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數字貨幣如何奪得一席之地?答案原來藏在這裏
當前,比特幣,數字美元、天秤幣來勢洶洶,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該怎麼走?法定數字貨幣如何才能在未來奪得一席之地?上述問題的答案都藏在了100年前的中國貨幣史中,余文建等著,由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日前出版的《上海近代貨幣競爭—歷史與邏輯》正好揭開了這段歷史的神秘一角——貨幣競爭的來龍去脈。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馬端臨的《文獻通考》把歷史上的事實分為兩大類,一為理亂興亡,一為典章經制。理亂興亡一類的事實,是隨時發生的,今天不能逆料明天。典章經制,乃人預設之以待將來,其性質較為持久,也更有借鑑意義。以往的史學研究更喜歡探究帝王更替、朝代興衰,但《上海近代貨幣競爭—歷史與邏輯》一書不以理亂興亡為要,將視角鎖定在典章經制,以貨幣競爭和幣制演變為內在邏輯,系統、全面、詳盡、深入地梳理了清朝末年民國初期上海灘上發生的貨幣競爭史實,及時地填補了上海近代以來的貨幣史研究空缺,幫助當代人更好得了解上海一步步成長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歷史緣由,以此照亮未來前進的方向。
上海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近代歷史上成為各方政治勢力爭奪和角逐的“必爭之地”,本土軍閥和海外列強相繼粉墨登場,上海形成了以公共租界、法租界和上海縣城三個基本行政單位的城市管理模式,也加劇了上海的“貨幣競爭”(《上海近代貨幣競爭—歷史與邏輯》將“貨幣競爭”定義為各類主體出於各自利益考慮,對不同信用風險下的信用關係和不同交易成本下的技術革新的動態選擇過程,並認為貨幣競爭和貨幣演變是內在信用關係發展和外在技術革新共同作用的結果)。這期間發生了兩件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一是“廢兩改元”,二是“法幣改革”。
外國銀元的入侵,毫不留情得將中國貨幣史中的重要角色——銀兩趕下了歷史的舞台。當然,我們知道真實的歷史沒有這麼簡單,銀兩並非自發消亡,而是做了一番掙扎和抵抗,但歷史前進的車輪無人能擋,先進的制度必將取代落後的制度,落後的事物必將被先進的事物所淘汰,銀兩即是如此。
外國銀元並沒能獨佔中國的貨幣主權,在外國銀元相互之間的競爭中,本國自鑄銀元悄然崛起,中國在幣制上抗擊外國勢力的艱難鬥爭由該書第三章娓娓道來。先輩們的鬥爭歷史告訴我們,貨幣主權之爭寸步不能讓。考慮到許多其他國際貨幣的存在,縱橫捭闔未嘗不是一種選擇。
廢兩改元是銀兩與銀元競爭的最終產物,銀元制度戰勝了銀兩制度,統一了幣制,銀元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流貨幣。如果説銀元對銀兩是壓倒性優勢,那麼紙幣對銀元更是降維打擊了。銀本位制的弊端在生產力的不斷髮展中逐漸顯現,最終法幣改革應運而生,剛戰勝銀兩的銀元不得不讓出貨幣史的舞台,被無情地埋藏在歷史的塵埃中。
20世紀30年代,上海的紙幣市場的競爭空前激烈,既有本土勢力(錢莊、本土商業銀行、國家銀行)發行的莊票、銀元券、法幣,也有外國勢力(英、美、法、日等國的外資銀行)發行的各種紙幣,各類紙幣不僅內在性質不同、兑換標的物不同,還存在着區域差異和發行機構之別。早期外資銀行紙幣發鈔規模遙遙領先,後期隨着華商銀行的崛起和反帝愛國鬥爭的深入,外資銀行紙幣逐漸退出競爭舞台,但本土勢力發行的各類紙幣仍在競爭中流通。為了統一貨幣主權,民國政府啓動了“法幣改革”,商業銀行最終喪失貨幣發行權,國家銀行發行的法幣成為最終贏家。“法幣改革”使國民經濟出現復甦回暖,紙幣最終取代金屬貨幣,匯兑本位取代銀本位,這對此後中國政治經濟的發展走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書第四章詳盡的記錄了民國政府爭取貨幣主權獨立的歷史。
清末民初貨幣競爭的亂象與法定貨幣主權獨立的歷史,與當前各種數字貨幣氾濫的情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國紙幣的投放、回籠量在2015年達到了歷史峯值,但隨着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非現金支付工具的興起,社會公眾紛紛改變了用現習慣,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無接觸的“掃碼支付”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更安全、更便捷的非現金支付工具與現金的競爭是不是跟當年銀元與銀兩之爭一樣?比特幣、天秤幣、數字美元、數字人民幣等數字貨幣對非現金支付工具是降維打擊嗎?這個問題我們現在無法回答,但似乎可以從過去的那段歷史中細品一二。
未來,我國法定數字貨幣能否重演歷史,在新一輪的貨幣競爭中取得歷史性的勝利。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面對何種形式的貨幣競爭、何種性質的貨幣競爭,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時候,貨幣主權必須牢牢抓在國家的手中,絕不可旁落。無論是第五套人民幣紙幣、DCEP、亦或是數字人民幣,牢牢掌握貨幣主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
讀歷史的目的不僅僅在於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事情,而在於搞清楚過去發生的事情背後隱藏了什麼秘密,揭示了什麼意義,對現在和未來有什麼重要啓示。“廢兩改元”的得失、“法幣改革”的成敗,無不給我們當代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發行法定數字人民幣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財富。以五千年的歷史為鑑,我們這代人必將實現中國夢。
作者:張瀟瀟
編輯:唐瑋婕
責任編輯:戎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