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豐巢快遞櫃突然宣佈“超時收費”的舉動,引發了眾多消費者熱議,甚至有小區直接以侵害業主權益宣佈“暫停啓用”豐巢快遞櫃。
細究起來,消費者的爭議點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快遞員將快件存放在快遞櫃時已經付過一次費用,為何還要對用户收費?二是其他快遞櫃大都是24小時之後才收費,豐巢快遞櫃為何只免費12小時?
筆者認為,要回答這兩個問題,首先得直面末端配送“最後100米”的問題。
這些年,依託於電商行業的迅猛發展,我國快遞業務量迎來高速發展。國家郵政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635.2億件,同比增長25.3%。業務量的高速增長,給末端配送也帶來了很大考驗與挑戰。有快遞員每日派送量已漲至280件,“不用快遞櫃根本送不過來”。
作為解決快遞“最後100米”問題的重要方式,快遞櫃的出現,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送貨上門無人簽收、快遞丟失等問題,也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方便的快遞暫存場所。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快遞櫃在無接觸配送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過,這並不代表所有消費者都願意到快遞櫃取件,快遞員也不能將用户快遞擅自放入快遞櫃。2019年6月份,交通運輸部發佈的《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中規定,快遞員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徵得收件人同意。如今,快遞櫃宣佈超時收費,如果快遞員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將快件投至快遞櫃,這不僅讓消費者享受不到本來應有的上門服務,還有可能因為存放快遞櫃而要多花錢,消費者自然不樂意。
此次關於快遞櫃超時收費的爭議,無疑給快遞“最後100米”的服務質量打了折。目前,在快遞“最後100米”領域,已逐步形成快遞員上門 智能快件箱 服務站三種業態共存共生的格局。想方設法提高快遞服務質量才是解決快遞“最後100米”的關鍵。
提升快遞“最後100米”的服務質量,離不開多方協同創新。一方面,快遞企業要提醒快遞員在使用快遞櫃前,要儘可能向客户確認是否同意存放快遞入櫃,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權,使用快遞櫃後要及時提醒用户超時可能帶來的額外費用,避免引發投訴;另一方面,可將快遞櫃納入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提供用地保障等配套措施。從近期出台的政策來看,全國末端配送環節的基礎設施和資源配套等方面的建設將會得到進一步推進。此外,還要鼓勵電商、快遞等企業與實體店、小區物業等開展末端配送服務合作,進一步釋放快遞市場活力,暢通快遞末端服務渠道。(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吉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