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從弱到強 躋身世界最好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 躋身世界最好

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工作人員在分析實驗數據。

[ 第25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揭曉,武漢1名青年榮獲“五四獎章”,2個青年集體榮獲“五四獎章集體”。 ]

5月3日,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獲得第25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這是一個長期戰鬥在脈衝強磁場科學與技術領域最前沿的團隊,建成了國際領先的脈衝強磁場設施。

強磁場與極低温、超高壓一起,被列為現代科學實驗最重要的極端條件之一,要想在凝聚態物理、材料、化學和生物醫學等學科領域進入國際前列,就必須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脈衝強磁場設施。

在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建成之前,國內的科研人員需遠赴歐美等國開展強磁場實驗,不僅花費數額大,還得經過寫申請、排隊等流程,即便很優秀,也不是每次申請都能獲批。

2007年,李培根院士“三顧茅廬”請回了全球強磁場磁體設計的頂尖高手李亮教授。2008年4月,脈衝強磁場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華中科技大學正式開工建設。

“強磁場中心的核心材料和部件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李亮帶着這支九成工作人員在35歲以下的青年隊伍開始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探索道路。設備的每一個電路設計圖都由團隊自己繪製,每一個零件都是團隊自己安裝調試。強磁場中心85%以上的材料、部件都是國產的。

2013年10月,剛剛建設完成的脈衝強磁場設施在20多位全球主要強磁場實驗室負責人和國際強磁場權威專家的共同見證下,進行公開實驗演示。國際同行給出“這裏的脈衝強磁場設施已經躋身於世界最好之列”的評價。

磁場與電流成正比,而磁體承受的力和熱,與磁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越往上走越難。美國從70T(特斯拉)到90T走了20年,德國用了15年,中國則是4年。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在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和重頻磁場重複頻率上創造了兩項世界紀錄,結束了我國強磁場下科學研究長期依賴國外裝置的歷史。

能實現彎道超車,除了得益於總結世界其他國家強磁場設計的經驗,更在於團隊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在我國脈衝強磁場設施的設計、建設中,團隊創造了多項技術創新、工程創新。

作為大型綜合極端公共實驗條件平台,它吸引了國內外頂尖人才造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物理所、美國斯坦福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德國德累斯頓強磁場實驗室等頂尖科研機構紛至沓來,在高温超導、拓撲半金屬、分子磁體、石墨烯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並在《科學》《自然》等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1016篇,取得了包括髮現近90年來首次發現的全新規律量子振盪現象等一大批創新成果,成功躋身國際領先的脈衝強磁場設施行列,設施開放運行及成果產出超過國際同類設施。

基於設施整體技術指標和運行水平的先進性,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先後榮獲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長江日報記者鐘磬如)

作者:

來源:長江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0 字。

轉載請註明: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 躋身世界最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