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圖蟲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調皮電商(ID: tiaopiEC),作者馮華魁,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1最近有兩件事,挺值得思考的。
一個是,前段時間,阿里公佈了2021年的天貓招商政策,細節就不説了,大概的意思是降低門檻,有了試運營期,業績好可以轉正。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從各個平台的反饋來看,吐槽者居多,“都去抖音了,誰還開天貓店”;“現在降低門檻是不是晚了”;“運營門檻太高了,入局門檻降低沒有意義”……諸如此類。
另一個是,阿里把標準版的生意參謀免費了,生意參謀是做淘寶天貓的必備數據工具,可以查看行業大勢,也可以觀測實時投放效果。
部分功能免費,也相當於降低運營成本了,不過,商家還是不買賬,留言區一堆吐槽,“現在想起中小賣家了,晚了”;“拼多多:阿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阿里”;“淘寶靠免費打敗了易貝,這些東西本來就該免費”……尤其很多“感謝拼多多”的評論,我一度以為是水軍,後來一想,拼多多公關都整體裁撤了,不會是水軍啊。
現在,從整個輿論場來看,阿里不降低門檻,會被吐槽,降低門檻,還是被吐槽,彷彿做什麼都不對。
但是,淘寶天貓一年7萬億的市場,佔據了六成以上的電商份額,依然是電商最主要的大盤,怎麼會沒有生意呢?
除了反壟斷帶來的吐槽形勢,一番交流下來,對於這些輿論勢頭,我們有一些更深入的看法:
2其實,吐槽淘寶天貓難做的人,未必就離開淘寶了,有人就説,“作為商家,還是覺得淘寶香”,這是做了四五年淘寶,好不容易找到感覺的商家。
但是,他們吐槽也是真吐槽,不滿的根源在於現在淘寶天貓的運營成本太高了,但現在阿里給出的政策都是門檻級的降低,而不是運營級的降低。門檻降低,進去(淘寶)之後,還要高成本運營,商家心裏苦,無處發泄。
但本質上,大家還是想做好淘寶天貓店鋪,另外,我也發現一個特點,流動的商家會更願意吐槽,而穩定的商家,沒啥意願吐槽,該幹啥幹啥,波瀾不驚。就好像河裏流動的水,會有聲音,但積水的湖裏,就沒那麼多聲音。
而現在的商家羣體也非常分化,大概可以分為幾個類別:
一個是離開淘寶天貓,ALL IN 抖音快手的,比如最近大火的“海王”項思醒所在網紅公司,就是離開淘寶,全面進入抖音,打造人設網紅來變現。
這的確是一股大趨勢,轉型的商家也很多,比起單純在淘系電商做投放搞流量,在抖音快手通過打造網紅,是一個更寬一點的賽道,想象空間也很大。
第二種是減少天貓店數量,只保留一個“火種”,同時開拓其他渠道,這樣做的商家,也很多,但大多是交給抖音快手等代運營來做,品牌自己仍然主做阿里京東等大電商平台,目前其他平台的量,還不是足夠大,他們對阿里平台自然又愛又恨,愛是離不開,恨是運營成本太高。
第三種是完全多平台佈局的,開天貓京東店作為形象旗艦店,其他平台作為對比店鋪,這類商家對天貓無所謂愛恨,算是想清楚了各個平台的作用,有的平台就是做形象,稍微投點錢,保持日銷,報上了活動,就大搞一把,報不上,就去抖音快手小紅書找網紅帶貨,作為對比,跟主播也容易談價格。
還有的品牌型商家,本身就是讓渠道商去各個平台開店,甚至都沒有太大管控,只要能賣貨就行,某個乳企,在拼多多上的銷量,已經超過了其他平台的銷量,對他們來説沒有專一不專一,衝突不衝突,因為快消品就是要快速出貨,臨期產品低價銷售也很正常,平台經營是跟着渠道需求走的,管也管不過來。
第四種是佛系商家,阿里平台有流量就賣賣貨,沒流量就拉倒,自己不會投入大量資本和人力去強攻銷量,當然,自己平時或者有團購渠道,或者有分銷渠道,或者有線下門店,自己也可能做做直播,帶帶貨,反正不指望淘寶店能創造啥奇蹟,這樣也挺好,和諧社會,從破除電商妄想開始。
3這幾類商家中,大頭是第三類,你會發現,各個平台搞活動搞節日大促,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和第四類羣體共同構成沉默的大多數,默默做企業數字化,默默搞銷量,默默管理網絡渠道商,絕不參與平台之間的打架,很少冒尖挑事。
如今,反壟斷越來越嚴格,平台不讓他們二選一,對他們的經營非常利好,打破了一層枷鎖,會有更大的騰挪空間。
第一第二類商家,是主流吐槽羣體,這兩類羣體以中小商家為主,要麼是小品牌,要麼是渠道商,每一次平台板塊的變動,都對他們的利益造成生死攸關的影響,所以,他們痛苦的聲音,往往是輿論的主流,不過卻不是電商的核心羣體。
吐槽羣體和電商核心羣體,還是兩撥人。
當然,大商家也會吐槽,不過,由於接觸到了平台小二,估計就直接吐槽給官方了。
現在,電商分流是不可逆的趨勢,淘寶流量降低,商家離開,也是事實,這種局面下,阿里要想逆轉勢頭,一兩次的降低門檻,可能很難達到效果,想方設法降低運營成本,給挖掘新機會,不斷出台扶持中小商家的政策,也會慢慢拉回中小賣家的心。
4其實,商家與平台,本來就是博弈關係,商家想流量更便宜,平台想把流量賣出更高的價格,所以,吐槽在所難免。其實,所有平台都有槽點,淘寶流量太少了,天貓運營成本太高了,拼多多假貨太多了,抖音缺少自然流量都被算法操縱了,快手的客單價太低了,小紅書上的價值觀太扭曲了,微博的投放數據太水了,B站商業化太難用户太矯情了。
但是,這些平台在商家眼裏,也都有各自的優勢,淘寶天貓的平台更完善;抖音的新流量很喜人;快手的用户粘性真好;小紅書是品牌種草高地;微博能掀起話題……
也許,每個平台都有自己的宿命和特徵,這樣才能聚齊類似的用户,去各個平台的創業者們,除了在順應趨勢中傲立潮頭,似乎也沒有別的成功途徑。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