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京東李昌明:“同城零售”考驗平台商家供應鏈最優解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科技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王楠】隨着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零售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線上線下融合趨勢更為顯著。隨着消費者對方便快捷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同城零售”正在成為各大電商下半年的新戰場。

從線下到線上,從大賣場到小云倉,“同城零售”的故事其實早已開始。

2018年連鎖零售巨頭沃爾瑪就開始了所謂“同城零售”的探索。

最初,沃爾瑪與京東到家合作,在京東到家上搜索沃爾瑪,只要3公里內有門店,就能確保1小時內送達。

上海寶源路上的沃爾瑪雲倉,就坐落在京東配送站隔壁,不起眼的門面內藏着一間不足30平方米的倉庫,裏面整齊擺放着10多個貨架,陳列着各種飲料、生鮮速凍、薯片泡麪零食等商品,共有3名工作人員負責收單、配貨和發貨。達達快遞負責取件配送,確保1小時內送達顧客,顧客平均需要為此每單支付4-5元運費。一位達達騎手告訴記者,整個店面配送量一天能達到400-500單。

不過,有媒體指出,受到運營體系、物流運力、投入成本,以及消費習慣等因素影響,沃爾瑪的雲倉並沒有出現爆發式增長,“同城零售”也還在繼續摸索中。

“零售商的數字化、商家和品牌商渠道的打通、平台配送升級、用户的精細化運營,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不斷優化的。”京東零售集團物競天擇事業部總經理李昌明告訴記者。在李昌明看來,用户數字化、全渠道銷售的趨勢是不可逆的。

“所以,近期我們對京東‘物競天擇’項目進行了一系列升級。”李昌明告訴記者。

據瞭解,“物競天擇”項目一直以來被外界視為京東超市突圍“最後一公里”,打響30分鐘效率戰的利器。

據李昌明介紹,物競天擇本身是從業務的痛點出發,最早是因為在線上銷售的快消品,重物、拋物,一方面是運費比較貴,另外是單值比較低,在原來大倉運輸上有一些業務運營成本非常高,基於這個痛點,從飲用水出發,做了基於社會化網點的接入,解決了長距離最後一公里變成短距離運輸的事情。再往後發現這種鏈接社會化業務的方式延伸的場景非常多,除了這些重物、拋物,包括低單值的產品之外,消費者對這種即時配送的需求也是比較強烈的,同時可以給京東豐富一些商品,可以優化整體的供應鏈,所以就慢慢的延伸出來了現在的物競天擇項目。

而在李昌明看來,“同城零售”更像是同城業務全業態的整合,特別在商超領域,更需要連鎖、平台、品牌三方之間的利益達到一種平衡,才能共同服務好消費者。

“一方面我們需要跟更多的線下連鎖店鋪網點接通,提供給消費者更多的sku。與此同時,更需要大的品牌商深入地參與到各個環節中,給到消費者真正的實惠,此外平台還要具備給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的能力,三方協同後才能真正把這個業務做好。”李昌明説。

那麼,在“同城零售”中較為重要的sku精準供給方面,李昌明則表示,在同城零售業務中我們加強LBS(基於位置服務)因子,把原來京東沉澱的經驗,應用在新的業務領域。目前京東可以依據城市的維度,根據同城的銷售特點,可以給消費者推薦不同的產品,更符合當地的消費者的需要。目前為止京東已經將“物競天擇”引入超過200個城市,覆蓋線下門店5萬個,一小時生活圈數量達到2萬個。

關於2020年的計劃,李昌明表示,“物競天擇”更多是在尋找業務的發展路徑。比如對消費者相對友好的訂單購買鏈路,以及更順暢的履約體系;品牌商端,則需要打造一套基於線上線下整體的消費鏈路,實現線下用户的線上化;“物競天擇”還針對線下店打造了一套端管網的履約體系,包括訂單流轉、網絡建設,以及末端店鋪的接單、派單等。

“目前京東‘物競天擇’項目正在搭建數字化產品,在打通商家的經銷存和會員系統基礎上集成線下部分,建成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景數據。”李昌明表示,商家和品牌商可分渠道、分區域查看銷售、用户、服務、營銷等全鏈路數據,以及時掌握銷售趨勢,進行行業對比。而用户運營方面,“物競天擇”從粗放的撒網式觸達消費者,轉變成了針對消費者需求和行為進行運營,主要向商家和品牌商的差異化競爭提供決策支持。

“寶潔就成立了全域部門,將之前的電商團隊和線下KA團隊進行了整合。如今消費者的決策多在線上,出貨則來自線下,品牌商如若不作調整,會面臨更大內部挑戰。以華冠超市為例,此前華冠的線上銷售能力不強,物競天擇項目根據華冠店鋪所在地理位置匹配了對應人羣,並與京東用户匹配進行了精準投放,近期銷售數據顯示,華冠幾家店的排名都進入到整體銷售前十名。”李昌明表示,物競天擇目前的主要在做的事情,是通過鏈接全渠道打造極致的供應鏈,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去實現成本、效率、體驗的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