燕樂的發展,也是為宋代曲子詞的鼎盛起着鋪墊的作用。

隋唐時期宴樂情景

隋唐時期,尤其在“貞觀之治”以後,國內各個民族之間出現了“大融合”的趨勢,各民族關係得到進一步加深,因此音樂文化也在不斷髮展融合。漢族的音樂家不斷走向邊疆,邊區各族的音樂家也蜂擁而至內地,彼此間相互學習,共同合作,使當時國內各族音樂文化有了飛躍式的發展。曲子詞在隋唐的時候,有了更大的發展。

宋代:瓦市勾欄與説唱音樂

曲子詞的繁榮發展背後,包含了無數勞動人民的功勞。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大量的對民歌的創造,讓民歌的發展有了新的高度。

在這個過程中,廣大的勞動人民既要擔負主要的創作任務,又結合羣眾,自發的交流與集中,把當時流行的新舊民歌,有目的有選擇的篩選出來。然後將這些作品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和改編,注入更新鮮的活力。這些後來被改編了的民歌,雖仍是出自於民歌,是民歌的類型,但已經和最初的民歌形式有了本質上的區別,已然向着更高的藝術形式發展了,已經演變成為一種藝術歌曲了。

到了唐代,它們已經不叫民歌,而叫《曲子》了。《曲子》比之一般民歌得到更廣泛的應用。除了仍可以向一般民歌一樣,單獨清唱之外,它們還被用於説唱、歌舞等等其他更高的藝術形式中間。在流傳的過程中,它們從鄉村逐漸流傳到都市,受到都市市民和文人墨客的喜愛,成為了市民音樂中的重要構成因素以及文人寫作新作品的更好的形式。

、民間曲子詞的發展:促進了宋代曲子詞達到巔峯時期

公元 960 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周稱帝,建立北宋,統治了黃河中下游以南的地區,結束了自唐朝滅亡後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農業生產以及工商業都得到了迅速的恢復與發展,大都市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華,市民階層的力量日益壯大,而音樂彙集的中心,也逐漸發展到了大都市。

勞動人民從各方面創造出來的音樂藝術,因為有了適宜的環境,從而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如宋代大城市中興起的勾欄、瓦肆之類的娛樂性場所。

開封小宋城:內有勾欄、瓦肆等古香古色的中國古典建築,恍若夢迴大宋

曲子詞是宋代文學的先河。曲子在民間經過了長期廣泛的流行,已漸漸受到一部分詞人和音樂家的注意。他們與自然形態上的藝術相結合,以勞動人民的生活、勞動人民創造的各種形式的歌曲中汲取養分,繼而創造出更多優秀的曲子詞作品,使曲子詞在宋代的發展達到巔峯。這其中,勞動人民創造的曲子詞,是詞人筆下曲子詞輝煌的基礎。

清明上河圖局部

因此,民間曲子的發展在宋代呈現新的面貌。從古至今,無論何時何地,勞動人民都會為了生活而宣泄自己的情緒,而歌唱作為宣泄情緒的主要一種,逐漸演變成了民歌、民曲。在宋代亦是如此。老百姓在口頭上廣泛流傳的,就是宋代民歌民曲,這些民歌民曲大都是口頭傳唱,並無記譜。

宋代曲子詞的“曲子”部分,正是在此基礎上,人民從大量的民歌曲調中,有目的地進行挑選、加工,從而形成藝術性較高的音樂形式,然後着重推崇、應用這些曲調。因此,宋代的民歌和曲子,都是人民創造的。這之中,越是優秀的曲子,越容易被填入更多的新詞,得到更深的發展。當宋代文人墨客注意到流入到大都市的曲子、併為之填上新詞的時候,宋代民間曲子的發展,已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因而,宋代曲子詞巔峯發展的基礎,就是民間曲子詞。

根據《碧雞漫志》記載: “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今則繁聲淫奏,殆不可數。古歌變為古樂府,古樂府變為今曲子,其本一也。”

這既説明了曲子有着悠久的歷史來源,又表現出在當時的宋朝民間曲子的流行是何等廣泛。

、巔峯時期的宋代曲子詞背後所映射出的內容

宋代民間的曲子詞,有着各式各樣的表達內容。每種歌詞都代表了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與文人筆下的歌詞內容不同,民間的曲子詞在表達內容方面更傾向於百姓的心聲。有反映農民起義的詩歌,有些是反映民族矛盾的民歌和民曲,有些是表達男女愛情的民歌民曲等等。

