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設計方法(1):界面的概念與分類

編輯導語:對於很多軟件工程師來説,工作內容都與界面設計有很大的關聯。而界面設計的本質又是業務功能的設計,基於此,作者在本篇文章中,從數據分類、業務功能分類以及界面分類這三個方面,為我們詳細地説明了界面設計方法,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界面設計方法(1):界面的概念與分類

在ERP類等企業管理類系統開發過程中,毫無疑問,對用户“界面”設計的工作量是最大的,界面是系統中支持用户輸入、查看數據的業務功能,它們是用户現實工作在系統中的映射,是人機交互的窗口。

對軟件工程師來説,界面不僅是系統的臉面,而且最終用户體驗到信息化價值的大小也主要是由界面提供的。按照系統中的用途可將業務功能分為4大類:活動功能、字典功能、看板功能和表單功能。

根據這些功能的共性和個性建立相應的界面模型和設計方法,可以大幅度地提升界面設計的效率和效果。

界面的表達形式可以分為2大類,窗體形式、打印形式:

  1. 窗體形式:這個形式支持用窗體形式的數據輸入、查看等,包括了業務功能中3種:活動功能、字典功能和看板功能,如圖1(a)~(c);
  2. 打印形式:這個形式支持打印形式的數據輸出,如圖1(d)。
界面設計方法(1):界面的概念與分類

圖1 業務功能與對應的界面形式

界面設計的本質是業務功能的設計,而業務功能的分類是基於該功能處理的數據類型而定的,因此下面按照“數據分類→業務功能分類→界面分類”的順序進行説明界面設計方法。

一、數據的分類

首先來看一下數據的分類方法。在構建企業的信息系統時,可以按數據的用途和產生數據的階段劃分為三個區,即:數據的生成區、數據的加工區和數據的應用區,如圖2所示。

界面設計方法(1):界面的概念與分類

圖2 數據的三個分區

1. 數據生成區:過程數據與基礎數據

數據生成區,是將原始數據輸入到系統中的區域,在這個區域產生的數據根據其用途可以分為二類,一類是“過程類數據”、另一類為“基礎類數據”。

1)過程數據

在企業活動過程中第一次產生的、沒有經過任何加工的數據就稱之為過程數據(即原始數據),“過程”指企業各類工作的過程。

軟件的功能設計工作大部分都集中在這個區,比如:架構設計、功能設計、數據設計等,通常所説的“業務數據”的絕大部分產生於此區域,比如:銷售數據、生產數據、財務數據、物流數據、人資數據等。

2)基礎數據

企業中需要規範化並作為企業標準的數據,稱之為企業的基礎數據,比如:員工信息、客户信息、材料編號、市場價格、組織結構等,基礎數據是由相關部門按照企業規則預先編制好的。

基礎數據約束了過程數據的輸入範圍、標準、以及為過程數據提供了屬性定義。編制基礎數據,是客户方面推進信息化建設必須做的重要工作,基礎數據也是未來構建系統主數據的核心內容。

注:基礎數據,是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中最重要的標準化對象之一(其它例:業務流程標準化)。

3)基礎數據與過程數據

  • 兩者的轉換關係:在用界面進行過程數據的輸入時,基礎數據可以用選擇框的形式作為界面上某個字段的選擇對象,基礎數據一旦被選擇輸入後,就成為了過程數據。
  • 不同的維護原則:基礎數據:需要不斷的進行維護,保持基礎數據在時間變化後也能夠符合要求;過程數據:一旦確定不能修改,特別是財務等數據受法律保護,後期修改可能是違法的。
2. 數據加工區:加工數據

對收集到的過程數據,按照不同目的加工(抽取、轉換、清洗…),是對過程數據進行加工的區域,經過加工完成的數據稱之為“加工數據”(已經不是原始數據了),它們被按照用户的關心維度、分析報表的種類預先分類存儲,以供各類查詢、統計之用。

3. 數據應用區

利用加工數據,可以方便用户利用單據、報表以及各類靜態、動態的方式進行查詢、展示、分析。比如常見的加工數據有:銷售分析、產值分析、成本分析、績效分析、財務月報表等。

二、業務功能的分類

有了三種數據的用途分類後,按照對不同數據處理的分工可以將業務功能劃分為4大種類,即:活動功能、字典功能、看板功能和表單功能。下面分別對這4種功能進行説明,參見圖3。

界面設計方法(1):界面的概念與分類

圖3 業務功能與數據分類的對應關係

1. 活動功能(以下簡稱:活動)

