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在新能源汽車起步時便有疑問:純電汽車究竟要發展到何種程度才能説服消費者買單?當時業內有觀點認為:等到電動車充電和燃油車加油一樣方便、快捷的那一天。
“充電5分鐘,電量達30%~80%;充電8分鐘,續航200~400Km;標準工況測試,續航超過1000Km……”這些,是日前廣汽集團在“智領低碳未來”廣汽科技日上對未來新能源市場的承諾,旨在通過提供“加油式充電”的方式説服更多消費者。
在本次科技日,廣汽集團發佈了圍繞電氣化的動力電池技術戰略“中子星戰略”;將有效緩解電動車裏程焦慮的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將電動車充電時間縮短的超級快充電池技術,以及代表廣汽在智能網聯領域最新成果的ADiGO 4.0智駕互聯生態系統。
“加油式充電”:廣汽或於今年實現
據悉,廣汽“中子星戰略”將從三方面進行技術推進:電芯方面,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和超級快充電池技術;BMS系統以卓越的域控制管理和大數據應用能力;電池包將圍繞“高安全、輕量化、高集成、低成本”四維優勢。
其一,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
據介紹,廣汽自主研發的“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是一個從材料、粘結劑、極片到生產製造等領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近五十項專利的技術羣。
該技術包括“納米複合硅技術”“自修復粘結劑技術”“梯度複合塗布技術”等,讓電池內部的硅負極片像海綿一樣柔軟有彈性,使硅在充放電過程中的膨脹和收縮被限制和緩衝,不會碎裂。通過該技術,可以實現鋰離子電池單體電芯體積減小20%,重量減輕14%;未來會進一步將體積和重量都減小和減輕一半以上。
經第三方權威測試機構按照國家標準工況進行續航測試,搭載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的廣汽埃安AION LX可實現續航里程超過1000km。同時,車輛已經開展了夏季和冬季的高温高寒測試,性能穩定。
其二,超級快充電池技術。
此前,廣汽集團內部孵化成立的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下稱“巨灣技研”),致力於推動超級快充電池技術產業化落地。接下來廣汽集團將推出6C-500km、3C-500km兩個版本的快充電池滿足不同用户的快充需求,今年9月首次搭載在廣汽埃安 AION V上。
據瞭解,3C超級快充電池系統續航超過500km。3C高倍率快速充電可實現0%-80%電量充電時間16分鐘,30%-80%電量充電時間10分鐘,充電體驗和加油體驗相近。3C超級快充電池採用新型液冷系統,散熱效率提升1倍,目前已完成冬標驗證,可匹配現有充電電壓平台和快充站。
也就是説,伴隨今年廣汽埃安AION V的問世,廣汽將在今年即實現“加油式充電”。
而6C超級快充電池系統性能則更為亮眼,其最大電壓可達900V,最大充電電流超過500A。6C高倍率快速充電可以實現0%-80%電量充電時間8分鐘, 30%-80%電量充電時間 5分鐘,車輛常温6C快充循環可達100萬公里;目前,6C超級快充電池正在開展量產搭載測試。
目前,廣汽集團還將協同推進超級快充網絡的佈局,計劃在2021年內佈局超過100個超級快充站。
充電更快,新車賣價會更高?
任何技術進步的背後,都是研發投入的結果。
如果廣汽如約做到“加油式充電”,具體到新發布的超級快充電池技術來説,其成本表現如何,體現在量產車型上大概會有多少的價格浮動?
對此,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廣汽集團內部孵化成立)總經理裴鋒表示:“關於這個成本的總量,因為我們有這個快充的一些屬性,我們也使用了自己特有的一些技術,包括一些新型的添加劑,比如説陶瓷的隔膜,一些新型的電解液,所以在成本上會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這個上升的比例不會太大,5%-8%左右,最終產品價格,還要以官方發佈的為準。”
據廣汽集團透露,面對科技創新帶來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廣汽集團持續加大自主研發投入,截至2020年底,自主研發投入累計超300億元。其中,在2020年廣汽自研發投入50多億,佔營收比例超8%。這個只是自主品牌的銷售額和研發投入,不含合資企業。
那麼面對巨大的投入,廣汽如何平衡其與營收兩者的關係?
