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巢2019年虧損7.81億元!堅持收費的背後,一場資本暗戰正在上演
中國經濟週刊-經濟網訊 近日,豐巢收費事件深受關注。讓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是,豐巢為何冒着得罪用户和損失市場份額的風險,仍然堅持“超時保管”收費的政策?據央視財經,誕生於2015年的豐巢,經過連續4輪融資,總規模已達55.7億元。2017年,中國郵政控股速遞易正式進入智能快遞櫃行業;2018年,菜鳥又推出菜鳥驛站智能櫃;2019年,京東也在各大城市投放自營快遞櫃。國內智能快遞櫃市場份額:目前豐巢市佔率約44%,覆蓋100 個城市,中郵速遞易市佔率約25%,覆蓋300個城市,京東自提櫃覆蓋26個城市。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宋傑|攝
而就在宣佈收費新政的五天後,豐巢控股股東順豐宣佈併購中郵速遞易,重組之後,豐巢的市場佔有率將提升至69%,成為中國快遞櫃行業市場的絕對“老大”。但高市場佔有率不意味着盈利,公開數據顯示,豐巢2020年一季度虧損2.45億元,2019年虧損7.81億元,而中郵智遞2019年虧損5.17億元,兩大行業巨頭2019年合計虧損近13億元。
據央視財經,快遞櫃行業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在其成本結構中,購買櫃組與小區入場費是前兩大支出,邊際成本的遞減效應並不明顯。錢燒完了,盈利卻跟不上。智能快遞櫃市場,似乎遭遇了一種惡性循環。從“免費寄存”到“超時收費”,快遞櫃始終在探索盈利模式,卻至今沒有答案。隨着人力成本的增加,“最後100米”是消費者對電商快遞服務體驗最直觀的環節,但卻一直是快遞行業效率提升的瓶頸。這個環節集中了快遞公司、快遞員、豐巢、物業和消費者之間交錯的利益博弈。(編輯:何穎曦)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