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元宇宙三十人論壇(籌)、中國出版集團中譯出版社、鏈得得和鈦媒體主辦的元宇宙“雙11”學習狂歡節於11月6日晚19:30正式開啓。
11月9日晚,在藝咖科技創始人、洪泰基金合夥人陳文思的主持下,安信證券首席分析師、《元宇宙大投資》第一作者焦娟、阿里巴巴雲遊戲事業部總經理龍志勇、火山引擎雲遊戲負責人施凌翔共同就“火爆全球的元宇宙,到底怎麼投?”這一主題展開了討論。
以下為直播內容(略有刪減):
安信證券首席分析師、《元宇宙大投資》第一作者焦娟:我分六方面跟大家分享我對元宇宙的思考。
第一方面,元宇宙大投資。所謂的元宇宙在我們正常的研究事物當中,它大概是什麼樣的位置?因為大家都知道科技發生在過往當中劃分成TMT四個方面,那在TMT這四個方面,其實從上一輪的整體性表現來看,2013到2015年,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特別強的邏輯主線把四個行業串起來。
因為我本身對互聯網或傳媒這個內容比較熟,所以在這個方向,我就發現説基本上移動互聯網的這一輪紅利它是在2017年跟2019年雙頂,流量紅利雙頂。如果尋求更進一步的發展,就需要下一代的計算平台出現。我們大致研究了一下計算平台的歷史,發現新的計算平台出現,基本上都要發展新的革命性硬件,所以我們對元宇宙的關注它起源於我們對新硬件的方向的關注。
新硬件從2020年就陸陸續續出來兩個走向,第一方向智能電車,第二個方向是XR的方向,所以我們基本上以新硬件作為切入去匹配下一代新硬件的計算平台。所以元宇宙這個方向我們認為它肯定是前景非常廣闊的。
基於這樣比較縝密的判斷,我們才快速的出了這樣一本書。
那我先説一下就是這本書跟前面兩本書,是《元宇宙》,還有《元宇宙通證》之間是什麼關係。這三本數中譯三部曲,《元宇宙大投資》也是三部曲之一,也是第三部,它的核心在投資方向上,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這本書這樣主題是建立在前兩本書的基礎之上,然後專門聚焦在投資這樣的領域裏面去。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先提一下這本書跟前面兩本書的關係。
第二個就是我會花一點篇幅更多的去講這本書到底在講什麼。那我們正常的這樣研究對於方向或行業,正常是按照這個行業或者公司這樣特質它的上下游它所處行業的競爭格局。一般是用這樣的比較科版的方式去研究,但是元宇宙它比較新,所以我們就採取了這樣一條路徑選擇。
我們按照元宇宙的定義、元宇宙的這樣研究框架、元宇宙的本質,它的歷史觀以及最終的終局推演,我們按照這樣研究思路所以這是這本書的主脈絡。
那這本書我們在開篇其實提的不是這些,我們開篇提的是説,如果説要備戰《元宇宙投資》這裏面最重要的基石有哪兩塊,第一塊一定是元宇宙的定義,因為其實雖然説全民都在討論元宇宙,但是我個人覺得説大家對定義的一些認知跟理解其實差異非常大,或者説分歧非常大。所以我們在開篇就提到説首先你對元宇宙的這樣定義,一定是要非常清晰的。
所以我們給的定義是説從投資的角度,元宇宙它的定義是囊括現實物理世界,也説它不是純粹虛擬的世界,也不是説跟現實世界平行的這樣世界。它一定是要囊括現實物理世界。同時它要數字化、與虛擬結合,所以第一塊基石一定非常深刻的理解元宇宙的定義是什麼。因為如果定義不清晰,也就是出發點不清晰,那後續研究出來的認知一定是偏頗,這是第一塊基石。
第二塊基石很多朋友可能會問,元宇宙你跟區塊鏈或者NFT什麼關係?所以這裏面我們認為區塊鏈跟NFT是元宇宙當中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這樣部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怎麼樣去理解區塊鏈跟NFT對元宇宙不可或缺的這樣重要性,這個也是篇幅當中第一篇開篇去討論的兩大基石之一,這是第一篇。
那同時我們給出了我們對元宇宙投資的這樣六大研究框架,在這大框架是包括六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硬件入口跟操作系統。第二部分是底層架構、第三部分是後端基件、第四部分是核心的生產要素,我們是把人工智能單獨列了出來。第五方面是內容跟場景,第六是協同方式。
