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曾在上海與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有過一次會面,當時他們被淡馬錫旗下的投資基金同時“相中”;19年後,兩家科技創新企業再次在上海相遇,這一次,它們登上了同一個舞台——科創板。
“重逢”故事的背後,投射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這項資本市場重磅改革的光榮與夢想。今天,科創板迎來了開市一週年的日子,這片新開闢的“試驗田”裏,包括中芯國際、微芯生物在內的一大批硬科技企業正加速拔節生長,共同組成“中國科創”的強大陣容,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未來。
變局已至,未來已來。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深刻認識到科技創新的巨大價值,這份力量推動着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和進步。作為一次國家層面發起主導的資本市場重大改革,科創板的特殊性和探索性在於,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試點構建起寬鬆的財務規則、寬容的成長態度,利用金融之手把資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匯涓流成大海。
開市以來,科創板133家已上市企業高度集中於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化詢價、定價、配售等制度安排讓市場的價值發現和資源配置功能得以充分發揮,鋪就了一條快速成長的新賽道。
試驗田的關鍵就在於一個“試”字。科創板肩負着先行先試的重任,一連串的改革突破,讓國內資本市場向高成長的硬科技企業敞開懷抱,可以“不拘一格”掛牌上市。8家未盈利企業,1家差異表決權企業,1家紅籌企業,5家A+H企業,2家帶期權上市的企業……這些案例的誕生足以印證科創板對探索和創新給予的試錯彈性,對進入無人區或稀缺地帶的技術研發給予的容錯空間。
科創板一年來的平穩運行,凝聚着高遠戰略的指引、制度規劃者的鋭意革新,以及市場各參與主體的歸位盡責。如今,要不要搞註冊制不再成為有爭論的問題,搞什麼樣的註冊制也有了比較清晰的答案,全面推進註冊制改革的決心和信心更為堅定。
如果説偉大的資本市場可以成就偉大的企業,那麼,反過來,偉大的企業也將成就偉大的資本市場。隨着以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結構逐步被打破,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建設將以直接融資方式提高資源向科技企業配置的效率,為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企業創造新的空間。承載着科技強國的夢想,科創板可以持續吸引更多高科技企業踏浪而來,藉助資本的力量、金融的平台,加快科技創新和應用科技創新的腳步。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未來十年將由科技創新引領驅動,讓我們期待,科創板的改革能夠真正點燃“硬科技”引擎,強勢助力中國經濟實現動能切換、乘風破浪。
作者:唐瑋婕
編輯:範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