活動,是指專門利用“窗體”形式來記錄、展示在過程數據的功能,所有過程數據都是通過活動功能輸入的。

之所以將這類功能稱之為“活動”,就是因為它們是企業中實際工作在系統中的映射;同時企業的管理規則也是主要加載在活動功能上的(提示、預警、終止等),活動是4類功能中數量最多、使用最廣的一種。

活動產生過程數據,在輸入數據時會使用基礎數據輔助提升輸入效率,參見圖3①。

注:繪製業務流程時,流程上的節點必須是活動功能,因為只有活動才能驅動流程的運轉。

2. 字典功能(以下簡稱:字典)

字典,是專門利用“窗體”的形式來維護需要標準化的企業基礎數據。作為對基礎數據進行維護的功能,它包含了對數據的:記錄、展示、更新、發佈的功能,由於字典是用來規範企業標準的工具,因此字典只能由特定的管理人員使用。

字典對應的是數據分類中的“基礎數據”,字典功能的來源大都是軟件工程師通過系統規劃設計獲得的(而不是由用户提出的)。

字典產生基礎數據,參見圖3②。

注:業務流程是產生價值工作的串聯,因為字典只是用來維護基礎數據的,不是用來產生價值的工作,所以字典是不能成為業務流程上的節點(對比活動功能)。

3. 看板功能(以下簡稱:看板)

看板,是專門利用“窗體”的形式來展示經過加工處理後的數據的,它是用來展示看數據的,它不用於數據的輸入,它可以利用窗體所具有的各種靈活多變的查詢和展示形式(圖形曲線、數據穿透等),看板通常用於門户、監控台、儀表盤、導航等的形式來展示信息。

看板可以用來展示過程、基礎和加工三類數據,參見圖3。

4. 表單功能(以下簡稱:表單)

表單,是專門採用“打印”的形式來展示數據的,適用於各類需要打印、蓋章、並以紙質的形式保存的場景,其中,“表”指的是各類統計和分析的“報表”;“單”指的是各類憑證形式的單據,比如:

  • 報表:產值分析、成本分析、績效分析、財務報表等數據;
  • 單據:發票、收據、領料單、合同書、各類財務憑證等數據。

表單可以用來展示過程、基礎和加工三類數據,參見圖3。

三、功能分類的作用1. 確定架構規劃的關注順序

有了業務功能分類的概念之後,軟件工程師在進行需求獲取、需求分析以及系統架構時就知道了對功能關注的順序:

  1. 由於活動、字典等是產生數據的功能,在架構、規劃時重點要先關注這些功能,比如:活動是構成業務流程的要素,需要重點關注並先行確定,否則業務流程設計時就沒有節點了;
  2. 與前述兩個功能相比,看板功能和表單功能就可以稍微滯後,因為這兩者不直接產生過程數據和基礎數據,它們以“看數據”為主,它們需要的只是對過程數據和基礎數據的加工而成的加工數據,而且看板和表單會隨着客户對信息系統的理解加深,會發生新的需求變化,所以放到後面再設計反而會穩妥一些。
2. 提升對產品、項目研發的管理效率

對業務功能進行分類對理解設計方法有很大的幫助,主要作用(不限於此):

  1. 建模方法:分類給出了不同類型的設計規律、大幅度地減少了模型的數量;
  2. 確定工作量:由於4種功能的特點不同,可以定性、定量地確定開發工作量、時間;
  3. 設計順序:如前所述,活動、字典先設計、看板和表單可以滯後;
  4. 設計能力匹配:由於4類功能的難易度不同,分配設計資源時有依據,比如:字典/基礎數據部分比較難,可以讓能力較強的設計師承擔等等。
四、界面的分類

界面的設計分為:窗口形式與表達形式。它們的用途、建模形式、設計方法以及後續的開發方法都不相同,參見圖4。

界面設計方法(1):界面的概念與分類

圖4 界面形式

以上,對業務數據(3種)、業務功能(4種)和界面(2種)的分類進行了説明,通過這樣的歸集有助於幫助軟件工程師們建立體系化、工程化的設計模型、方法、標準等,可以幫助提升軟件設計的效率和效果,也有益於設計階段成果的複用、分享。

當然分類方法不是絕對的,隨着新需求、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劃分方法也會發生變化,參考上述劃分的思想、方法,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更加合適不同行業的分類方法也是完全必要的。

注:業務功能與系統功能

這裏,沒有提“查詢”、“提示”、“上傳”等功能,因為它們更多地是屬於系統操作的輔助功能,沒有“業務”功能的作用,所以不在這裏提及。

本系列的下一篇:界面設計方法(2):活動功能的設計方法,界面設計的詳細説明請參考《大話軟件工程—需求分析與軟件設計》一書。

本文由 @李鴻君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82 字。

轉載請註明: 界面設計方法(1):界面的概念與分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