這六部分缺一不可,並且這六部分基本上構成了元宇宙大投資的六大走向或者六大組成部分,所以這裏面最重要的研究框架這是這本書最基礎的底座,這是第一篇。
那第二篇就是我們大概去看一下元宇宙的這樣本質大概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説一定要看元宇宙的這樣本質?因為投資它是非常縝密的事情,不管是我們金融資本還是產業資本,如果説你把錢給了公司,那你這個錢給這公司到底投向的是什麼地方,這一點就涉及到元宇宙的到底是什麼。所以這一點是元宇宙的內核,這個內核我們認為就是數字化人這樣的感觀體驗。
為什麼説要數字化人的感觀體驗呢?因為互聯網的本質,它是把人的視覺跟聽覺這樣的體驗給數字化。
比如説以前我們看一些戲劇表演看線下或者看現場,那現在基本上大家消耗的很多內容都是線上的影視、遊戲或者是説一些直播內容。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移動互聯網人,舉例子,我們的觸覺、我們的味覺、嗅覺、甚至是我們的第六感,那這一些能不能數字化?其實這一點就涉及到技術的驅動的方向,這一點就是元宇宙的這樣本質。
所以我們就一定要時刻牢記,在元宇宙的這個方向當中,其實核心就是協助很多的技術方、很多的入局方去實現,把人的感官體驗數字化。
第三章我們基本上進行了歷史觀,所有的歷史觀就是在於回答大家問題,那元宇宙是不是有點遠?其實元宇宙它並不是説一定非常遙遠,原因是站在過去的基礎之上,我們就會發現,到了現在基本上所有的需求都指向新的計算平台,新的計算平台,有新的硬件,用户的需求都指向方向,所以我們只需要等待這樣發展節奏,以及推進了這樣速度,那方向肯定不是問題。
第五章我們就快速的進入了終局的探討,為什麼探討終局?因為這裏面非常嚴肅的去看待元宇宙的投資,你必須大致要看到它的終局市場描繪什麼樣的景象,雖然這裏面稍微學術了一點,我們認為在元宇宙終局當中,人的功能其實還是有很多的信息,所以需要人類增強,形成人機協同體,用這種方式,可能能夠增進我們很多的能力,或者是説一些效率。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對於終局推演借鑑海外國防部發布的白皮書,基本上指向生物治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為什麼要看終局,其中某種意義上以終為始,你才能知道我們所謂的研究跟投資到底幹什麼,或者説到底走向什麼樣的方向。
説這到裏,我就稍微提示一下,我們所有的歸納跟推演,它有可能不一定對,但是我們指出了一種可能性,或者給了你一種思路,這一點就是在做研究或投資的過程當中,我個人認為非常重要的地方。
有的時候有一些思路,它不一定是説真正可能若干年之後,它一定會沿着這個思路走下去。但是我們可以實時的進行調試,或者實時的進行迭代、調整、更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我們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就是給出了這樣一種非常連貫、非常縝密的這樣推演的思路,這是剛才提到的第五章。
這樣看起來就是三四五章基本上就給的是本質、歷史觀跟這樣終局。
那第六章我們基本上就看一下它的全球的產業佈局思路。那這裏面非常重要的就是我們這本書的亮點就出來了,我們把全球20家的科技巨頭基本上分拆了一遍,為什麼要分拆了全球20家的科技巨頭呢?因為首先我們看到在海外,元宇宙的進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最近一段時間國內比較關注的是因為Facebook改名,微軟這邊也宣佈它的“企業元宇宙”的解決方案。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基本上我們所有的這樣關注點都是源於海外巨頭的大動作。
那今天剛剛我看到一些新聞説,英偉達它這邊給出了所謂的虛擬數字人這樣的工具平台,或者是説解決方案,或者説他們的一些思路。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預計這20個巨頭陸陸續續都會發布自己在元宇宙這些方向的一些思路、路徑或者是説資深的一些選擇方向。
