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電商瞄準下沉消費,大戰升級背後現隱憂

編輯導語:每年的雙十一都是一場購物狂歡節,今年的“雙11”雖然還沒到,就已經連上好幾個熱搜。雖然距離11月11日還有三週,一年一度的“購物盛典”就這樣提前開始了。雙11不僅僅是消費者的節日,也是一個重要的電商節日,各大電商平台也使出了渾身解數,瞄準下沉消費,這場電商“大戰”一觸即發。

雙11電商瞄準下沉消費,大戰升級背後現隱憂

近日,“名媛拼單”事件在網上大火,“拼單”這一概念又被人重新提起。

受今年疫情影響,疫情後人們追求性價比消費的勢頭更勝以往,這就給主打“下沉拼單購物”的電商們,帶來了一波實實在在的發展契機。

據Trustdata數據顯示,2020年1月- 9月下沉市場電商淨增活躍用户超9千萬,MAU也達到了5億。

而隨着電商購物在下沉市場的加速滲透,產品質量、售後服務的老問題又擺在了眾多電商巨頭面前。在此情況下電商們如何突圍,就成了它們將要面對的一個突出問題。

一、電商再次瞄準下沉消費

新冠疫情的突發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深刻影響。

疫情期間人們的收入來源減少,相應地生活水平也有所下降。在這種形勢下,人們的消費觀念也變得更加理性剋制。在具體的消費決策上,追求性價比更成了明顯特徵。

在此背景下,特價平台順勢興起。由於大電商平台在一二線大城市市場已經逐漸飽和,急需尋找新的增量市場。而潛力無限的下沉市場,就成了其挖掘新增量的必然選擇。

據國泰君安證券研報的有關數據顯示,全國有超過70%的人都處在下沉市場之中,這代表着很大的消費需求,很多人都沒有進入到電商的主流用户之中。

如果能夠將他們吸引到電商平台上來,其能夠帶來的增量空間可想而知。

拼多多的崛起,也證明了這種方式的有效性。

過去這些年,當所有電商在一二線市場的存量競爭中,苦苦掙扎的時候,拼多多在下沉市場則發展迅猛,並逐漸成長為國內電商第三極,下沉市場的潛力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而主打高性價比的特價商品,對價格敏感度高的下沉市場人羣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據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有80%的人口每個月的可支配收入不足3000元,加上基礎設施相對滯後,人們的消費選擇就相對較少。

所以對價格敏感的部分長尾人羣而言,微小的價格波動都能使其改變消費決策。而電商在下沉市場主打低價爆款,正是迎合了這些人的消費理念。

事實上,從拼多多崛起後,國內各路巨頭就開始將目光瞄準了“下沉市場”。

如阿里的淘寶特價版、還有京東的京喜、蘇寧的拼購以及騰訊的企鵝拼拼和網易的嚴選等平台,紛紛湧入下沉市場。這些互聯網巨頭在下沉市場各顯神通,國內下沉市場的電商混戰也就此拉開帷幕。

二、電商巨頭下沉混戰再升級

為了應對高歌猛進的拼多多,也為了尋找新增量用户,電商巨頭們紛紛採取措施做下沉。如淘寶推出特價版進行積極防禦,而京東也推出京喜、蘇寧易購推出拼購,各家的矛頭都直指下沉市場。

雖然都是選擇跟進拼多多,但在具體玩法上卻有所差異。

具體來説,淘寶特價版採用拉新人得紅包和購物共享模式,來擴展三四線的增量用户;而京喜、蘇寧拼購則是和拼多多一樣,利用社交媒介實現裂變式傳播,從而以極低的成本代價獲取海量的用户。

相較於拼多多等依靠微信的海量流量池玩拼團裂變,淘寶特價版的社交關係鏈則顯得有點薄弱。

不過,拼多多、淘寶特價版、京喜和蘇寧易購在經營模式上卻也有相似之處。比如,都採用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r)模式。

作為全網首個以 C2M 商品作為核心供給的購物 APP,淘寶特價版是藉助阿里的綜合數據分析能力和產業帶優勢,以“犀牛”製造賦能,並與啓動“淘工廠”之後的1688進行深度聯動,推動產業帶聯動發展。

而拼多多通過發佈“新品牌計劃”來實施其C2M模式,以需求側的改革,來推動中小微企業供給側改革,用高額補貼主打的“渠道定製”以及“行業冰點價”,幫助微製造企業快速成長。

京喜則是推出產業帶廠直優品計劃,通過與地方政府專項合作、面向下沉市場的C2M及營銷賦能、創建產業帶直播新生態、外貿銷售通路轉型等舉措,助力打造新型數字化產業帶。

而蘇寧拼購通過佈局“拼工廠”,打造“新質造計劃”來開啓C2M招商活動。利用全場景、全渠道、全品類融合發展的場景零售模式,為入駐企業提供推廣、物流等多方位產業鏈扶持政策。

雖然,在數據能力和產業鏈這些硬件上的優勢,拼多多無法與背靠阿里的淘寶特價版、背靠京東的京喜、背靠蘇寧的蘇寧拼購等平台相提並論。

但是在補貼政策上,拼多多顯然比其他各家都更勝一籌,這也是拼多多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拼多多不僅優惠活動多、折扣力度大,還通過補貼政策和促銷活動,獲得了商家和用户的信賴。淘寶特價版和京喜以及蘇寧拼購雖也有不少優惠政策,但是同拼多多比較,仍然沒有太多的優勢。

雖然各家有各家的打法,但電商巨頭們在下沉市場佈局上,卻都有着自己無法替代的優勢,短期之內恐怕仍很難分勝負。儘管目前各家電商仍難分勝負,但是電商下沉的共同隱憂卻已經出現。

三、電商們下沉背後隱憂

每年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各路電商都會使出渾身解數,重點發力搞促銷,今年也不例外。

在今年“雙十一”臨近之際,下沉市場成了新熱門。淘寶和拼多多等電商巨頭紛紛加大營銷力度備戰下沉市場,其他各路電商也紛紛湧入。

不過,在電商湧入的背後,電商下沉的問題也變得愈來愈突出。

1. 首先:是商品質量問題

大量商家湧入電商平台會造成商品良莠不齊的局面,而網上購物又無法讓消費者直觀感受商品的品質。雖然有層層標準檢驗,但難免有疏漏之處而存在質量隱患。

2. 其次:是商品售後服務問題

一般電商售後過程較為繁瑣,比如商品出現質量問題取證不易、售後服務團隊專業性難以保證、快遞服務質量難達標等都會造成消費者維權困難。

此外,低價包郵本是下沉平台吸引消費者的噱頭,但是一旦物流價格高過商品本身時,就會造成商品成本過高,使其售後服務優勢落後於實體店。

這樣的問題,對於電商平台而言,是無法忽視的存在。

雖然從目前來看,電商平台在下沉市場還處於蠻荒擴張期,這種問題的負面效應還不明顯,但是發展到一定階段,這種矛盾終究還是會顯露出來。

畢竟,在電商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日益嚴格的今天,一味蠻荒擴張而不顧及用户體驗和反饋,終究還是難以走得長遠。

作者:新零售外參記者王茜,公眾號:新零售外參(ID:xlswaican)

本文由 @新零售外參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65 字。

轉載請註明: 雙11電商瞄準下沉消費,大戰升級背後現隱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