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新基建”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而在隨後的兩會議程中,馬化騰、李彥宏、雷軍、丁磊、周鴻禕為代表的科技互聯網企業和上汽集團陳虹、海爾集團周雲傑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巨頭,也不約而同將新基建作為核心關鍵詞。
提案是產業的微縮,各科技公司充當着“新基建”的急先鋒,尤以獨角獸企業為盛:螞蟻金服的支付寶從支付工具轉型為數字生活開放平台;字節跳動將流量平台與教育、醫療甚至車聯網結合;京東數科的智能城市建設、金融數字化已落地北京、上海、雄安新區等重點地區從產業佈局到戰略走向。各獨角獸企業都無限靠攏着加速到來的新基建時代。
事實上,恆大研究院在近期發佈的2020中國獨角獸榜單顯示,螞蟻金服、字節跳動、京東數科、商湯科技等名列前茅的科技獨角獸企業,都已經成為新基建的主力軍。
投入10萬億,新基建只與未來相關
對即將展開的中國新基建而言,紮實的地基極為重要。這些獨角獸就是新基建的地基構成。
此前,疫情蔓延全球,美股三次熔斷,西德州輕質原油期貨結算價一度跌至每桶-37.63美元,創造歷史新低。此外,城市運行、企業生產經營、人們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世界經濟緩慢衰退的同時,AI、物聯網、智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迸發出空前的活力,在加速落地的同時,助推企業逆市成長與擴張。在一系列變化背後,高科技與數字化成為逆境中翻盤的核心能力。
2020年以來,中央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連續6次提及新基建。
3月,工信部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研究所發佈《“新基建”發展白皮書》,將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在內的7大領域統一概括為新基建。白皮書指出,截至2025年,新基建的直接投資將達到10萬億元左右,帶動相關投資進20萬億。
4月發改委進一步明晰了新基建的範圍: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涵蓋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重大科產業技術創新等基礎設施。
政府對新基建的加速推進,既是一業帶百業、帶動就業的經濟復甦舉措,也有着助力產業升級和打造信息社會的長遠考量。
新基建主力軍身體力行的證明了這一點。4月,阿里宣稱,將在未來3年再投2000億元用於雲操作系統、芯片、服務器、網絡等核心技術研發和麪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字節跳動調整組織框架,進一步開放流量平台,佈局新基建。京東也在不久後宣佈,未來三年向湖北再投60億,用於智慧物流、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建設。
明勢資本創始合夥人黃明明表示,未來10-20年,新基建將為中國數字化社會的建設和升級打下重要的基礎,對GDP的拉動至少能達到1:10。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則進一步做了解釋,投資的三駕馬車是:投資、消費和出口。今年的進出口貿易會很弱,報復性消費反彈也不會自然而然。
“新基建投資是拉動國內經濟的走向,從本質上是投資未來。”
後疫情時代,新基建成為國民經濟的強心劑和彎道超車的窗口機遇。不過這一次,新基建的投資對象不再是工廠、工人,而是那些高科技公司中的佼佼者們。
數字化新基建,哪些獨角獸脱穎而出?
12年前的“老基建”主要由各級政府主導,由點及面在全國鋪開。而新基建則面臨着全新的一切。
一方面,新基建中的數字基礎設施與鐵路、港口建設不同,直接打破了時間、空間限制。而無人機、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在內的新基建各領域,從設備製作到整體運行,需要上百企業全程協作,這意味着新基建建設中,新興企業將由過去的全國各地普遍開廠,逐漸調整為在某些研發區規模性聚集。
另一方面,中國互聯網加速發展的20年後,產業數字化才剛剛拉開帷幕。用户的購買、交易、物流方式被迅速改變,但上游的數字化水平卻遠不能與之匹配。新基建對相關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需要豐厚的產業積累,還需要掌握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核心技術,甚至還需要自備可觀的大數據儲備量。
而原本就處於行業前端的互聯網巨頭,無疑具備着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將企業服務領域作為關注重點,通過自我孵化和對外投資,不斷創造出與AI、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相關的獨角獸們。這些獨角獸深耕行業,為新基建儲蓄了充足技術與經驗。
恆大研究院CB Insights最新公佈的獨角獸榜單進一步顯示了這種緊密關係。在上榜的中國企業中,所屬金融科技、文娛媒體、汽車交通、電子商務、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的企業,幾乎呈現“霸榜”狀態。其中,螞蟻金服、字節跳動和京東數科等科技企業,憑藉其自身技術能力和“新基建”的提前佈局,已經逐漸與第二梯隊甩開差距,成為世界級的超級獨角獸企業。
從阿里到京東,新基建獨角獸都在做什麼?
在新基建領域,各獨角獸企業都在加大投入,並且已初見成效。
2017 年,阿里巴巴成立探索人類科技未來的實驗室“達摩院”,投入上千億元,用於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的研究。3年時間,阿里雲在全球21個地區部署了上百個數據中心,已然位列全球雲計算市場第三名。
雲計算帶來的成效顯而易見。2020年疫情期間,阿里釘釘宣佈,截至5月17日,全國14萬所小學的1.3萬億學生在釘釘實現線上上課,累計課時超過6000萬小時。阿里雲計算和數據化技術的幫助下,阿里很快完成了教育、工作和支付的在線化升級。
阿里之外,字節跳動的新基建進程也在2020年提速。3月,字節跳動先後入局教育領域,成立互聯教育科技公司,推出雲服務。隨後又開始組建車聯網團隊,計劃推出車輛信息娛樂系統方案,讓抖音、今日頭條等最終落地汽車終端。
而京東數科則將目光投向構建智能城市、傳統金融數字化和AI能力落地等方面。2018年以來,京東數科先後承接了北京、上海在內多個城市大型項目中智能系統的打造。
在雄安新區,京東數科“智能城市操作系統”被應用於雄安新區的塊數據平台,作為智慧城市的數據中心。在北京大興機場,智能停車場可通過物聯網技術,與數百攝像頭、上千車位實現時空互聯。在上海徐彙區,智能社區可通過數字網關,實現反恐維穩、案件線索研判、AI 火災預測等功能。
這些應運而生的超級獨角獸,如今正依託着各自所擁有的大數據、AI、區塊鏈、雲計算等數字科技基礎設施,加快與數字化社會、數字化產業的連接速度。他們不僅會是新基建的主力軍,或許還將繼續衍生出影響世界的更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