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首腦會談將推遲一週,至4月16日舉行。據日本媒體消息,菅義偉和拜登有望在會談中達成一項有關半導體的協議。
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2日晚報道,目前日美政府之間已經開始了協調工作,為構建半導體等重要零部件的穩定供應鏈做準備。相關部門和機構將成立工作組,並劃分在研發、生產中的角色。
日美雙方的目標是,在16日兩國首腦會談上達成協議。
日經報道截圖
目前,雙方的討論方向是確認分佈式供應鏈的重要性。雙方探討建立一種不依賴特定地區的體系,例如地緣政治風險較高的中國台灣地區、和美國對立加深的中國大陸等等。
至於工作小組的構成——日本方面由國家安全保障局、經濟產業省等參與,美國則有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WHNSC)、商務部(DOC)等部門加入。雙方正考慮任命副國務卿級別的人員擔任該小組最高職位。
初步階段,雙方正在檢查本國供應鏈中存在的風險。
當下,全球性的半導體短缺仍在持續,日本和美國都面臨着“缺芯”壓力。拜登政府已決定要求國會提供500億美元的補貼,以促進美國的半導體生產。
《日經》稱,日本在半導體的生產設備和材料領域具有優勢,因此正在考慮提議在日本建立聯合研究基地。
日前,台積電宣佈,將在日本茨城縣筑波市建立一個開發基地,但該基地並不涉及技術要求最高的“預處理”。此前,台積電決定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最先進的半導體工廠。
《日經》推測,美方可能會在限制對華出口方面尋求日本的合作。目前,日本並未像美國那樣對中國的出口施加限制。
據介紹,世界範圍內的“缺芯”現象,在2020秋季後愈加凸顯,各大主要車企均已減產。
2000年以來,半導體產業的研發和生產方面日趨分化,上下游界限逐漸明晰。美國企業在設計和開發方面具有優勢,將生產端委託給亞洲企業的傾向越來越明顯。
根據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數據,美國的半導體生產份額從1990年的37%下降到2020年的12%;而中國,預計將從20年的15%增加到30年的24%,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半導體生產國——對此,日本和美國保持警惕。
綜合日媒此前報道,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和服務供應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此前一直計劃從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科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公司(KKR)手中收購日本國際電氣(Kokusai Electric)。不過,中國的反壟斷監管部門並未批准此交易,收購期限總共延期了三次。
3月29日,應用材料再度發佈聲明,正式宣佈了這項收購案的最終結局:中方不同意,交易終止。除了收購失敗以外,應用材料還須向KKR以現金形式支付1.54億美元的解約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