“現在重點的投入方向是新能源。”廣汽集團總經理 馮興亞表示:“電動車目前還是一種戰略性投入,它更多是為未來的發展做準備。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處於一個新領域,正處在成長期,所以要大力地投入。沒有投入做鋪墊,沒有技術積累,沒有領先性,現在就考慮盈利了,就像孩子不上學就幹活了,給家裏掙錢了,未來不一定能取得好的發展。”
馮興亞説:“作為上市公司,廣汽集團一定會考慮整個集團收益的問題,做好市值管理。”
另外,在智能互聯技術方面,廣汽集團在ADiGO 3.0智駕互聯生態系統的基礎上,通過對用户使用習慣進行研究分析,在本屆科技日帶來了全新一代ADiGO 4.0智駕互聯生態系統。
該系統由廣汽集團與科大訊飛聯合成立的星河智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 HMI(人機交互系統)升級,通過層級優化,帶來友好界面交互;通過AI、大數據賦能,個性化推送,即多場景服務。
在自動駕駛系統方面,全新升級的領航駕駛輔助系統(NDA),配置31個智能感知傳感器,支持高速公路和匝道內單車道巡航、自動換道、自動超車、自動上下匝道功能,通過路線的學習與記憶,實現中長距離的低速自動駕駛與自動泊車。
電動化:不是轉型,是另起爐灶
“為什麼做科技日?”
馮興亞表示:“就是廣汽要成為科技型企業。現在的汽車和以前的汽車不一樣了,以前的汽車主要是機械裝備為主,現在機械是功能性的需求,而智能網聯新信息時代下新的需求,如數字化的需求,娛樂、人機交互系統需求,給汽車賦予了新的內容。企業不瞄準“新四化”的目標去主動轉型,不成為一個科技型企業,無法開發出滿足消費者需要的產品。”
當前,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驅動下,汽車產業正在面臨全面重構。不難發現,從造車1.0到造車2.0時代,造車的主人公由當初的創業公司,變成了今天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今年年以來,百度、阿里、騰訊、華為、360、小米等互聯網科技公司通過各式各樣的方式踏足汽車圈。
分析認為,作為製造業,汽車上市企業的市盈率雖低。但隨着新四化的改革,讓汽車製造業也有了新的附屬價值,例如:新能源、智能製造、自動駕駛、充電樁公共設施。其中特斯拉、蔚來、小鵬等在美股的市值表現已經説明了資本市場對這類汽車科技型企業的態度。
為了剛上浪潮,傳統車企也在集體轉型,並朝着科技型企業方向靠攏。
廣汽集團總經理 馮興亞
接下來,廣汽集團是否會考慮將新能源業務單獨拆分,通過資本市場上市,獨立運作?
“這是廣汽集團最近專題在深入研究的問題。”馮興亞表示:“廣汽不是在做傳統汽車向電動汽車的轉型,而是重起爐灶,完全是重新設立一個智能網聯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全新平台、全新工廠、全新團隊。廣汽在新能源汽車上從來沒有轉型這一説。我們一開始就要做純電的品牌,給消費者極致的體驗,不做油改電。”
馮興亞介紹道:廣汽集團所説的轉型,是從傳統汽車企業轉型到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科技型企業。但是新能源公司完全是按照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這個品牌去獨立運行。2020年開始,我們就把廣汽埃安品牌獨立了,但是整體上還是在大廣汽集團之內運營。它的機制是獨立的,運營是有一定的保證的。
“未來廣汽埃安新能源怎麼走,是採取分拆上市融資來發展,還是通過發展埃安來提升廣汽集團的股價再投入到埃安,這兩種道路都未嘗不可,至於何種方式更有利於埃安的發展,我們還在研究中。”馮興亞如是説。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