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純電之後再押寶燃料電池路線,廣汽是不是有點貪多了?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科技

2020 年7 月 28 日,廣汽新能源成立三週年。

去年,在這天舉行的是廣汽智能科技大會,單發了一個 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現在,大會搖身一變升級為廣汽科技日,用來展示其創新科技成果。

不過,像 GPMA 架構、GEP2.0 純電專屬平台、ADIGO 智駕互聯生態系統這些內容,都沒有觸到我的 G 點。

但是,兩件事除外:電池技術的突破和首款氫燃料電池車的亮相。

電池技術的突破

硅負極材料應用在電池負極

對於電動車來説,電池作為心臟對於續航、整車性能有着不小的影響,如果車企能夠在電池上得到新突破,將在這一輪「軍備競賽」中拿到主動權。

這次發佈會上,廣汽宣佈攻克並掌握了下一代的動力電池電芯技術。首次把新型硅負極材料技術應用到大型動力電池電芯產品中。方形硬殼電芯的能量密度達到 275Wh/kg(對比之下,寧德時代電芯能量密度為 240Wh/kg),同時使得電動車的續航里程突破 1000 公里(電池包容量估計得有 100kWh)。

不過這種電池究竟是可以實現量產還是隻是處於實驗室階段,以及更多的技術細節,廣汽沒有再透露,着實讓人好奇不已。

石墨烯超級快充電池

廣汽新能源的石墨烯超級快充電池最轟動的時候,應該是今年 5 月,一台搭載「超級快充電池」的整車進行大功率充電測試,實現8 分鐘充電至 85%。如今,廣汽終於將這一成果進行展示。

先來説幾個知識點:什麼是石墨烯?什麼又是基於石墨烯的超級快充電池?

石墨烯(又被稱為「黑金」)是一種由碳原子組成、呈蜂巢晶格的二維碳納米材料。作為目前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新型納米材料,在新能源、複合材料、熱管理、電子信息等應用領域中潛力巨大。基於其超強的性能,將石墨烯材料應用在鋰離子電池中製成的電池就是超級快充電池。

不過,石墨烯的傳統制備方法具有一定的侷限性,產品一致性較差,成本高,不易規模化量產。按照廣汽官方説法,廣汽石墨烯團隊開發了三維結構石墨烯(3DG)製備技術,目前已掌握初步的工藝包和量產工程能力,在下游應用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目前,快充電池的電芯、模組和電池包樣品已經通過初步的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性能優異。整車測試數據表明,可以實現 8 分鐘充電 80%,(不過未表明電池包大小),可以實現充電 10 分鐘、續航 200-300 公里。

眾所周知,對於目前的電動車來説,影響使用體驗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續航,一個是補能,目前大多數電動車即便是在快充樁下,充到 80%也需要一兩個小時,廣汽現在就是要解決這個痛點。

不過,這種超級快充電池身上還有疑問:比如衰減怎麼樣?實際續航表現如何?成本又是多少?在發佈會上廣汽新能源並沒有解答。不過,依照官方説法,這個技術雖然很先進,但是還沒有完成量產測試,所以距離上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該技術的研發,廣汽有意以目前這支石墨烯團隊為基礎,成立一家員工持股的高科技公司。放在一家傳統車廠車上,這確實是一個很大膽和創新的舉動,也是廣汽對機制體制的創新探索。

如果説這事兒真的成了,將為廣汽未來推動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的自主研發提供一定的創新思路。

氫燃料是未來大方向?

在這次的科技日上,廣汽冷不丁的突然帶上來其首款氫燃料電池乘用車 Aion LX FUEL CELL。

這台車基於廣汽 GEP 2.0 平台開發,保留了 Aion LX 的各項特性,只是核心由鋰離子電池換成了氫燃料電池系統。系統額定功率超過 68kW,加滿氫氣NEDC 工況續航里程超過 650km,表現還要優於 Aion LX 純電。

其實,廣汽有此舉也不奇怪,去年 9 月,廣汽與豐田簽訂《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公告稱雙方將進一步深化開展涵蓋新能源車、節能車及智能網聯領域的全面的技術合作,包括在廣汽及合資企業的車型上搭載燃料電池技術。顯然,廣汽能夠如此快的落地氫燃料電池項目,與豐田應該有很大的關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廣汽介紹這台車的時候的前綴是:「面向小批量示範運行氫燃料電池乘用車」。這説明這個項目還是處於一個比較早期的階段,離批量規模應用還有一段距離。

廣汽直接拿出了自家氫燃料產品,也算是一種表態:氫燃料電池車,我們要搞。不過,就目前而言,不管是從相關的技術研發還是基礎設施的配套上來看,氫燃料電池仍然處於一個比較早期的發展階段,更不用説在乘用車的應用了。

嗯,很有勇氣。

小結

就目前來看,廣汽的佈局線路真的超級龐大:GPMA 負責油車及混動車型,而 GEP 平台則是純電專屬平台,不過看樣子,氫燃料電池車型也可兼容。這麼説的話,目前主流的幾種技術路線廣汽都佔了,野心可見一斑。

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集團資源該如何分配。這麼多的線路,廣汽精力是否真的能顧得過來?不管是 EV、FC 還是油車,每一個都需要巨量的資源傾注。

以 EV 為例,純電平台的開發本身就是一個不小的開支,此外還需要在核心的三電領域進行佈局,從公佈的內容來看,廣汽已經將觸手伸到電池單體層面,而電池的研發本身就很複雜且費錢。

而且,我們所説的投入還不包括「燒錢大户」自動駕駛以通用自動駕駛公司 Cruise 為例,在過去的一年裏燒了 10 億美元,廣汽真的能夠扛得住這麼鉅額的支出嗎?

So,從科技日的內容來看,廣汽的願景是美好且龐大的,但是貪多真的好嗎?這可能是我要想提出的最大疑問。

本文作者:楊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