所以我們一方面就是把所有的巨頭它目前在元宇宙這些方向的佈局全部梳理了一遍。
第二方面就是我們按照我們的研究框架把所有的一些巨頭進行一些劃分,看它的現佈局大概落座在我們框架哪一部分,所以整個梳理下來,其實會發現巨頭之間差異非常大,巨頭之間他們的一些資源稟賦的不同,就決定了他們當下的一些節奏問題。
比如説Facebook它可能看起來很激進有一定自己的激進原因,那微軟是不是激進它也算是比較激進,所以用這種方式分拆以及落座在我們研究框架之中,就會對這一些問題看的非常清晰。所以這一點其實這本書的20個案例分析我個人認為價值非常大的。
那另外就是看完全球的這樣視野,那要看一下像是全球各個地區大家在產業進度方面大家是什麼樣子。其實我們梳理完之後會發現美國跟中國基本上是投入力度比較大的這樣狀態。但是日本跟韓國也不弱,尤其是韓國跟日本在虛擬數字人這個方向,其實優勢是非常強大的。
所以如果把眼光放在全球,其實看這些事情。我們再回到國內,國內在元宇宙這六大方向上,我們認為比較靠譜哪一些方向比較好,因為是投資的思路,發展比較好的方向才是大家重點去關注,所以我們回到國內這樣視角我們認為國內在高端製造、在智能製造和智能資源分成了三種路徑,那這在三種路徑相對來講應該會有一定的競爭優勢能夠體現出來,或者是説受益的這樣幅度會比較明顯。
所以這個就是回到國內我們怎麼去看國內的這樣情況。
最後我們其實是把元宇宙的這樣投資置身於整個全球的投資脈絡當中去,我們看一下元宇宙的這樣投資它的價值或是意義在哪裏。那這裏面,首先我們認為基於我們對科技行業的這樣梳理,尤其是將近一百年的歷史梳理,元宇宙這個方向本身是沒有問題,但是你要等待它從渾沌期到快速發展期最後到成熟期肯定是需要過程。
另外我們特別強調在元宇宙的發展過程當中,不管是產業資本還是金融資本一定要把科技向善給前置進去。為什麼講這個問題呢?因為互聯網跟移動互聯網發展這些年的歷史有一些問題暴露的比較厲害,在當下肯定還是希望説吸取、借鑑過往上時代的一些經驗教訓,如果能夠前置進去,我相信這個發展更良性,並且未來的迭代速度也會更快一些。
所以總體就是這本書是這樣來描述的,同時我們在書中還放了一部分我們的這樣價值的評估體系。所謂的價值評估體系其實是針對於元宇宙當中的一些數字資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也把價值評估體系稍微給大家做這樣的指引。
總體來講這本書的大致脈絡我剛才順了一遍。那這裏面我想再花一點點時間給大家強調一下,這本書它到底對我們讀者來講它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首先我認為不管這個框架是不是完善,但是它首先給你框架,框架的作用比較全面這是第一點。
第二就是根據這框架我們把本質歷史觀跟終局都推演了一下,並且給了全球20個案例,相對來講不會有太大的偏頗,當然在論述當中可能每人都有自己的視角或者觀點,一方面給大家有一些信息的補充,另外一方面就算是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建議、思路、想法我相信也是有一定的啓發意義。所以這一點跟大家強調一下。
另外一點就是我想大概強調一下説在Facebook、微軟和英偉達這些公司陸陸續續在進步或者宣佈元宇宙的動向的動態更新當中,想稍微分析一下或者是説分享一下我對這個事情的認知。
就是我們會看到這些巨頭好像在這些方向,是在加速、是在投入元宇宙這個方向。那這個背後大家為什麼説一定要進入元宇宙這樣佈局方向?我個人認為一方面就是有一些巨頭可能錯過了移動互聯網跟互聯網的時代,所以它做了PC的大主,還是一定要把握好當下元宇宙。
另外一點其實過去互聯網跟移動互聯網時代,它從某種意義上來話,巨頭真的是百花齊放,真的是投社交平台,有一些巨頭擅長硬件,而有一些巨頭擅長的內容,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你從每個點去出發,你最終都能夠成長為大巨頭。
