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的自動駕駛“大招”:短期要省錢、長期要賺錢

【編者按】自動駕駛作為汽車產業未來,無論是傳統的車企,還是創新企業,亦或是跨行業者,都在佈局這一技術。

本文首發於高工智能汽車,作者高工觀察;由億歐汽車編輯,僅供行業人士參考。


上週,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將收購一家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的傳言浮出水面。最新消息是,亞馬遜斥資12億美元收購Zoox。這是亞馬遜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最大嘗試,也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收購之一。

不過,相比於一些自動駕駛的頭部公司,Zoox並不是這個領域裏最受關注的初創公司之一,無論是創始團隊實力還是行業知名度甚至還比不上此前亞馬遜5.3億美元參股的自動駕駛軟件公司Aurora。

如今,收購Zoox,對於亞馬遜來説,意味着什麼?

打造全鏈條物流無人化

Zoox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該公司成立之初的目標是專門為Robotaxi市場開發一款全新的自動駕駛汽車。

和大多數自動駕駛公司專注於開發軟件和傳感器套件,並基於現有車輛改裝不同,Zoox的目標是打造一款專屬車。原本,該公司計劃在今年底發佈首款車型。

迄今為止,該公司已經籌集了約10億美元的資金,估值超過30億美元。在早些時候發佈裁員消息後,公司仍有約900名員工。
亞馬遜在官方聲明中表示,收購這家初創公司是為了幫助Zoox實現夢想。考慮到此前對Aurora的參股投資,外界猜測,亞馬遜此次投資,意在重新打造適合於自動駕駛的全新車輛平台。

事實上,當下純粹的改裝模式,並不能快速形成規模效應。在此之前,這家電子商務巨頭已經涉足機器人和電動汽車領域。2012年,亞馬遜收購了Kiva Systems公司,該公司生產用於搬運貨物的倉儲機器人(AGV)。去年2月,亞馬遜向電動車初創企業Rivian投資了約4.4億美元。

事實上,考慮到亞馬遜短期內並不能從建立Robotaxi車隊上獲得多少實質性的收益。而有數據顯示,在2019年的最後一個季度,亞馬遜用於商品配送的成本就高達96億美元。

相比之下,對Zoox的收購,僅僅是一個零頭。而對於亞馬遜來説,真正能賺錢的是配送系統。

就在幾天前,一直專注於為乘用車開發自動駕駛軟件的Aurora公司負責人突然宣佈,將卡車自動駕駛的開發置於優先位置。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產品官斯特林·安德森(Sterling Anderson)表示:“如果你想要一個安全的系統快速進入市場,最好是從卡車運輸開始。”

與此同時,接近Aurora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的股東之一亞馬遜正在準備快速推動物流自動駕駛全鏈條的商業化落地。

想象一下,如果亞馬遜把Aurora(幹線運輸)、Rivian(城際、城市配送)、Zoox(短途、最後一公里配送)、Kiva(倉儲自動化所)放在一起,會有多大的潛力。

比如,Rivian公司正在開發電動皮卡,Zoox此前展示的一些樣車底盤,更接近最後一公里配送的無人小車的規格。或許更長期的預期是,亞馬遜可以將所有這些公司的優勢捆綁在一起,形成一個連貫、可持續、自主的配送體系。

而按照此前披露的一些公開數據顯示,拼車市場的現實,讓自動駕駛出租車顯得蒼白無力。

美國的優步司機平均每小時的收入為11.77美元;而一輛自動駕駛出租車行駛超過10萬英里,每年只能賺6.3萬美元。這還不包括額外增加的數十萬美元的自動駕駛系統改裝費用以及後續的維護費用。

相比較而言,如果上述物流全鏈條自動化可以打通,意味着亞馬遜每年379億美元的物流支出成本可以得到大幅度的下降。相比於賺錢,節省成本的空間更大。

從下至上的垂直整合

去年,亞馬遜向電動卡車初創企業Rivian投資了7億美元,隨後又訂購了10萬輛專用電動送貨車,在未來五年內交付。

此外,亞馬遜還在包裹配送系統上投入了資金和精力,比如Amazon Scout(2019年初收購了機器人初創公司Dispatch),一個帶輪子的小型配送機器人,可以搭載一定量的貨物並自動規劃路線將其送至門口。

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亞馬遜已經着手在內部開始整合各部分技術及資源,並且建立了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部門。這家零售電商巨頭的內部團隊負責探索在供應鏈上採用無人化系統,從無人機到叉車、配送車到商用大車隊。

同時,亞馬遜也加入了豐田的“e-Palette聯盟”,這是一個無人駕駛平台,在這個基礎之上可以搭載不同的車身,提供多種移動應用,包括送貨。

事實上,亞馬遜代表的是自動駕駛領域的垂直整合角色。

一直以來,汽車業巨頭一直在測試不同的商業模式,例如汽車共享和月租/年租模式,以便轉型為移動服務提供商。與此同時,網約車公司也在通過各種合作來提升車型的個性化和採購成本。

而包括亞馬遜、特斯拉在內的一些行業巨頭,似乎是希望同時解決車和服務的問題。而大部分公司選擇橫向整合方式,以降低開發的成本和複雜性。

橫向整合模式要想成功,生態系統中的玩家必須保持一致。大家需要為硬件、軟件、接口制定標準,並確保所有相關軟硬件的一致性標準,並且保持開發的同步。

而垂直整合的公司,大多數是科技巨頭,通過控制供應鏈和對供應商合作伙伴的嚴格要求來打造個性化的定製產品。他們可以在內部保證硬件和軟件的無縫協作。

而亞馬遜自成立之初就一直“痴迷”於垂直整合。

實際上,很多電商巨頭部署自己的物流服務,是垂直整合策略中一個合乎邏輯的步驟。一旦規模達到一定水平,整合的邊際效應就會顯現。而在一個規模決定一切的行業中,對外提供服務是另一種隱性盈利模式。

在國內,京東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只有自建物流,才能從根本處解決顧客的痛點,提升用户體驗。事實上,在物流之後,技術已經成為京東的下一個“逐夢”目標。

只是相比於京東而言,亞馬遜在無人化物流上強調更徹底的垂直整合。而前者,更多是與行業玩家一起橫向合作,部署定製化解決方案。

事實上,類似亞馬遜這樣的終端應用廠商,有機會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下一個大玩家。讓新技術省錢,比短期內實現賺錢更容易。

正如亞馬遜的那個官方聲明所述:“為了幫助Zoox實現夢想”,Robotaxi是夢想,物流自動化才是現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35 字。

轉載請註明: 亞馬遜的自動駕駛“大招”:短期要省錢、長期要賺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