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快評丨如果華為真造車,汽車業該擔心什麼?
文|楊小林
圖|來源網絡
今天華為以內部經管會文件的形式,再度闢謠外界“華為早晚可能會造整車”的傳聞。同時公佈了華為智能汽車BU與消費者業務合併管理的新消息。
華為為什麼對外界的“造車”傳聞格外敏感?因為它要造車了,其他車企現在可能就不敢把未來我3-5年甚至5-10年的業務給華為了,比如採購智能汽車部件和軟件系統的訂單交給它。
説白了,對華為而言它造車一方面有風險,另一方面會損失大量訂單。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説,如果技術和人才都齊備。對華為而言造車不是能不能的事,而是為不為的事。當智能電動車進化到“四輪上的移動智能終端”時,華為要下場自己造車估計誰也攔不住。
其實,在未來趨勢中,智能化可能是比電動化更大的一個變量。例如當下,電池續航超過600公里,基本上就可以打消大部分日常通勤用車的里程焦慮,所以,電動化技術很快會到天花板,或者説超過用户實際需求和預期。
而智能化呢,從目前來看才剛剛起步。而智能化的核心要素是智能硬件和軟件系統開發,包括自動駕駛軟件和芯片。這兩個方面都是華為最擅長的事,尤其是軟件系統開發,華為坐擁全球最雄厚的研發投入和體系能力,真要拼追趕和超越對手,除了華為捨我其誰。
所以,這也是整車企業最擔心的問題。很可能一夜之間,給整車企業“打工”的華為就可能搖身一變自己下場造車,到時整車企業已經對華為的軟件系統形成了供應鏈的依賴,一旦強勢乙方變競爭對手,那真的太可怕了。
所以,華為在宣佈進入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組建智能汽車BU的第一天,就非常清晰的宣佈,華為不造車但要幫助車企造好車。近日,任正非內部簽署文件,除了重新強調華為智能車BU業務的戰略定位,也對一再建言華為造車的內部員工採取調離崗位的懲戒。
華為當下要跟整車企業合作,就必須讓整車企業放心,否則可能影響華為智能電動車業務的進一步發展。這毫無疑問是戰略選擇,堅定不做什麼有時候往往比要做什麼更重要,任正非這一點想的很明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