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電商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
編輯導語:隨着互聯網的發展,如今電商行業已經深入各個地方,電商行業的發展讓流量成為了各平台爭取的必要因素;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電商的一些思考以及對未來電商的看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今年秋招我的一個朋友在面試的時候被問到了這個問題:“你覺得電商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之後我也對這個問題做了一些簡單思考,今天想要和大家一起討論,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和思路。
首先必須承認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遇到大問題就去拆問題。
在我們在談未來之前,要先弄明白現在的電商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我們看一下當下主流的電商分類是什麼樣子分佈的:
首先從商業模式的角度將電商App們進行分類,可以主要分成內容電商、品牌電商和平台電商3大類。
每種商業模式的電商都會有一套自己的玩法和運營模式,首先,我們可以看一下這三類電商是如何賺錢的。
- 內容電商依靠廣告投放、內容推廣、企業號營銷等手段進行盈利。
- 品牌電商依靠自家品牌溢價能力和商品銷售進行盈利。
- 平台電商依靠收取商家入住佣金、交易提成、店鋪廣告進行盈利。
一旦擁有一套成熟玩法和用户羣體之後,各大品牌開始探索更多的盈利模式,所以如今產品之間的定位開始變得模糊。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淘寶的直播、微淘等優質內容越來越貼近內容電商,嚴選和有品都會在自己的平台上兜售其他品牌的產品,賺取佣金,大家都開始嘗試在自己的盤子裏開發更多的盈利方式。
非常簡單的總結一下——現狀就是每個領域都有巨頭,並且大家之間的邊界開始變得模糊,都在嘗試進行更多的領域的拓展;這是一個非常淺顯的結論,讓我試着把它豐富起來。
不如我們先暫停一下我們思考的方向,溯源一下電商的由來;所謂的電商,只不過就是把交易場景從線下遷移到了線上;由於科技的進步,互聯網可以讓用户克服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隨時隨地就能在互聯網上面進行交易。
那我們一起看一下線下交易是怎麼由來的?或者説為什麼我們會有交易這種行為的發生?
“最早的交易應該是發生在石器時代,人類侷限於狩獵和採集的生活;這種生活方式多是飄渺不定的,那時的人羣規模非常小,一個團體大概在20-60左右;當不同的團體遭遇的時候,通常會進行非同尋常的交易,比如要交換類似貝殼的珍稀物品。”
這個回答是關於羣體和羣體之間發生交易行為的現象,我認為個體與個體的交易可能發生的更早,它可能是被迫發生的一種行為;當人類意識到無法做到自給自足,無法滿足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最底層生理需求的時候;個體和個體之間被動的發生了交易這種行為,A花了一天去採集水,B花了一天去撿果子;到晚上的時候,A需要果子飽腹,B需要水來解渴;忽略AB個體間關係的情況下,交易發生了,A和B互相換了水和果子。
當生理需求被滿足,交易可以繼續滿足人類更高的需求;族羣C學會生火,族羣D用2只羊換回一根火把,交易在參與人數上不斷升級,從點對點,到點對多,再到多對多;交易地點也開始慢慢從分散變成集中,開始形成店鋪、集市、街道、商業圈和互聯網;交易的方式也從實物換實物,到貨幣換實物,以及現在的虛擬貨幣換實物,虛擬貨幣換虛擬物品等等。
(古雅典阿哥拉‘Ancient Agora of Athens’是古希臘時期最為知名的市集)
交易的本質其實沒有發生改變,但是交易的物品,形式和場所卻因為社會發展和技術的迭代在不斷變化。
實際上絲綢之路上的西域商人以及和印第安人做皮毛交易的歐洲人和現在在中國做海淘的這羣人沒有什麼區別,大家都是把其他地方的貨帶回本地去進行交易罷了。
好的,繞了這麼大一圈。讓我們來看一看古往今來交易行為中最重要的都是哪些點?
我總結了一下其實就是這三點:
這三點也是我回答標題問題的3個關鍵方向,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電商的發展永遠是圍繞這三個方向在進行不斷迭代和創新的。
一、產品從飽腹的食物 -> 貝殼 -> 日用品 -> 西洋貨 -> 虛擬物品,每一筆交易當中最重要的就是交換的東西,好的產品必然能夠帶來好的轉化;比如蘋果系列產品,即便價格再貴依舊能有好的銷量;比如某雲盤,能夠解決用户剛需,又有多少人一邊罵一邊用呢?
但是產品本身夠硬還不夠,產品的設計、包裝、物流、價格、內容、品牌故事、品牌價值和產品故事,整個供應鏈的每一環都至關重要。
我今年在面試的時候被問到過一個問題:考拉海淘為什麼敢這麼大力的去做會員電商這件事情?
1. 考拉海淘為什麼敢這麼大力的去做會員電商這件事情?簡單交代一下考拉海淘的背景:2019年考拉被阿里收購,正式進入阿里戰略圈;考拉主打全球精選好物,是海淘派電商的一款代表App;今年暑期開始,考拉開始大力主推自己的黑卡會員。
基本上每個頁面都會有很明顯的引導模塊,屏效中可以體現功能的重要性,由此可見考拉真的在會員上面很用力。
其實電商會員是一把雙刃劍,大篇幅的宣傳會員勢必影響商品的銷售。
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你家樓下新開了一個理髮店,你準備進去看一看;一進門,託尼老師熱情的拿着一張會員卡迎面朝你走來,告訴你辦卡真的很便宜;無論你在店鋪的哪個位子,託尼老師都拿着會員卡不離不棄的站在你身邊,告訴你它真的很划算;你不瞭解這個託尼老師,你不知道他們家理髮如何,你不知道他們家洗頭的椅子舒不舒服,你不知道他們家會不會很快倒閉,你只知道他一直在告訴你辦卡很便宜。
這個例子有一些極端,但是其實本質上是差不多的,被互聯網鍛煉出來的用户早就知道上來就讓你辦卡不會是好人。
回到這個問題,那為什麼考拉敢這麼做?很簡單,因為產品好。
考拉擁有很強的國外供應鏈,貨品在保真的同時還可以做到價格划算,單單這一點就足夠;想一想當時第一次看到中國絲綢和優質皮草的歐洲人,和我們現在瘋狂搶購國外限量版有什麼區別呢?
