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5G·24小時”展示5G+無限可能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科技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劉揚

直播在當前中國社會已經成為全民喜聞樂見的一種傳遞信息、交流情感、展示成果甚至“帶貨”的全新傳播模式。在5月17日世界電信日之際,一場視角新穎、內容豐富、方式創新、解讀專業的“中國5G·24小時”直播活動備受關注。

為什麼這場直播這麼受關注呢?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經過梳理發現,包括兩大原因:一是形式新穎,民眾接受度很高,特別適合年輕網友接受。直播中涉及到的內容不僅包括全球首架5G航班“HELLO 5G”號起飛、基於5G技術等“新基建”的重大國家項目,更有普通人關注的吃穿住行娛樂文化的多層次需求。

長期跟蹤中國通信產業發展的專業人士黃海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首先,世界電信日期間的“中國5G·24小時”活動, 結合了時下最流行的直播形式,採用了5G VR等最潮流的科技成果,增加了與消費者多方面互動和感情交流的機會。其次,疫情防控重要,以前線下舉辦的大型科普惠民慶祝活動,變成線上完成,儘可能減少了人羣聚集,又完成了企業重頭活動,是一種社會責任擔當和經營發展的平衡。最後,疫情後,線下活動會逐漸回到主流,因為線下的溝通交流更加容易和充分,但線上直播也必將迎來新的增長期,因為我們有大量的公司高層和消費者,已經熟悉和喜歡的這種直播模式,而且中國電信等通信運營商提供的5G千兆寬帶等網絡也發展迅速,能夠支撐起這樣的大規模直播需求,還能提供更好的體驗(如高清、時延低、網絡穩定)。

二是內容全面而接地氣。內容板塊包括:中國電信的5G業務與能力、體驗中國電信5G行業賦能優勢、觀摩中國電信5G產業鏈核心能力、與科技大咖共話5G熱點議題、5G 4K雲賞華夏盛景。通過主播講述、專業人士解讀、外景展示、VR同步直播等方式來全面呈現5G發展的各種可能。

知名科技媒體創始人宿藝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5G是什麼?“中國5G·24小時” 給出了清晰答案。中國電信與眾多合作伙伴聯手,讓5G與未來清晰可見。這是中國運營商首次完整的視頻直播演示5G帶來的生活變革與產業革命。這種方式非常聰明,不僅貼近用户強感知,並且拉進了與產業鏈重要合作伙伴的距離。

宿藝認為,中國電信主導的“中國5G·24小時”直播活動除了展示5G技術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可能性,還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中國5G牌照發放已近一年。但作為人類歷史上最複雜、跨度最大的一代通信技術,5G對人類生活方式、產業賦能的變革才剛剛開始。特別是在疫情衝擊、國家“新基建”的推動下,5G的重要性更加突顯。在這個關鍵階段,我們迫切需要讓廣大用户真正的認識5G、瞭解5G,擁抱5G;我們需要各行各業協同創新,共同完成5G生態圈的裂變式發展。中國電信主導的“中國5G·24小時”,首次完整的向全體用户、全產業展現出了5G帶來的巨大變革力與創新想象空間,並且是抬頭可見、觸手可及,可以説推動5G普及與創新進程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中國5G·24小時”背後,充分展現了中國電信等中國通信運營商強大的5G技術實力與社會責任擔當。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中國通信學會理事長陳肇雄17日出席2020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致辭時表示,我國光纖用户滲透率達93%,4G用户達12.8億,規模全球第一。5G商用加快推進,開通5G基站超過20萬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佔GDP比重超過三分之一,增長貢獻率超過50%,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主要動力。社會信息化向更高水平拓展,電子政務、智慧醫療、在線教育等新模式加快普及應用,電信普遍服務持續深入推進,網絡扶貧成效顯著,行政村光纖通達率、4G通達率均超過了98%,深度貧困地區貧困村通寬帶比例達到98%。疫情期間,信息通信技術(ICT)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支撐復工復產復興的有力武器,大數據有效服務中央和地方疫情態勢研判和精準施策,“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提供境內外到訪地查詢服務超過11億次,助力疫情排查;5G 遠程醫療等應用服務近萬家醫療及相關機構,20餘種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在數百家醫院;“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台”穩定運行,訪問超過16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