但是也可能在元宇宙時代競爭會更加殘酷一些,因為我們看互聯網發展到現在,它其實一方面就是剛開始把一些線上的信息開始往線下進行轉移,在這個過程當中,比如説以前我們的户口本,現在就變成網上的信息,所以第一步是信息化的過程。第二步其實是從信息化開始慢慢就變成了數字化這樣過程。所以在走向數字化這樣階段當中,目前當下是實現了視覺跟聽覺的這樣數字化,後續還有感官體驗的數字化,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有可能我們慢慢從數字化走向數智化,也就是智能化開啓,那在智能化時代有一點很重要,一定要有實時產生的數據量,或者是説一些數據。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硬件在未來元宇宙時代會特別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巨頭們好像都要跑步進入元宇宙時代。因為有一些巨頭他其實先天在硬件方向的佈局是不足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他其實還是很焦慮這樣狀態。
所以未來的競爭一定是更加激烈,然後巨頭們不停的在發佈一些動態,包括他自己宣佈自己的解決方案,在這一點上我相信後面越來越多的公司,基本上我們覆蓋20家巨頭應該都會有一些動態的更新。
最後我再稍微強調一下,就是所謂的科技向善,我們都知道谷歌先提出來不作惡,騰訊提出來科技向善,這個東西虛不虛呢?這一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未來是值得大家花更多的時間討論。因為本身科技向善是根選擇,或者説企業的選擇是主觀能動性的行為,我們在書上包括現在也比較強調這一點的原因,是因為説就像我認為我們寫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能為大家有一點啓發,那大家花時間來看這本書,至少不要讓大家有所辜負,所以這一點其實跟企業選擇科技向善的本質是一樣的。
大家把時間花在我們科技巨頭提供的平台或者服務上,那巨頭他應該能夠承擔一些責任,那這責任應該是他自己主觀去選擇的這樣條件的加入。所以我們認為科技越往後面發展,其實它迭代的速度是越快,那迭代速度越快,就是一方面給我們現在當下的社會帶來很多的一些進步跟繁榮。另外一方面其實也衍生出來很多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偏偏是科技所解決不了的,但是我們其實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人類文明發展從原古都是嘗試錯誤開始,難免有方向不明或者步履錯誤的時候,所以儘量防止迷失方向才能有所救,所以從這角度來講比較強調這一點。
這一點是在大的背景之下,因為我們國家比較強調碳融合、共同富裕、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都強調説國家所倡導的方向,大家在投資上一定要特別重視。
我相信這裏面是有很多一些格局高遠的政策制定者,肯定是有這樣的一些綜合考量。那科技向善也恰恰是符合大的趨勢之下,我們認為在元宇宙剛剛發展的這樣起點上,是需要內置進去的,或者是説前置進去的。所以這一點在分享的最後我稍微強調一下這一點。
所以總體來講,我們基本上自認為,在這一方面還是一致,我們認為、我們建議、我們強調科技向善,這一點跟我們寫這本書的初衷也是匹配,我們希望説跟我們的研究經驗,把我們的認知跟推演,能夠讓大家在讀這本書的同時有收穫、有啓發,不辜負大家這樣時間的交付。所以總體來講未來的科技企業應該在這一些方向的進程過程當中也應該是這樣態度。
阿里巴巴雲遊戲事業部總經理龍志勇:我來介紹一下我們對元宇宙和雲遊戲的一些觀點。一般來説呢我們認為元宇宙的產業鏈應該是包含了硬件、軟件、內容生態和基礎設施。那麼其中在內容生態裏面遊戲和社交都被公認為元宇宙早期最先落地的一些終端應用形態。
那麼我們是做雲遊戲,所以雲遊戲跨終端免配置無縫切換的這一些特性又將推動元宇宙走向更開放的生態,來構建元宇宙更豐富的一些社會屬性。
在當前現在我們這個行業佈局裏面,我們最近也發佈了新的品牌,面向雲遊戲時代的元鏡一體化的,一來我們有豐富的雲計算的資源和技術解決方案,也可以有效的支撐和維護雲遊戲乃至元宇宙虛擬世界的運行。另外我們來打通雲遊戲的產業研運各環節來保證內容輸出,來給元宇宙的內容做一些添磚加瓦等等。