事物總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朝着高級發展。宋代民間曲子詞也是一樣,由於歌曲需要反映的生活內容越來越複雜,描寫的方式,越來越要求多樣化,描寫的手法,也越來越要求細緻。於是適應了現實的要求,民間新的歌曲體裁——曲子,就不斷湧現出來。也造就了宋代民間曲子詞正朝着多元化發展。

宋代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大都市的繁榮,市民階層的力量更加壯大。他們對文化生活的要求,對於曲子的創作和大型新曲式的創造,也有着一定的推動、扶植和集中的作用。

總之,宋代勞動人民對曲子詞的創造是原汁原味的,比較宋代之前的民間曲子詞,已經有了飛躍式的進展,正是因為勞動人民打下的堅實基礎,才使宋代的曲子詞在歷史星河中永放光輝。

、婉約派,豪放派詞人對宋代曲子詞的貢獻

曲子詞之所以在宋代的發展達到了巔峯時刻,是離不開諸多詞人的創作,民間曲子詞的發展為專業詞人打下了夯實的基礎,在此之後,曲子詞在專業詞人的手下,突破了五言、七言律詩、絕句的舊有成規,創造了一種新的詩歌表達形式。正是由於他們的貢獻,使曲子詞在宋代的發展達到了巔峯。

1、婉約派詞人代表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在書香世家,早年生活很好。她的父親李格非收藏了很多書。作為一個孩子,她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奠定了堅實的文學基礎。婚後,趙明成夫婦致力於字畫石的收集整理。金兵入侵中原時,南下徘徊,孤單一人。她的詩歌大多描繪了她早期悠閒的生活,而後期則大多是對她的生活和情感的哀悼。形式上善於運用白描技法,自創手法,語言優美。這些詩強調和諧和優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説,反對用作詩文的方法來作詞。

根據李清照的《詞論》,詞與詩、文的最大區別是詞的音樂性。詞必須與音樂結合,才能唱。其創作的突出特點是,創作中所使用的詞組必須符合曲調的要求,使曲調的升降與音樂的高度緊密結合,使曲調在演唱時圓潤動人,產生節奏感。否則,在唱歌的時候,就會走調。她寫自己的詞時,非常注意詞的節奏,用音樂語言來增強詞的藝術感染力。

李清照:《聲聲慢》作品

如《聲聲慢》一詞中: 起句便連續使用七組重疊詞的音韻處理,使人讀起來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 在這十四個疊字中,除“覓覓”外,其餘十二字的聲母全屬齒音; 除“慘慘”外,其餘十二字的韻母全屬齊齒呼韻母,讀起來婉轉悽楚; 從而營造了一種如泣如訴的音韻效果,加強了詞作的音樂性。

後世中不少人仿放李清照的這種寫法,但都不如她用得出奇制勝而又自然生動。毋庸置疑,李清照也為曲子詞在宋朝的巔峯發展做出了貢獻。

2、豪放派詞人代表

岳飛:字鵬舉河南湯陰人。

岳飛,字鵬舉。二十多歲從軍,在南宋時期抗金戰爭中累建奇功,從士兵到元帥,是抗金四大名將之一。金人對“岳家軍”懷有恐懼心理,所謂“撼泰山易,撼岳家軍難”。因為他力主北伐、恢復國土,提出“還我河山”的口號,被投降派的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迫害致死。後來,宋孝宗為他平反,追封為鄂王。

岳飛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不是音樂家,但他的詞卻為後世傳唱至今。一首《滿江紅》,詞中洋溢着勇赴國難、氣吞山河的凌雲壯志,既能激發起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操,又能使人們對這位抗金元帥鐵馬金戈、縱橫疆場的形象得以領會。諸如: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名句。

數百年來激勵了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豪情壯志。這首樂曲,是近代音樂史學家楊蔭瀏先生將元人薩都拉的《滿江紅》曲調用來配上的。在抗日戰爭時期,全國的愛國志士傳唱此歌,均以此歌表達堅決抗日、還我河山的愛國主義情操。這一方面也説明了岳飛雖然沒有在宋朝當時對曲子詞留下佳作,但是他的文學作品,在後世卻經久傳唱。

