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外賣騎手:單筆4毛利潤如何做到年入20億
根據上週公佈的官方數據外賣小哥,覆蓋73個城市,日均處理80萬訂單,月均活躍員工人數超過4萬,而就在每筆4、5毛錢的利潤下,他們去年一年就入賬20億元人民幣,表明互聯網催生的外賣騎手行業生態垂直成立、成功。
產業生態垂直標誌着成熟
從30年多年前的PC製造、軟件制選、半導體各種芯片製造、再到10多年前互聯網應用產生的電商、搜索、視頻、社交、遊戲、共享等服務的成功,都是產業垂直成功。最終證明行業成熟成功的標誌,如今快遞、外賣騎手己經形成成功的垂直行業,再次證明無論是技術還是商業模式,必須有量,有量才能有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價格,有可接受的價格才能夠大批量形成規模服務、消費羣體,最終成功。
不知是哪位名人説了一句話,單純的技術是沒有用的,只有廉價可以讓老百姓接受的技術產品和服務消費才是有用的。
當然,成功之後的行業再多元化發展那是後話。
騎手並不隸屬某個外賣平台
目前的外賣騎手分為兩種,一種是外賣專送,由餓了麼、美團這些平台統一管理入駐商,另一種是獨立配送,由商家自行配送。而本文主要提到的是前者,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餓了麼、美團的那些騎手。
他們其實並不隸屬於某個外賣平台,而是由第三方外包公司進行統一管理,幫助平台完成配送服務,對應的外賣平台向外包公司派活,後者再給騎手分配訂單,從中賺取差價。每天早上統一集中騎手,在各自的區塊由分片主管統計考勤,最終交由餓了麼、美團等有需要的平台進行調度。
而這一外包公司——“趣活”也與8月成功上市,市值45億人民幣。
外賣平台為何不用自己的騎手
那麼,20億的生意為什麼外賣平台不賺,而是轉給外包公司呢?
早在“千團大戰”的初期,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百盛(肯德基、必勝客)、麥當勞等都不同程度的促進外賣消費,當時國內的團購網站高達5000餘家,日訂單高達100萬。而大量的訂單,這些平台根本駕馭不了。
原因出在外賣騎手中。外賣平台自建騎手和管理團隊的成本太高、支付的給騎手的佣金也太多了。以美團為例,2019年美團支付給騎手的工資佔整體佣金收入的80%,所以造成了美團的長期虧損。
而外賣平台轉為外包騎手後,自身的花費少了,用户每一筆訂單需要花費的運費也少了,又能在另一方面增加訂單量,從而收益。
千團大戰不死則傷
與其殺得死去活來,不如變成朋友,一起賺錢。由於第三方外包騎手公司的介入,消費者也減少了送餐費開銷,送餐時間也大幅度縮減。由於第三方公司負責所有外賣平台的訂單配送,調度員集中了相近區域的集中配送機制,解決了高峯時段運力不足,送餐慢的問題,距相關數據表明2019年對比2018年,每單平均送餐時間從45分鐘縮短到30分鐘。和競爭對手做“朋友”的做法最終成為了“共贏”。
結束語:
“看似不起眼的生意,卻真的締造了一個巨頭”的經驗再次證明,任何一個行業起步到成功,垂直專注是必須、必有、必經才有生態,有了生態才能火,才能炸。
(7519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