我歸納兩點,我認為我們做的雲遊戲的技術跟元宇宙之間都有哪些關係?首先雲遊戲是元宇宙的基礎設施,從用户視角上來看,元宇宙有幾大要素,這一點我相信剛才焦老師在書裏面介紹了,我們來看看我們在雲遊戲的這一塊的優勢,能夠給元宇宙的體驗提供哪些支撐呢?比如説沉浸感這個要素方面,那麼分佈式的渲染能力、編解碼的技術能為沉浸感帶來非常大的好處。
在雲計算方面雲的中心和邊緣的雲邊協同調度是能為低延遲的元宇宙的要素提供幫助。
還有很重要隨時隨地接入,類似於傳送門的要素,可以通過雲遊戲來實現輕的客户端,把算力都放到雲端之後,把客户端變輕來實現對終端的低門檻的要求,實現隨時隨地接入。
我們為雲原生這一些遊戲所打造定製開發的套件,也能夠大幅削減開發迭代的成本,包括我們一些基於AI生成內容的工具是可以為元宇宙多元化內容提供貢獻的。
最後一點就是從元宇宙的很關鍵的要素社交要素上面來看,我們的算力轉移到雲端之後,可以支持大規模低延遲的互動性,這是能夠為這個社交性帶來新的貢獻。
那麼另外除了用户視角我們還有開發者視角,我們這個元鏡可以提供各種的技術解決方案和賦能開發者,推動雲遊戲的發展,以後還能把更多的場景,除了遊戲之外的一些場景,比如説教育、社交、體育等等這樣的場景滲透進去來豐富元宇宙的生態建設。
這是我們的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就是雲遊戲跟元宇宙的關係,雲遊戲也是元宇宙的必經之路,可能它是能成為元宇宙的最初的形態之一。那麼首先我們看元宇宙題材的電影場景,比如説頭號玩家裏面幾百輛車甚至於成千上萬的車實時競技的場景,這是可以通過雲遊戲的渲染和大規模的低延遲的交互技術實現,通過把這一些熟悉的場景概念實現,我可以快速的拉近元宇宙虛無縹渺的概念和普通人的距離。讓普通人能夠更快的理解和接受它。
第二個雲遊戲也是推動元宇宙更快落地的驅動力,隨着我們的業務逐步發展成熟,首先推動基礎設施的一些建設,比如説5G的建設,比如説邊雲節點覆蓋,同時也會升級內容生產的創作方式來重構遊戲引擎和一些遊戲渠道的商業模式等等。
這些也都會加速元宇宙的基礎能力的生態構建。
最後我們認為這個雲遊戲也會為VR、AR、MR等等,我們現在叫XR這一類的新型交互支持沉浸式的設備也能夠提供很好的賦能,因為這一些設備目前來講比較重,因為算力、存儲等等包括耗電等等對於設備來講增加了很多重量以及成本。
所以把這些算力存儲雲端化能夠大大降低設備的負擔,使的沉浸感作用很大的這些設備,能夠更快速的普及,這也是雲遊戲對於元宇宙的很重要的貢獻。
火山引擎雲遊戲負責人施凌翔: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施凌翔,我目前負責整個字節跳動旗下的技術引擎平台叫火山引擎雲遊戲的業務。
我感覺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是相對多元的,所以在本次環節上面我既是分享者也是學習者,跟各位前面專家學者也好或者是投資人也好,我們更多去探討在元宇宙或者在雲遊戲上面的一些創新點和技術點等。
在這一塊我更多定位創新者和創業者,因為其實當新技術、新產品、新的商業模式出現的時候,我是會讓自己站在整個人文和技術的十字路口在感性和理性尋找平衡點。
所以在之前焦老師給我講到這些元宇宙的整體的研究框架和方法論的時候,我覺得非常優秀、非常有洞察,並且有一些感同身受的地方。
所以在這裏我就試着快速的提煉一下前面幾位的一些優秀的創新者或者分析師的一些想法。
我覺得其實如果我們要把一件事情看的更透,可能需要有一些底層架構,而這些底層架構包括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要是會講故事的人,能夠儘可能的去描繪我們需要達到的目標和未來。
第二個就是能做閉環,自己吹過的牛大概率要去實現。
第三個能做沉澱,像焦老師剛才那一套方法論和框架其實是自己做了研究和分析之後沉澱下來的,可以去複用和套用的邏輯。
我覺得我們這個話題在講三件事情,第一就是我們聚到一起的這一羣人講什麼故事?。第二個我們如何真正的落地?元宇宙投資也好、商業化也好、落地也好,沒有做過閉環是沒有權利説我能把這個故事講完整的。第三個説如何沉澱出合適的解決方案,最佳實踐和商業模式。
