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6日,證監會、上交所分別發佈修訂後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進一步明確了科創板支持方向、行業領域、科創屬性指標等科創屬性要求。
科創屬性評價指標體系再升級
《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自2020年3月推出以來,增強了審核註冊制標準的客觀性、透明度和可操作性,為科創板審核中把握好企業的“科創屬性”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3日,科創板上市公司已達265家,初步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醫藥生物等上市產業集羣。
根據數據統計,已上市企業整體科創屬性較強,均滿足科創屬性原先的3項常規指標(研發投入佔比、發明專利、營業收入),且有佔比約77%的企業滿足5項例外情形的至少一項,科創板“硬科技”屬性獲得一定的體現。
對比之前,此次修訂後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存在以下四方面變化:
第一,將科創屬性評價的“3+5”指標升級為“4+5”指標,即新增“研發人員佔當年員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防止企業通過研發投入注水、突擊購買專利等方式達到科創屬性的評價標準;第二,建立科創板行業負面清單制度,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創新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並禁止房地產和主要從事金融、投資類業務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第三,增加科技管理、科學研究等上市委委員數量,充分發揮交易所科技諮詢委的作用,形成監管合力;第四,強化制度規則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壓實中介機構責任。
科創板IPO制度再進化
自今年以來,科創板IPO審查更加重視“科創”屬性,申報和在審企業中出現了少數企業缺乏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市場認可度不高等問題,以及存在部分企業“帶病闖關”、現場檢查高撤回率等現象。
“可見,此次對科創屬性評價指標體系的升級,使得科創屬性的評判更為量化,且更強調對‘硬科技’而非單純模式創新的支持。這有利於保障科創板的科創成色,為註冊制的全面推進奠定紮實基礎。”開源證券總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長孫金鉅分析認為。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則指出,上市標準調整對科創板未來發展具有諸多積極作用。
“IPO不斷進化,科創板將繼續為‘科創’成色十足、代表未來方向、需要融資的企業服務,發揮出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伴隨IPO和退市制度的優化,促進資本市場‘活水’源源不斷流動,更多企業將登陸市場,激烈競爭、優勝劣汰,進一步提高創新活力和上市公司質量。此外,不斷優化的政策,體現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國家對於資本市場的空前重視,‘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科創板將全面助力中國新一輪科技週期,投資價值日益突顯。”王德倫進一步指出,科創板作為資本市場改革和創新的前沿試驗田,仍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硬科技”、致力於攻克我國“卡脖子”技術的優秀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政策紅利。
根據Wind數據統計,以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三年研發支出總額佔營業額超過10%,且2020年研發人員數量佔比超過50%為標準,共計有12家公司“含科量”較高。記者 劉揚
12家公司“含科量”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