隨着中國經濟發展,國民消費能力提高,海淘將成為一個必然趨勢;國外的優質商品必然在中國也會有自己的用户羣,能在考拉,且只能在這裏買到正品的,優惠的的商品,用户當然要來。
那造成的流失怎麼辦?
用户不夠,流量來湊,加入阿里家庭,不愁沒有流量;在產品、流量和交易形式3點裏面,考拉海淘牢牢的佔據優質產品資源和阿里的大流量,所以它擁有任性的資格——好的產品是一切交易的根本(之後會寫一篇關於電商會員的內容,這裏就不在過多贅述)。
二、流量“風口上的豬”這句話,我理解的“風”就是流量——無論是電商還是其他業態,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流量永遠是重要的角色,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場;如何獲得更多流量以及如何維護好現有的流量是所有電商在做的和要去做的事情。
做內容,做社區,老拉新,充滿記憶點的購物節,層出不窮的運營活動和多樣的折扣玩法,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圍繞流量在進行設計;包括剛才提到的考拉會員、淘寶淘氣值這一切最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要留住用户。
如果自己的領域裏面有非常多的資源,如何讓資源之間相互幫助,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態圈壁壘都是需要去考慮和發展的;還是淘寶88VIP這個例子,看似買會員得15種權益,他們也直言辦這個卡不賺錢。那做它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利用阿里的資源,讓用户在他的生態裏面形成留,存甚至走不出去。
最近炒的火熱的社區電商和寵物電商,大家在爭奪的也是更多的市場和流量;形式永遠是服務於目的的,大到看整個行業,小到看每場活動,究其根本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着流量在進行爭奪。
如何獲得流量?如何維護現有流量?如何在資源中共享流量?如何利用流量?都是過去、現在和未來要去做好的事情;現階段每一款產品都有自己的玩法和思路,這裏就不再展開分析。
三、交易形式我對於交易形式的定義是這樣的:從雙方有交易這個想法的產生開始,再到如何找到對方,如何看到貨物(貨物的展示方式),支付方式,通過什麼支付,如何拿到支付物,如何拿到貨品,交易行為發生之後是什麼樣子的。
這樣一系列的動作,都屬於交易形式的一部分;每個部分,都可以細分再細分,拆解再拆解;針對每一個動作可以有完全不一樣的創新,每一個點都會是一個新的戰場。
那讓我們一起來拆一拆看:
交易想法的產生:用户為什麼要購買?是現有購物的意願才來逛?還是在逛的時候產生了購買的意願?購買背後的目的是什麼?交易能不能為雙方創造更多的價值?
如何找到對方:現有的宣傳是否是合適的渠道?如何獲得更多的渠道資源?如何判斷哪些渠道是有意義的?如何利用好現在的資源?是否需要線上線下聯動?是否可以2b2c相互配合?是否可以藉助國家政策?
如何看到貨物(貨物的展示方式):貨物怎麼展示?視頻、直播、內容、公眾號推文還是KOL宣傳?分發試用裝還是商品免費送?線上定製還是線下試穿?VR線上商城?
支付方式:用什麼支付?為什麼用這個支付?具體支付的流程是什麼樣子的?支付過程是否安全?
通過什麼支付:交易的“貨幣”是什麼?如何管理這些“貨幣”?如何監管這些“貨幣”?
如何拿到支付物:如何提現?如何收到這筆“貨幣”?這筆“貨幣”的運輸過程是什麼樣子的?是否有更加安全和透明的方式監控它?
如何拿到貨品:【供應鏈!太大了,不拆】,單單這一環就可以牽扯出無數個賽道和盈利模式。
交易行為發生之後是什麼樣子的:交易結束之後,雙發的狀態是否發生改變?這個狀態是什麼?改變是好壞?如何評價狀態的改變?是否會有下次交易?為什麼要有下次交易?
舉幾個例子:
- 淘寶的千人千面技術,根據用户數據推薦完全不一樣的產品。(如何看到貨物)
- 得物的3D空間和虛擬試穿,解決服飾類電商購物用户痛點。(如何看到貨物)
- 多抓魚為二手書交易提供了一個平台。(如何找到對方)
每個環節都可以牽扯出無數技術和領域,每個領域又會相互配合和滲透,看看過去就知道未來影響交易形式的最重要的就是兩件事情:國家政策、新的技術。
藉助政策的風,同樣可以幫助你飛起來,新的技術也可以讓你徹底脱胎換骨。
四、總結總結一下,未來的電商依舊會繼續在產品、流量和交易形式上進行爭奪和廝殺。
在短期的未來,有幾個能夠看得見的方向:隨着新基建的搭建和完善,以及5G技術的加持,線上和線下的交易形式將會更加優化,兩者的區別感也會更加模糊;同時垂直領域也會繼續被開發和佔領,小眾市場將會不斷被開發和吸收,產品之間的邊界感開始變得更加模糊。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想法,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商人,只不過我們是通過網絡賣東西罷了。
我知道上面這個回答無論是想法還是思路都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非常歡迎和大家一起討論,我也會不斷學習,希望可以沉澱出更多更好的東西!
本文由 @Matt Guo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