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返回艙羣傘返回試驗現場。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供圖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隨着三隻巨大的降落傘在酒泉東風回收着陸場上空打開,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經過2天多的飛行,順利返回地面,預演了未來的一幕。
在神舟飛船首次試驗飛行21年後,其繼任者露出雛形。下一代載人飛船未來將與神舟飛船互相補充,為載人天地往返提供更多選擇。
關於新一代載人飛船何時能夠完成研製、真正承擔載人任務,可以從公開信息中獲得一些線索。5月5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曾宣佈,按計劃,中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其間一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包括4次載人飛行任務,仍由神舟飛船執行。
這意味着,短期內新一代載人飛船還無法投入使用。
返回艙再入返回模擬圖。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
為何需要神舟飛船“升級版”?
——空間站天地往返、載人登月等計劃需要更強大的飛船
從各個層面來説,新一代載人飛船都屬於神舟飛船的“升級版”。
載人能力方面,新一代載人飛船近9米長,最大直徑約4.5米,體重超過20噸。執行近地軌道任務時,可以一次運送6-7名航天員,比神舟飛船的3人增加一倍。
功能方面,新一代載人飛船兼具載人和載貨功能,對載人的返回艙稍加改造就能成為貨艙,向空間站運送補給物資,再將空間站的試驗樣品帶回地球。也就是説,新一代飛船能綜合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的功能。
如果從技術上看,新飛船相比神舟飛船,更是全面升級換代的新版本。據飛船研製方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介紹,與國際先進的天地往返航天器相比,新一代載人飛船能力毫不遜色,都具備適應多任務需求能力、更大的軌道機動能力、兼顧陸上和水上着陸能力等。
自1999年神舟一號到2016年神舟十一號,17年間,神舟飛船先後將11名航天員順利送入太空,並安全返回。
當中國人將目光投向月球和更遙遠的深空後,神舟飛船已經無法滿足更宏大的夢想。
相比神舟飛船,新飛船可以飛得更遠。可以送航天員往返離地球近400公里的空間站,還能實現38萬公里外的載人登月,甚至去更遠的星球探險。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在2019年初曾介紹,未來十年左右,中國人的足跡將踏上月球。
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與服務艙兩艙分離模擬圖。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
試驗船在軌做了哪些實驗?
——首次進行太空“3D打印”,未來可實現航天器零部件自給自足
此次任務的主要目標,是驗證新一代載人飛船方案的正確性。
為了驗證更多的技術和設備,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團隊為試驗船安排了高密度的飛行任務。在軌飛行過程中,試驗船要完成數十個關鍵動作,開展多項搭載試驗,可以説每一分鐘都安排得滿滿當當。
除了與飛船設計本身有關的驗證項目,如國際上推力最大的單組元無毒發動機、新型防熱結構與材料、大容積表面張力貯箱、智能自主軌控技術等,飛船還在空間中進行了一些科學實驗。
此次科研人員在試驗船安排了在軌精細成型實驗、材料摩擦行為實驗、微重力測量試驗等3項科學實(試)驗,為未來我國空間站建設運營以及走向更遙遠深空,進行前瞻科學研究和技術驗證。
其中,在軌精細成型實驗也就是俗稱的太空“3D打印”。
試驗船上搭載了一台我國自主研製的“複合材料空間3D打印系統”,科研人員將這台“3D打印機”安裝在試驗船返回艙中,飛行期間該系統自主完成了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樣件打印,打印出了兩個樣件:一個是蜂窩結構(代表航天器輕量化結構),另外一個是航天科技集團CASC標誌。
據介紹,此項實驗驗證了微重力環境下複合材料3D打印的科學實驗目標。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是當前國內外航天器結構的主要材料,開展複合材料空間3D打印技術研究,對於未來空間站長期在軌運行、發展空間超大型結構在軌制造具有重要意義。
也就是説,未來利用“3D打印機”,可以在空間站中打印一些需要的結構件,而不需從地面運送,將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試驗船還開展了一項高速局域網試驗,可以將飛船各個系統聯通起來。試驗結果已經滿足了任務的預期指標,速率達到千兆網的水平,相對傳統的數據總線來説,性能對標當前主流局域網速率提升了1000倍。
未來,通過這一系統,可以在空間站裏也形成類似智能家居的智能航天器信息體系。
前期氣囊緩衝技術試驗現場。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
返回方式有何變化?
——氣囊緩衝取代反推着陸,返回更舒適,也能水上回歸
此次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與神舟飛船的重要不同,在於落地的一瞬間。
降落傘將飛船速度降低以後,在降落到地面的一瞬間,還需要再次減速,保證航天員和返回艙內設備的安全。
在神舟飛船中,最後一次減速由反推小火箭完成,距地面1米時,返回艙下的幾個反推小火箭瞬間自動點火,以極強的緩衝力幫助飛船實施“軟着陸”。而在新一代載人飛船上,最後一次落地減速由6個氣囊實現。
新一代載人飛船首次採用了羣傘氣動減速和氣囊着陸緩衝技術,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到達指定高度後,2具減速傘和3 具主傘依次打開,將返回艙的速度從“飛機飛行速度”降為“汽車市區行駛速度”。落地之前,6個氣囊充氣打開,幫助艙體平穩“軟着陸”。
為何要用氣囊取代反推火箭?航天五院508所航天器返回技術專家黃偉解釋,根據新飛船的特點,經多方案比較選擇了氣囊,氣囊的優勢主要在於可重複使用,可以適應更復雜地形,緩衝水平速度、着陸穩定性更好。
新一代飛船不僅可以在陸上着陸,也可以返回到水面上。氣囊的使用就適應了落水的情形,起到漂浮作用。
不過,黃偉表示,氣囊與着陸反推其實各有優勢。相對着陸反推,氣囊控制精度更難以保證。所以説其實是各有優勢,但針對新飛船,用氣囊更合適。
此次新一代飛船試驗船的成功着陸,驗證了羣傘氣動減速和氣囊着陸緩衝技術的可行。不過,與試驗船同時升空的另一個載荷——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6日在返回過程中出現了異常。
該試驗艙是創新性採用充氣展開技術研製的新型空間運輸飛行器,如果研製順利,未來在提高空間載荷返回過程可靠性的同時,還可以大大降低物資返回成本。
新京報記者 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