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高校聯手攻關 為大豆玉米產能開發種植利器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近日,記者從四川農業大學獲悉,為促進大豆玉米生產穩定發展,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學陳學庚教授領銜,江蘇大學、石河子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聯合開展的玉米大豆間作新農藝機械化智能化裝備開發合作項目在成都啓動。此次項目攻關,三方高校將完成適用於玉米大豆帶狀間作大規模種植的播種機械、植保機械和收穫機械開發,並進行農機裝備示範和推廣應用。
此前,四川農業大學楊文鈺團隊花費了近20年創建出選品種、擴間距、縮穴距為核心的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體系,讓玉米大豆雙高產成為現實。但是,該技術目前在我國規模化糧食主產區推廣還存在明顯短板,此次聯合攻關,將着眼解決現有機具作業效率偏低、智能化程度低的關鍵難點。楊文鈺説,在東北、黃淮海等規模化糧食主產區,如果有20%的種植地推廣該技術,玉米產量不變,可增加大豆產量1386萬噸;如果有80%的種植地推廣該技術,可增加大豆產量5544萬噸。“如果合作研發成功,在保證玉米產能前提下,機具效率提高後大豆的產能潛力巨大,可有效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提升大豆自給率。”
陳學庚表示,當前我國大豆進口依存度較高,我國只有18億畝耕地,靠增加耕地來提高大豆產量難度很大,而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開啓了不增加耕地條件下擴大大豆種植面積的潛在空間,若開發出配套適用於此項技術大規模種植的農機,對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推進我國大豆生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