剛才阿里講到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等等這其實是第三層。
我們嘗試把這個複雜問題簡單化,首先我要説的元宇宙題太大,所以我本次分享的跟線上同學聊的都是我對於元宇宙的一些見解,因為我本身是做雲遊戲為主,所以元宇宙這一塊我更多發表的個人觀點,不代表公司的觀點。
其實圍繞這幾個話題我可以把它變成個小的問題我嘗試去解答。第一其實剛才焦總也講到比較有意思的點,什麼是元宇宙?什麼時候會來?它終局怎麼樣怎麼演進的?我覺得大家一提到元宇宙第一個冒出來的概念就是剛才有同學講到《頭號玩家》中的綠洲,這是脱胎於現實又與現實平行,並且始終完整的經濟系統、數據、數字物品、內容、IP等等都可以在這裏面。
個人用户也好、機構也好、公司也好都可以在裏面去創作這些內容,創作這些數字的商品,然後來保證這個世界的持續增長,這是我認為對於整個元宇宙的定義是我個人的觀點。
其實在這裏面,我們也聽到一些其他的互聯網巨頭,包括Facebook也好等等它講的元宇宙是什麼?Meta到底是什麼?他們更加強調真實體驗的互聯網,和更加強調終端的XR整體的設備,更加強調新的顯示和新的交互。其實本質上我們真的要講Meta既然包含宇宙的概念,必須要有現實的宇宙所運行相對應的整體的一套規則和系統,這是我覺得應該要有的,如果沒有強調知識感和在場感,並不是元宇宙,而是虛擬化的地方或者地點和場景,這是我第一個基本觀點。
圍繞這基本觀點拆解,Meta的特質我們希望達成共識,當然也希望在焦老師那本書上大家可能也能找到對應的特質,但是我自己總結下來,大概有5條,第一就是你要有對應的虛擬身份,在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裏面,你都能建立對應的社交關係。
第二個我們在場感和沉浸感必須要有。
第三個足夠多的在線用户,現在很多用户都在説自己是元宇宙的概念,或者是實時在線大規模交互的概念。但是事實上現在有同服務器上多少個用户能夠真實的存在,現在大家知道做遊戲的同學都知道,可能在服務器平台上面,同房間最多支撐用户一百個人而已,我們所謂的萬人競技平台事實上好幾萬個或者好幾百萬個房間共同創造的服務和體驗。
第四個我們在講的這是持續存在的開放世界,如果中間只存在於一次,時間點、環節,或者某一次項目、或者某一次演唱會那它就不是宇宙的概念,它只是場景的概念。
第五個我們覺得應該是獨立,但是與現實世界緊密聯繫的經濟體。所以我這裏比較強調的是經濟體系,如果沒有經濟體系所在的,如果人不可以在整個虛擬化的世界中進行創造投資出售等等行為,那它就不算是新的宇宙。
所以基於這樣特質和概念,我們其實可以理解第一,Meta一定是大於宇宙,我做的遊戲路徑過程中的環節,可能未來不會有元宇宙的概念,未來是拓展和虛擬現實融合的概念,我們現在只是給它包裝詞,所以這裏我覺得用元宇宙、未來也好都是無所謂,但是這個詞遠大於遊戲。第二個VR肯定不是Metas,只説VR我們肯定還不夠,第三個UGC平台它是不是元宇宙,雖然説是第一支概念股,但是這個其實本質上和現實世界的融合整體的沉浸感和真實感都沒有達到對應的要求。第四個我在説《魔獸世界》到底算不算Meta又有自己的經濟體系又有真實的貨幣產生,但是我們覺得它也不是,這裏如何界定和解讀。
所以就圍繞我剛才提出的特質我希望未來有更加明確和清晰的定義。
第三個我想講題是什麼?我們既然看到這個賽道或者説這一件事情,特別是投資方或者投資人甚至是互聯網巨頭,甚至是創業公司也好大家都特別重視這一點。我們是不是要覺得這個賽道就是ALL IN Meta,我覺得這裏大家不用過分解讀,其實應該看到虛擬世界對各行業帶來的價值,我覺得這一點事情可能遠比我們去解讀整體的投資賽道要重要的多。
虛擬世界放到現實世界兩者融合之後帶來的價值是什麼?供給側技術的發展和融合帶來的價值是什麼?5G也好、AR也好、XR也好、雲計算也好它整體的交匯點,這些結合點讓我們整體的現實世界更往虛擬世界走,離綠洲越來越近,而這樣整體的狀態是不是更有價值。
而在需求端像Roblox等等這樣狀態,我們其實是期待更大的用户規模、更高的在線時長和更高IP值虛擬平台和環境的出現。
所以兩者其實我們看到的是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融合價值,並不是説元宇宙的價值、並不是説炒雲遊戲概念的價值。
