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面膜説得過“諾貝爾化妝學獎”?直播帶貨豈能搞忽悠
受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網上購物,電商直播行業逆勢上漲。但僅今年前5個月,杭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就收到直播電商投訴1061起,涉及承諾沒兑現、產品質量、虛假宣傳等。
圖源網絡
時下一些直播帶貨中,網絡主播什麼都敢説:賣代餐粉稱“3天減掉體重1~5斤”,甚至宣稱可以治療各種疾病;賣面膜的説“諾貝爾化妝學獎”;還有的直接説“我們家的產品質量這一塊絕對是NO.1”……這些誇大、虛假的宣傳,透支的是消費者權益和市場信用。
應當看到,直播帶貨改變了營銷生態,為創新創業引入一潭活水。7月6日,人社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佈9個新職業。其中,“互聯網營銷師”職業下增設了“直播銷售員”。人們熟知的電商主播、“帶貨網紅”有了正式的職業稱謂。電商主播、“帶貨網紅”成了正式新工種,成為新業態的新興就業者。這既是對直播帶貨行業的肯定,同時也意味着直播行業進入規範化、有序發展的階段,有利於促進直播帶貨行業健康發展,行穩致遠。而一些商家之所以在直播帶貨中挖“坑”,直接原因是為了去庫存、掙流量,“搞一錘子買賣”。
“忽悠要埋單、吹牛要上税”,直播帶貨也得嚴格依照《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價格法》,只有嚴格的行業監管,才能讓直播經濟對市場和消費者有起碼的敬畏感。看直播的不是“人傻錢多”,直播帶貨不可失信於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