岳飛:《滿江紅》作品

在民間歌曲的基礎上,在經過了姜夔、張炎李清照、蘇軾、岳飛等大詞人的改變創作之後,曲子詞從歷史的長河中來到宋代,造就了一代詞曲輝煌。歸其原因,筆者認為,是如下原因,使曲子詞在宋代的發展達到了巔峯時刻:

一、宋詞作家人數眾多,所創作出來的宋詞作品也是不計其數。僅當今可以考證的宋詞作家,有 1493 人,可考證的宋詞作品,有 21055 首,相比唐詩而言,宋代詞作家和宋詞作品是唐代十倍有餘。從數量上,曲子詞在宋代已然達到巔峯。

二、在眾多宋代詞人之中, 著名的大詞人比比皆是,有個人專著的詞人達313人之多,如蘇軾的《東坡樂府》、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柳永的《樂章集》等等,這些專業詞人所創作的作品,在質量上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無疑也推動着曲子詞在宋代達到巔峯。

、宋代曲子詞的消逝原因及對後世的影響

曲子詞在隋唐時期收到“燕樂”的影響而廣泛流傳,到了宋朝的發展則達到巔峯時刻,然而,宋朝之後,曲子詞並沒有再繼續流傳下來,逐漸開始消逝,實屬遺憾。歸結曲子詞消逝的原因,筆者認為有如下幾點:

首先,是受到當時統治集團的強行禁樂。

北宋末年,由於金兵的大肆入侵,靖康之戰的爆發,北宋統治集團覆滅,宋徽宗的第九子趙構,後在臨安建立了南宋。在改朝換代的時候,曲子詞大量的詞譜丟失。且南宋初建,統治者為了報仇雪恨,下令禁樂。導致“天下不聞和樂之音者,一十有六年”由於朝廷的禁樂,勾欄瓦肆已經不再像北宋的時候,可以演唱了。

其次,南宋時期的愛國志士,都懷有一顆一血靖康之恥、收復北方國土的愛國心,此時創作出來的新詞,大都以豪言壯語為主,已不再是純粹的音樂了。如陸游的一首家喻户曉的《示兒》:

陸游的《示兒》

這首詞是詞人寫詞來抒發對祖國被侵略的悲痛之情,完全用語言來表達,而與音樂已然沒有關係了。

第三,由於南宋詞人對曲子詞的格式要求越來越嚴格。

上面講到,曲子詞在民間和專業詞人手下的發展,在北宋時還算比較多樣化,自由化;但是到了南宋,出現了很多詞的規範,如楊纘的《作詞五要》、吳文英和沈義父的詞法之輪等等,這些都極大地限制了曲子詞發展的多樣化。

第四,受到別的音樂形式的排擠。

宋朝的音樂藝術是十分豐富多彩的,簡單來分,有五類不同的形式:就歌曲而言,有叫聲、嘌唱、小唱、唱賺、賺等樂種;就歌舞而言,有舞旋、舞劍、舞判等節目;就説唱而言,有説話四家、鼓子詞、諸宮調等重要曲種;就戲劇而言,有傀儡、影戲、雜扮、雜劇、院本、南戲等劇種。

、寫在最後的話

到了南宋中後期,新生的音樂形式逐漸代替曲子詞的地位,受到了當時大多數文人墨客的喜愛,也更符合百姓的審美趣味,於是曲子詞逐漸變得沒落。也正應驗了那一句老話,任何事物都處於不斷髮展變化的過程,曲子詞由先秦時代的萌芽,到隋唐時期的發展,到宋朝時候的巔峯,最後在南宋走向沒落,是歷史的必然。任何一種音樂形式。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環境之下,有它獨特的社會功能,一但這種音樂不能被人們接受的時候,必將走向沒落。

宋朝是我國古代經濟文化發展繁盛的時期,也是我國古代音樂的轉型期。曲子詞這種音樂形式自隋開例以來,到宋代達到了繁榮,即使後來開始走向沒落,但其對後世的傳統音樂發展過程所起到的作用依然是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