第四點我想説什麼?Meta這個時間還比較早,現在如果要討論,我覺得我是看不清終局,所以我更希望我們能夠分階段的去聊這個話題。什麼意思呢?我借用雲計算的例子,雲計算大家現在都很熟了,並且麼一些廠商AWS等等都已經做到這麼大的市場規模幾千億的這樣營收規模,但是我們看到雲計算最初的形態是什麼?大家有知道誰是雲計算真正的概念發明者嗎?其實在1955年的時候就提出雲計算這個概念,在1961年時候他在麻省理工一百年週年的紀念慶典上面就提出了,但是1996年公司就提出了這樣概念,但是實際上谷歌在2006年的時候,開發者大會上面大家逐漸的去接受和IBM共創這個概念,後來AWS發揚光大。
我想説這個什麼意思呢?我們談的這個話題就是1955年這個未來的世界。
所以我們看《頭號玩家》説它的時代是什麼?我們站在這個時間點看四五十年的事情,如果不分階段這個討論是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我覺得第一階段我更加關注第一個階段我們能做什麼,就在這10年裏我們能做什麼是我覺得應該去看。那你説四五十年的事情重不重要很重要,長期投入很重要,但是分階段討論這個話題它的意義和價值更大。
所以第一階段我普遍會認為哪一些事情會更優先落地,對於遊戲先落地,社交優先落地,XR這些新設備的入口更加落地。所以這裏面看到比較有趣的特徵,通過UGC和AR、遊戲的AR持續迭代、遊戲向人們的生活融合的更加緊密。
在十幾年前、二十年前我們看這話題的時候,我覺得大家就覺得遊戲毒害青少年,現在我們看遊戲有很多的社交、生活、商品、IP、競技比賽等等的屬性都在裏面。
社交是什麼?其實社交是除了遊戲以外,人們創造虛擬形象,在虛擬形象更能跟其他人交互的概念。
XR為什麼很重要,這裏不單指VR,因為這新的入口也就是新的虛擬世界的載體,這一件事情單純用手機和電腦是無法替代的。所以在第一個階段我覺得這幾件事情是我們應該關注,而這幾件事情關注點對於我們整體討論這個話題的價值會很大。
有幾件事情、有幾個技術重心我們一定理解把控,第一交互接口,不管是XR還是腦機的接口,這是有望走向成熟,更有可能實現低延遲沉浸感體驗。第二基礎設施的重構,能支持數百萬甚至更多併發的技術架構這一件事情一定要做的。第三個要做是協議和標準的建立,因為Meta不是一家公司的事情,雲遊戲和整體的更開放的世界不是一家公司的事情,不是一家公司夠牛就可以做。所以我們必須要建立更加開放的接口和協議,在社會層面要有統一的規則來保障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經濟秩序、數據安全和內容安全,這是必備的和必要做的。
我借最後一點時間講一下最後想説題,就是我們現在來看這事情,如果在我這個角度看這業務我們機會在哪?我覺得對於火山引擎來説我們機會在於新的場景和新的入口。第一個廣泛的終端入口這個事情XR等等是新的業務和新的場景。
第二個是説更便捷的用户體驗,無論是強大的算力支撐也好,還是區塊鏈技術、5G網絡邊緣計算等等都是為了提供更加便捷的用户體驗。
第三個就是優質的內容和應用,就是一定要有通用的平台。而這個通用的平台是有海量的創作者和開發者去創造整體的生態,而這樣整體的體系它才是真正的能夠促成這一件事情去落地的重要的環節。
當然我們在做TOC的同時,思考客户去服務好終端客户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想好如何服務產業互聯網這一件事情,如何在地產、汽車、醫療、教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文旅等等場景中把現實世界由單向的模擬仿真和雙向的虛擬現實融合的反饋做整合和結合,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原發佈於鏈得得,授權鈦媒體App發佈,作者:大文)
元宇宙“雙11”學習狂歡節本次元宇宙“雙11”學習狂歡節活動邀請到全球首套《元宇宙》圖書的七位作者,“庖丁解牛”式解讀元宇宙的底層邏輯及演變趨勢。本次活動時間為11月6日至11日(每晚19:30-21:00),連續六天開啓全球元宇宙學習狂歡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